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在极权主义国家里的人可能确信的唯一规律是,凡是政府机构。越明显可见,它们具有的权力就越少,凡是存在的机构越不为人知,最终势必权力越大。根据这条规律,苏维埃由成文宪法承认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权力却比布尔什维克党小,布尔什维克党公开招收党员,被承认是统治阶级,权力却小于秘密警察。秘密开始,实际权力也就开始。在这一方面,纳粹国家和布尔什维克国家很相像;它们的差异主要在于。希姆莱的秘密警察机构垄断而集权,而俄国的警察活动混乱而互不关联。
如果我们仅仅认为极权主义国家是一种权力工具,将行政效率,工业能力、经济生产力等等问题搁置一边,那么它的无形状态就变成实现所谓领袖原则的最理想、最适合的工具了。重叠的、任务相同的职位之间不断竞争,造成对立和破坏,几乎没有机会产生效率;重点的迅速转移使一个职位沦为影子。另一个职位上升到权力,这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又不使任何人意识到变化或存在反对派的事实,这种制度的附加优点是对立的职位好像从来不知道它的失败,原因或者是它并未被废除(例如在纳粹政权里)。或者到很晚才消灭,与具体事情表面上毫无任何关联。由于除了少数几个策划者之外,谁也不知道权力机构之间的确实关系,所以事情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非极权主义世界只偶尔有这些情况。例如一名高级外交官员承认大使馆里的一名小职员是他的顶头上司。回顾历史,倒常常可能看清为何突然发生这样丧失权力的现象,或者这种现象的原因。例如,今天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在战争爆发时,像阿尔弗雷德.罗森伯格或汉斯.弗兰克这样的人会转到国家的职位上,因而被清除出真正的权力中心,即领袖的内部小圈子。重要的问题在于,他们不仅不知这些运动的原因,甚至可能不怀疑这类明显上升的职位(成为波兰总督或帝国东欧占领区事务部长)实际上不是意味着事业的顶峰。而是他们在国社党内生涯的终站。
领袖原则在极权主义国家里不再像在极权主义运动中那样确立一种层级;权力并非像独裁政体那样从上到下渗透,直至政体的底层。实际原因是,没有权力机构就不会有层级制度,除了对所谓“威权人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的无数误解之外,威权原则(principle of authority)在一切重要的方面都和极权主义统治针锋相对。威权(与它在罗马历史中的起源大相径庭)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总是意味着限制自由,但是并不废除自由。但是极权主义统治的目的是废除自由,甚至是消灭一般人类天性,无沦多么残暴也要限制自由。技术上而言,极权主义制度中这种缺乏任何权威和层级制度的事实,显示在最高权力(领袖)和被统治者之间没有可靠的中间层次,各自接受规定的权力和服从的角色。领袖的意志可以随时随地体现,他自己不受缚于任何层级,甚至是确定自身的那个层级。因此,如果说运动在夺取政权以后建立多元原则,在它的范围内,每一个小领导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事,可以模仿在最高层的大领袖,那是不确切的说法。纳粹宣称“党就是领袖们的序列”,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谎言。正如无限地多重衍生职务和权威的混乱,导致每一个公民都感到自己直接面对领袖的意志(他任意地选择执行他的决定的机构)一样,整个第三帝国的150万名“领袖”清楚地知道,他们的权威直接来自希特勒,而没有官员层级的中间层次。直接依靠的现象是真实的,而中间层次(当然具有社会重要性,却是表面的、对一种权威式国家的虚假模仿。
领袖绝对垄断权力与权力机构,最明显地体现在他和他手下警察首脑的关系上,后者在极权主义国家里占据了最有权势的公开职务。但是,作为一支真正的警察部队的首脑和精英组织,尽管他掌握了巨大的物质力量和组织权力,还是明显地不可能夺取政权,使自己成为国家统治者。因此,在希特勒垮台之前,希姆莱从未梦想过要问鼎希特勒的领袖地位,也从未被提名为希特勒的继任者。更有趣的是贝利亚(L.P.Beria)在斯大林死后夺取权力未遂,虽然斯大林未允许他的警察首脑中任何人享有可与纳粹统治的最后几年中希姆莱享有的地位相比的职务,贝利亚也控制了足够的军队,可以在斯大林死后向党的统治挑战,他只需占领莫斯科,封住通往克里姆林宫的一切道路;除了红军之外,谁也无法阻止他对权力的要求,但是这样可能会引起流血的内战,它的结果是谁也不敢保证的。关键在于贝利亚只在几天之后便自动放弃了一切职务,虽然他必定知道,他将会丧命,因为长期以来他竟敢玩弄警察的权力来同党的权力对抗。
缺少绝对权力,当然了并未阻止警察首脑根据极权主义的权力原则来组织他的庞大机构。所以,最值得注意的是。观察希姆莱接受任命以后如何着手重新组织德国警察,在秘密警察历来实行中央集权的机构中设置了多重职位,他明显地做了极权政体之前的所有权力专家都害怕做的事,他们害怕权力分散会导致权力缩小。希姆莱首先在盖世太保机构中增加了秘密警察。它原先是党卫军的一个部门.是作为党内警察力量建立起来的。当盖世太保和保安局的主要职位最终集中于柏林时,这两个巨大的秘密警察机构的地区分部保留了它们各自的身份,并且分別直接地向希姆莱自己在柏林的办公室报告。在战争期间,希姆莱又增加了两个情报机构:一个由所谓的巡视员组成。控制与协调保安局与警察的关系,服从于党卫军的裁决;第二个是专门的军事情报局,独立于帝国军队之外而活动,最终成功地吸收了军队的军事情报系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