“我惧怕什么呢?我自己吗?别无他者。
理查德德欢喜理查德德:这就是了,我即是我。
这里有一位谋杀者吗?不,是,我是:
尔后飞翔遁逃。由我自我处来为何?给一番道理——
至少我报复,什么,我自我报复自我?
喔,不!啊,我宁可憎恨我自己,因为
我自己犯下可憎恨的行动所为。
我是一个恶棍我在撒谎,我不是。
儍子,你自己说得正确。儍子,不要阿谀奉承。”
在一篇受学者议论真伪的苏格拉底的对话录中,也可以发现到较不戏剧化、较温和、也较无害的自我对立自我。在这篇对话录“嬉皮奥”(Hippias Major,它即使不是柏拉图所写,但给予我们确实的苏格拉底的资料)的结尾,苏格拉底告诉嬉皮奥(他的确是一位很特别的愚蠢的对话者),当他回家时,有一体令人恼怒的伙伴,“这位伙伴惯常审问同住一屋的,非常密切的亲戚(他)”,正等候着他,跟这么一个他自己相比较,他是“多么的幸运”。听到苏格拉底讲出嬉皮奥的意见,他将问他道:“审问明辨明示他甚至不晓得“美”这个字的意义是什么时,对于自己谈论美之生活方式,是否会感到羞愧”。换言之,嬉皮奥回家时,他依旧是一;尽管他不丧失意识,他对“他自己中的异别性”亦无所作为、无所实现,关于这件事,在苏格拉底,在理查德德三世,则是另当别论了。他们不只是跟他人对谈,也跟自己对话。关键在于:除非他们独居一处,否则,就一位称为“另一位伙伴”,就他人称为“良知”者就不会出现。夜暮低垂,理查德德三世再度跟他的朋友结合在一起时,就:
“良知是使我懦弱的字眼,
它首先设法让强者畏怯。”
甚至苏格拉底,尽管在市场他是那么引入注目,也必须回家,独居一处,孤单的,跟另一位伙伴交会。
我之所以选莎士比亚剧作的一章节,正是因为:虽然他用了“良知” (conscience)这个名词,但用法上跟平常的不同,“良知”这个名词为人引用良久,直到“良知”跟“意识”意义分开而止,但有些语言,“良知”义与“意识”义依旧相同,譬如,法国。“良知”,正加我们用之于道德或法理事务上的意义,据说是时时刻刻彰显于我们的内心,就像“意识”一样。同时,据说这“良知”也告诉我做什么,拒绝什么;在它转变成为lumen naturale “自然之光”或康德的“实践理性”之前,是“上帝之音”。苏格拉底所谈论的“伙伴”是停留于家中,而跟“良知”不相同;苏格拉底惧怕这位“伙伴”,犹如“查理三世”中的谋杀者惧怕他们的“良知”一样——如惧怕不存在的事物一样。“良知”显现是为“后思”(afterthought),而这旧思想既起因于罪行,如理查德德本人的情况,或起因于未经审问明辨的意见,如苏格拉底的情况,或者是因这种“后思”所预期的恐惧,如,“理查德德三世”一剧中的杀人犯。这种“良知”跟我们内心的“上帝之音”或“自然之光”不一样,不能给予任何积极的引导——甚至苏格拉底的daimonion(神意之音)也只能告诉他何者不可为;用莎士比亚的话来说;“它使人碍手碍脚”。使人惧怕这种“良知”者在于够预示一位只要他或当他回家时就在家静候他的见证者。如此,莎士比亚笔下的杀人犯才会说:“任何人若想舒服生活于人世间,……则必须努力去摔掉它”,摔掉它这件事轻而易举,正因为他一切行动所为不必肇始于我们说的“无声无息孤独的对话”的思考活动,他也不必回家,审问明辨一切事物。这跟“邪恶”或“善良”无甚关涉,正如它跟“智力”或“愚蠢”无关涉一样。不晓得我与自我交谈(在这交谈中,我们审问明辨自己的言行)一事的人根本不在意“跟自己相冲突矛盾”,由此可意指他既不能也不愿意斟酌他的言行,也不会在意犯下任问罪行,因为他确信自己可以在今天忘掉昨天的言行。
思考活动若不是“非认知”、“非专门化”的意义,如人生命的自然需求,而是实现被赋予意识里的异别性,那么它不是少数人的特权,毋宁是每一个人时时刻刻表现出来的能力;同样的,无能力思考也并不是那些丧失脑机能的人所有,而是时时刻刻表现于每个人——科学家、学者、特别用脑力的专家——只要一个人摔掉自己跟自己的交谈(而苏格泣底首先发现这种交谈的可能性与重要佺)。在这里,我们不关心宗教与文学试图理解的“邪恶”(Wickedness),而关切“罪恶”(evil);也不关心“原罪”与文学中成为反面角色之英雄与源自嫉妒与愤恨的“恶棍”,而是关心“并不邪恶”的每一个人,这每个人并没有特殊的动机,也因此有无限行罪恶的能力,他眼“恶棍”不同,不会在夜暮低垂时,遇到使他如大祸临头的“伙伴”。
由于思考的自我及其经验,那“使人碍手碍脚”的“色心”只是一从属作用,就社会整体来看,除非在危急存亡之秋,否则“良心”依然是一种“边际事务”(指产生不了任何积极的行动所为——译注)。如是的思考活动无所用于社会,比那被用之于作为其它目标之手段工具的知识渴望更没有用。它不会创造崭新的价值,也无法发现“善”是什么,它更不会肯定既定的行为规范,而只会解除它们。它在政治与道德上的价值只有在历史上罕见的时代,既“万事万物均错综交纠,任重心无从集结把握;/仅有混乱无主显映于人间世”,“上焉者丧失所有的信念,而下焉者/充满箭拔驽张的情欲”的时代,才彰显出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