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极权主义的起源_[美]汉娜‧鄂兰【完结】(2)

  [国际政治] 《极权主义的起源》作者:[美]汉娜‧鄂兰【完结】

  目录

  导读 蔡英文

  初版序

  “反犹主义”序言

  “帝国主义”序言

  “极权主义”序言

  第一部 反犹主义

  第 1 章:蹂躏常识的反犹主义

  第 2 章:犹太人、民族国家与反犹主义的产生

  .暧昧的解放和犹太国家银行家

  .早期反犹主义

  .第一个反犹主义政党

  .左派反犹主义

  .安全的黄金时代

  第 3 章:犹太人与社会

  .在贱民与新贵之间

  .权势奇才

  .在恶与罪之间

  第 4 章:德雷富斯事件

  .案件事实

  .第三共和与法国犹太人

  .军队与教士反对共和

  .人民与暴民

  .犹太人与德雷富斯派

  .赦免及其意义

  第二部 帝国主义

  第 5 章: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

  .扩张与民族国家

  .权力与资产阶级

  .暴民与资本的结合

  第 6 章:种族主义之前的种族思想

  .贵族的“种族”对抗平民的“国家”

  .种族统一作为民族解放的替代

  .开启历史的新钥

  .“英国人的权利”与人权

  第 7 章:种族与官僚政治

  .黑色大陆的幻影世界

  .黄金与种族

  .帝国主义的特性

  第 8 章:大陆帝国主义:各种“泛—”运动

  .部族的民族主义

  .无法律性的继承

  .党派与运动

  第 9 章:民族国家的衰落与人权的终结

  .“少数民族的国家”和无国籍的人民

  .人权的窘困

  第三部 极权主义

  第10章:无阶级社会

  .群众

  .暴民与菁英的暂时结合

  第11章:极权主义运动

  .极权主义的宣传

  .极权主义的组织

  第12章:执政的极权主义

  .所谓的极权国家

  .秘密警察

  .全面统治

  第13章:意识形态与恐怖:一种新的政府形式

  参考书目

  <正文>

  导读

  蔡英文(东海大学历史系及政治研究所副教授)

  汉纳.鄂兰(Hannah Arendt, l906-1975)于1949年写成,于1951年出版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初版的名称为《我们当前的负担》(The Burden of Our Time),在1958年的修订版,鄂兰增加了一篇类似结论的文章,题名为“意识形态与恐怖统治”,分析极权主义政制跟过去的专制政体本质上的差异,书名也改成现在的名称。

  《极权主义的起源》是鄂兰生前出版的第一本主要著作,一如其它所有的论著,如《伊赫曼在耶路撒冷》(Eichmann in Jerusalem)、《论革命》(On Revolution)与《人间条件》(The Human Condition),这本着作所建立的极权主义理论,及其历史根源的解释与叙述,激发学院的历史与政治学学者的严厉评论。尽管如此,鄂兰的论述构成理解西方现代之法西斯主义和极权主义现象的一重要的解释观点。

  鄂尔的这本论著结合了历史的解释、叙述与概念之形构(即:建立极权主义之理论)。在了解《极权主义的起源》,我们必须以这两个层面为方向。

  依鄂兰的解释,极权主义是史无前例的新的统治形态,过去任何专制独裁制,无论如何残暴,都没有如极权主义一般,把人区分成“理应消灭的人种或阶级”,而以“集中营”或“劳改营”为场所,进行集体的改造与屠杀;过去的专制政权仅止于迫害反对此政体的“政治敌人”,但极权主义毫无留情地歼灭服从它的“顺民”;过去没有一个政体公然取消人的道德信条,如“你不应杀人”与“你不能做伪证”,而把杀人与说谎转变成公民应该服从的法律命令;过去没有一个政权的领导者如此狂妄地认为人的力量无比伟大,而得以从事人性的改造,跟这相对,过去也没有一政权的领导者那么谦卑自称是执行“历史或种族必然法则”的工具。

  这样崭新的政权,鄂兰进一步解释,乃是建立在一套“意识形态”(ideology)的统治支配,这套“意识形态”,在极权主义者的运用下,表示一套讲求前提与推论必须首尾一贯的演绎逻辑,这套逻辑以不讲自明的“种族斗争”与“阶级斗争”为前提,而对人类整体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做全盘的解释,同时认定人类整体的历史意义在于一终极目的,意即“无阶级社会”或“纯粹人种”,的实现。极权主义者运用这一套“意识形态”塑造或者改造生活世界的“事实”或“现实”,在讲求首尾一贯之一致性之逻辑推论,此“意识形态”拒绝实质之经验与事实的否证,其结果把它支配的世界砌造成一封闭的“虚构世界”;同时,为了确实实现这套“意识形态”所揭示的历史之究竟意义或目标,极权主义者自认是这一人类伟大的目标的执行者,但他们也知道这个目标并非一蹴可即,而是为“百年大计”,执行此目标的任何阶段也都不会是绝对完美的,因此,“意识形态”的法则,不论是历史的或者是种族的法则,必然是动态的,在此动态的运动法则的支配下,极权主义者名正言顺地摧毁一切阻挠此运动的既成制度与宪政的结构,扫除人间世界的任何法律与道德伦理的界线;偏执于绝对之历史目的之达成,极权主义者不断在他们发动的所谓运动的历史过程,寻找与肃清偏离或颠覆此运动法则与过程的“危险分子”。据此,在鄂兰的解释,极权主义的本质乃是抹平人间世界的所有界线,以及把人之多元性压缩成单调如一的集体同一性,俾能释放非人性的自然或历史之势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