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极权主义的起源_[美]汉娜‧鄂兰【完结】(87)

  德国“纳粹主义”者企图以极权的政策将人转变成兽。在此之前,有许多学者冀望站在遗传学的基础上,将人演化成神。因此,不仅仅是史宾塞,就是连所有早期进化论者及达尔文学说的拥护者,皆一致坚信:“人未来可以像天使一般纯净;人确实根源于人猿也相信有选择的遗传,能产生“天赋禀异的天才”,由此,人们再度相信贵族是自然的产物,是纯净血缘与自然淘汰的结果,而不是政治的产物。一些落魄失意、祟尚自由的知识分子梦想:藕着非政治的手段使崭新的“秀异份子”取代旧有的统治阶层,在这个梦想的激荡下,他们创造出许多“观念”,其中之一是:将整体的国家民族,转变成“自然贵族”(a natural aristocracy)的国家,于此贵族群中,一些被挑选的典范注定会成为天才与超人。十九世纪末叶,西方作家往往以生物学与动物学的语汇来处理政治问题,视之为理所当然。同时,动物学家也一再撰写“以生物学观点来看我们的外交政策”诸如此类的著作,好似他们已替政治家发现一种坚实稳固的引导指标。他们都依照民族的利益,拓展出一套新的方法,来统御与控制“适者生存”。

  进化论揭示的这些教条,其最危险的层面即是将“传承的概念”与个人成就、个人性格(这对于十九世纪的中产阶级的自尊是顶重要的)结合在一起。中产阶级希望科学家能为其证明伟人(不是贵族)是一个民族国家的代表,从伟人的身上,“种族的天才”才能被人格化,狄斯累列这位政治家认为:伟人是“种族的人格化,是这个种族的典范”,当科学家证明了狄斯累利的此种观点时,他们同时也提出一理想以逃避政治责任。进化论一旦宣示:“英国人是超人,英国历史是这位超人的演化史”,那么,此“天才”的发展使有了合乎逻辑的鹄的。

  英德两国的“种族思想”都来自于中产阶级的作家,而非源自贵族。这些中产阶级的作家,冀望所有阶层均能分享到贵族准绳的利益,而此种渴望是受到纯正的民族情感所鼓动。就此方面而论,卡莱尔“天才与英雄”的观念,正是一位“社会改革者”的武器,他不是“英格兰帝国主义之父”,若称他的观念是帝国主义的滥觞——这是一般人所认同的——则不合情理。由卡莱尔的“英雄崇拜”在英德两国引起热烈的反应,可以看出:“英雄崇拜”的理念与浪漫主义的“个性崇拜”均种因于同一根源。两者均肯定与荣耀个人内蕴的伟大性格,也坚持个性内蕴的伟大性格是独立于社会环境之外。从十九世纪中叶以至于帝国主义确实发生的年代(既十九世纪末叶),那些推动殖民运动的人都受到卡莱尔极深的影响,卡莱尔自己在“论黑人问题”这篇论文里,也关怀如何帮助西印度人产生“英雄”;然而,并不能因此指控他们是“种族主义”的代言人。另一位作家戴克(Charles Dilke)的“更伟大的不列颠”(Greater Britain,出版于一八六九年),也往往被认为是帝国主义的滥觞。他是一位激进份子,在此著作里,他荣耀了英国的殖民者,将他们视为不列颠民族的一部份,藉这个观点,来反驳那些把他们及其土地仅视为殖民地而藐视他们的人。此外,席列(J.R.Seeley)的“英格兰的扩张” (出版于一八八三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竟然卖到了八万本。在这本着作中,他尊敬印度人,视他们为一异地民族,区分了印度人与“野蛮人”。佛朗德(Froude).对波尔人(Boers,第一个明确服膺偏狭的“种族主义”哲学的白种民族)的赞美似乎是不足取的,但甚至连他也反对给予南非太多权利,因为“南非的自治意指:由欧洲殖民来治理土著,而这种统治方式并不是自治。”

  英国的民族主义与德国的情况几乎一样,也是受到中产阶级的刺激、酝酿而产生的;英国的中产阶级也没有完全从贵族阶层中解放自身,因此,培育了“种族思想”的根苗。然而,英伦三岛与德国也不一样:德国以往并不统一,因此必须创造一堵意识型态的墙来补偿历史或地理上的分裂,英国具有自然的疆界与四周围的世界完全隔离,然而英格兰民族必须创造出一个“统一理论”,使得远离祖国数千里、生活于海外殖民地的民众有向心力。唯一能结合他们的绾连系带,既是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血缘、共同的语言。但从美利坚合众国的隔阂情景来看,这些绾连系带显然无法保证英格兰的统治权;不仅美利坚合众国是如此,其它殖民地也显出同样光景。这些殖民地尽管没有藉着暴力手段,却都显示出同一趋势,那既是:发展出一套与祖国不同的政治制度。为了解救上述的不列颠国民,戴克(显然受卡莱尔深刻的影响)宣示所谓的“撒克逊王国”(saxondom)这个名词能赢取美利坚台众国国民的向背(戴克这本书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讨论美利坚合众国)。戴克是一位激烈份子,他不合时宜地紧靠于共和国这旁,在他的论调里,“独立战争”宛如不是两国之间的战争,只是英国在十八世纪的一个内战。此时的英国,有一桩令人惊奇的事实,即是:英国的社会敢革者与激进份子皆是民族主义的赞助者。此项事实发生的重要因素在于:他们冀望能继续拥有殖民地,因为他们认为唯有殖民地才能替较卑微的阶级找到出路;此外,他们也希望保持那更激烈的英国激进份子的后裔在祖国的影响力,佛郎德很明显地表达出这个动机,他希望“保持殖民地的存在,他认为唯有在殖民地才能再造出较纯朴的社会状态,较尊贵的生活方式,这是工业化的英格兰所无法实现的。”这个动机对于席列的“英格兰的扩张”一书也具有确定的影响,他如此说道:“当我们惯于把整个帝国放在心目中,称它为整个英格兰,我们不难发现美利坚合众国也在其内”。不论日后政治学家如何运用戴克所创“撒克逊王国”这个名词,这个名词在其著作中具有一真实的意义,它意指一个民族已经不再维系于一个狭小的岛国。“长期旅行途中,有一种观念一直盘旋于胸怀,它是我的同伴与向导,也是开启新领域的秘密的大门之钥,……那既是:我们华丽壮伟的种族,已经围绕了整个地球,将来势必散布于全世界” (序文)。就戴克的观点而论,共同的根源、传承,以及“种族的华丽壮伟”,与其称为外在事实、“历史之钥”,毋宁说是当前世界最迫切需要的引导指标,是一望无垠的空间里唯一值得信赖的绾连系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