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极权主义的起源_[美]汉娜‧鄂兰【完结】(157)

  过了十年左右,法国的塞利纳(Céline)的《大屠杀,小伎俩》得到了一种相同暖昧的反应,他在书中提出杀死所有的犹太人。安德烈.纪德在《法国新评论》(Nouvelle Revue Francais)中公开兴奋地表态,当然不是因为他想杀死犹大人,而是因为他欣赏直率地承认这种欲望的表达,对于塞利纳的直言不讳和到处围绕着犹太人间题的虚伪谦和之间的矛盾感到有趣。精英中间对揭露虚伪的那种无法抵抗的欲望可以由事实来衡量,甚至连希特勒动手屠杀犹太人的事实情况也不会破坏这种兴致。在塞利纳写那本书时,希特勒早巳大规模地动手了。然而同仇恨犹太人相比,更为相关的反应是厌恶自由派的好犹表现(philosemitism)。相同的思路可用于解释一个显着的事实:希特勒和斯大林广泛发表对艺术的看法,并且迫害现代艺术家,这些都不能摧毁极权主义运动对前卫艺术家的吸引力:这表明精英们缺乏现实感,再加上反常的无私,两者都很接近虚构的世界,在群众中间不求自我利益。他们的问题以一种基本一致的方式表现得很相同,并且预示了群众的问题和心理,这对于极权主义运动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会,也可以说明知识界精英与暴民之间为何能有暂时的结合。

  与暴民的不虚伪和群众的不自私对精英的吸引力密切相关的,还有一点,极权主义运动伪称泯除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分离的现象,恢复人的神秘而非理性完整性,这同样地产生了不可抗拒的魅力。自从巴尔扎克揭露了法国社会名流的私人生活,自从易卜生(Henrik Lbsen)将“社会中坚”戏剧化而征服了欧洲大陆戏剧界,双重道德这一问题成了悲剧、喜剧、小说的主题之一。资产阶级实行的双重道德变成了那种“严肃精神”的显着标志,其实它总是浮夸而不真实。私人生活和公共(社会的)生活之间的分野,与个人范围和公共范围之间的正当区分无关,但它却是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和公民之间斗争的心理反映,是用私人利益的尺度来判断和利用一切公共机构的人,和关心公共事物有责任心的公民之间的斗争,在心理上的反映。在这一方面,根据自由派的政治哲学,个人利益的总和就能产生公共利益的奇迹,这种政治哲学似乎只是鲁莽行为的理性化,据此个人利益受到抑制,而无视其中是否有共同利益。

  大陆政党的阶级精神一向承认自己代表某些利益,他们的自我概念产生的“机会主义”(opportunism)只是总体中的一部分,而极权主义运动与此相反,声称其“优越性”,因为带有一种世界观,可以将人作为一种整体来掌握。运动的暴民领袖们在这种总体性(totality)的宣称中又一次形成,并且只是翻转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哲学。资产阶级冲出了社会压力,并且常常经受政治机构的经济讹诈,总是相信公开的权力机构受到它们自己秘密的非公共利益和影响的左右。在这一意义上,资产阶级的政治哲学一向是“极权主义的”;它一向假设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一致性,政治机构在其中就只是私人利益的表面建制。资产阶级的双重标准,它对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区分,是对民族国家的让步,因为民族国家总是不遗余力地试图使这两种范围分开。

  对精英产生魅力的就是这种激进态度。马克思满怀希望地预言,国家将会消亡,出现的一个无阶级的社会不会是激进的,也不会是基督教先知预言过的。伯德耶也夫指出:“俄国革命者们……一向是极权主义者。”如果他的话是正确的,那么苏俄对纳粹和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同路人的吸引力几乎同样地产生于一个事实:在俄国,“革命是一种宗教、一种哲学,而不仅仅是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冲突。”事实上,阶级转化为群众,以及政治机构的名声和权威性的垮台,给西欧国家带来了一些条件,这些条件同俄国的普遍情况很相似,因此,它们的革命者们也开始采取典型的俄国革命式的狂暴态度,他们不希望改变社会和政治条件,而是希望摧毁一切迄今存在的信条、价值观念、制度,这就不是偶然的了。暴民只是利用这种新的心态,造成了革命者与罪犯的短暂结合,这在沙皇俄国的许多革命组织中出现过,但是在欧洲舞台上却明显地看不到。

  暴民与精英之间令人不安的结合,他们的思想奇特地吻合,这起源于一个事实:这两个阶层是民族国家的结构和阶级社会的架构内首先要清除的。他们很容易地互相发现了对方,哪怕只是暂时的,因为他们都感到自己代表了时代的命运,他们身后有无数群众追随,迟早,欧洲各民族中的大多数人会站到他们一边——根据他们的想法——随时发动其革命。

  结果它们都错了。暴民,这个资产阶级的底层社会,希望孤立无援的群众会帮助他们掌权,当他们提出自己的私人利益时也会支持他们,他们就能轻而易举地取代资产阶级旧的社会阶层,注入更加富有雄心的底层社会精神。但是,掌权的极权主义很快就懂得,雄心壮志不限于人民中的暴民阶层,在任何情况下,这种自发动力都只会是对绝对统治的一种威胁。另一方面,毫无顾忌的作风也不只限于暴民,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在短时间里学会。对于无情的统治和灭绝的机器而言,步调一致的“菲利斯丁”(philistines)群众提供了更好的材料,能供使它犯下比所谓职业罪犯更大的罪行,只要这些罪行组织得好,披上日常工作的外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