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殖民者已散播于全球各地,因此,民族主义的一个最危险的概念既“民族的使命”的观念在英国特别强靱。在民众激荡着民族情感的国家里,“民族使命”这沿袭甚久的观念虽然未受到“种族”思想的污染,但最后它仍不免与“种族思想”发展出浓厚的亲和力。从日后的经验观之,前所引述的英国民族主义者的言论,可以被认为微不足道不足为患。法国的孔德所提出的观念,比他们的言论更具有伤害力量。孔德坚信:唯有在法国的领导之下,人性才得以再生与统一。这些英国民族主义者没有放弃“人类”这项观念,尽管他们认为英国是人性的引导者;同时,他们不得不强调民族主义这项概念,因为它禀承着销镕民族与土地的绾连系带的特性,而销镕民族与土地的绾连正是“使命”这项观念的意涵。由此,我们可以了解此种销镕,对于英国的政治活动,不是一种宣传式的意识形态,而是一项既定的事实,面对这项事实,英国的政治家们不得不细加斟酌。英国的民族主义者与以后的种族主义者最大的不同,在于英国的民族主义者对于较卑微的民族,没有怀着严重的种族歧视的心意,此乃因他们所谈论的国家,如加拿大与澳洲,是地广人稀、没有严重人口问题的地域。
英国第一个强调种族优越观并认为这是历史与政治重要决定因素的政治家,对于英国的殖民地人民与殖民地,并没有浓厚的兴趣,这绝非偶然。这个人曾说:“我们无法负载殖民地的重担”,然而,他却冀望将不列颠帝国的力量扩展至亚洲地区,他在人口与文化问题最严重的殖民地上有力地强化了大英帝国的力量,他就是狄斯累利,一个使英国女王成为印度女皇的政治家,在英国史上,他是首次将印度视为帝国基石的政治家,他替不列颠帝国统御印度立下基石,但却冀望能切除英国民族与欧陆国家的绾连系带。印度这块殖民地.曾被冷酷无情的征服者所统治——柏克称他们为“印度的法律破坏者”。在此种情况下的印度,现在接受一种心思慎密的管理蓝图做为管理的准则,而企图建立起一个恒久稳固的政府。这项管理实验真是险境丛生,它根本罔顾柏克的警告——“印度的法律破坏者”可能会转变成“不列颠的法律制定者”。他们坚持自由、平等这两项伟大动听的名称“仅仅指涉微末的事物”,就他们而言,“在英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比缔造印度,更能使人心生骄傲之情”。
狄斯累利所引导的政策,主旨是在海外建立起一个排他的、独一无二的阶层,这个阶层的主要功能,只是统御,而不是殖民,为了实现狄斯累利生前所无法目睹的成就,“种族主义”显然是一件不可或缺的工具。这项政策也显示了那具有胁迫性的变迁既是:将一个民族从国家内的人民身份转变成“第一流组织、无其它血缘融合”的种族,并自认为“自然的贵族阶层”(the aristocracy of nature)——正如狄斯累利上面所说。
直到现在,我们所论述的,乃是一种议论的发展经过,经历了我们这个时代恐怖的体认之后,我们在这种发展过程中至今所目睹的只是“种族主义”的曙光而已。尽管在所有国家里,“种族主义”接纳了“种族思想”的所有元素,虽然我们关心一种“内蕴逻辑”(immanent logic)的发展,可是具有“内蕴逻辑”特色的“观念史”并不在我们考虑的范围之内。“种族思想”种困于为了替复杂、变化多端的政治斗争求得方便与胜利所架构的论证网络。在欧洲各国,种族主义不甘拥有任何统御政治的钥匙;它尖锐化、也开拓既存的斗争利益或既存的政治问题,但它并没有创造出崭新的斗争,或产生政治思想的新范畴。“种族思想”起源于经验与政治群圜(political constellations),这些经验与政治群圜,至今依旧令人难以理解,甚至连那些“种族”的护卫者,如狄斯累利或葛必诺,也不曾熟悉它们。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两种人,一种是聪颖的、时常闪耀出敏锐概念的人,另一种是行径残酷、具有猛兽般的行动能力的人,在两者之间横隔着一道深渊,看来,委实没有任何知性上的解释足以横跨此道深渊,设若“非洲争夺战”以及帝国主义的新时代,不曾使西方人面临一新的、仓人颤栗的经验,那么,诉诸于种族的思考很可能会在一段时期,与十九世纪那些不负责任、轻佻的言论一样,消逝于历史舞台上。帝国主义完全是由种族主义所设计出来的,既使“种族思想”不适存在于这个文明世界里,唯有诉诸帝国主义,种族主义才能替其行径找到借口与解释的观点。
毕竟,“种族思想”是存在的,它是“种族主义”最有力的帮凶。任何言论均可夸张地宣称是一项传统,如是,此言论便可以隐藏新学理所具有的摧毁力量。这项崭新的学理,如果没有国家民族尊严的表征,或者缺乏传统力量的护持,那么在它摧毁欧洲民族国家的结合体之前,根本无法与所有西方过去的政治和道德准则共存。
第三章种族与官僚政制
帝国主义刚萌生的二、三十年间,西方人发现两种新策略来组织政治体制,以及统治海外民族。一种是把“种族”视为政治体制的一项原理,另一种是把官僚政制看做海外统御的原理。假若“种族”没有取代民族,那么,“非洲争夺战”以及狂热的海外投资,很可能停滞于漫无目标的淘金,既“死亡之舞与贸易相结合”(康拉德语) ;假若没有那替代政府的官僚政体,不列颠的印度殖民地则可能转手于那群卤莽的“印度的法律破坏者”(柏克语),而无法改变整个的政治气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