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为什么不一开始就采用劫持人质的方法退走,却坚守了六天呢?
郑和说,因为敌军开头士气正旺,那时冒然领出他们的国王,只恐有头脑发热的大义灭亲啊。
1411年6月16,郑和胜利回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献俘,朱棣望着锡兰国王这一大家子人真是欢乐开怀,小样的还牛不?
朱棣就问:知不知道错了?
回答:知道。
又问:还敢炸刺不?
答:永远不敢。
知错就好,饶了你。给个住处,好吃好喝好招待,拨一帮下人伺候着,那个什么,礼部侍郎,你注意观察,他们说什么,随时告诉我。
几天后礼部官员上报:锡兰贵族说了,有个叫耶巴乃的,人缘不错。
朱棣说好,就是他了,册封他为锡兰国王,至于那个阿烈苦奈儿,养着他怪费粮食,放回去吧。
印度洋炸了锅。
锡兰前国王乘坐大明的船回国了,明使宣布:此人下台,耶巴乃上台。
那么大个锡兰,无人敢说个不字儿,他们虽然不知道中国究竟在何方,但却知道,惹不得。
说来不信,明朝的这个举动,使该海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任何一国敢恃强凌弱。
1413年,郑和开始第四次远航,郑和舰队仍旧是两万七千多人,先去苏门答腊,此次去苏门答腊还有个任务,什么任务,马上讲。
苏门答腊,是郑和舰队的给养补充地之一,在整个航线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朱棣特别注意同苏门答腊的友好关系,每次郑和下西洋,都对苏门答腊国王赏赐十分丰盛,但这次,情况有了点变化——苏门答腊政权分裂了。
苏门答腊有个国王叫锁丹罕难阿必镇,他是个正版原装货。
还有个王叫苏干腊,史书上说他是伪王。
为什么是伪王,说来话长。
苏门答腊西面有个敌国,两国经常干仗,有一次一仗下来,苏门答腊国王不幸战死,由于王子还小,不能领兵,王后便说,谁能带兵替国王报仇,谁就是未来的国王,咱姐们儿也嫁给他算了。
看来外国人挺实诚,不像咱中国皇帝,你再大功劳,顶多封王拜相,决不会把自己的老婆赏给你。
那么此话一出,必有勇夫,一个渔民出现了,这是个英雄,他领着军队打败了敌国,为老国王报了仇,之后,这汉子便老实不客气的娶了旧王后,做了新国王。
但小王子却在长大,而且越来越不明白,为什么继承王位的不是自己,于是成人后,他网罗了一批杀手,刺杀了那个替父报仇的渔夫国王,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王位。
这个小王子,就是锁丹罕难阿必镇。
而那个渔夫的儿子,就是所谓的伪王苏干腊。
虽然锁丹罕难阿必镇的行为很有些恩将仇报的味道,但无论怎么讲,信封儒家思想的明朝皇帝,只认嫡子,所以,朱棣想都不想,便把苏干腊归入到乱臣贼子的行列中了。
苏干腊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一出手,就打得那位正版原装的锁丹罕难阿必镇招架不住,哭哭啼啼派使者去中国找朱棣做主,朱棣则刚好派郑和舰队帮他平乱。
没错,这就是此次去苏门答腊的任务。
舰队刚一靠岸,伪王苏干腊便得到了消息,他决定先发制人。
于是,郑和派出的侦察兵报告:有几万苏干腊的人正在接近我们的舰队。
郑和吩咐迎敌,且令锁丹罕难阿必镇率兵接应侧翼。
然后,苏干腊的人就冲过来了。
郑和的部队开始开炮,各类火器发射,然后,冲锋,与此同时,锁丹罕难阿必镇的军队也发起了冲锋。
和永乐时期的大明军队较量是没有悬念的,苏干腊败了。
败了,就得跑,所以他狂逃,但仍旧被明军追击了很远很远,随后被抓住,郑和将他押在船上,准备回国后交给朱棣处置,接着继续远航。
这次远航一直走到伊朗,到达了波斯湾,回来的时候,经过非洲沿海,位于坦桑尼亚的麻林国向中国派出使节,这位黑黝黝的大使还带了个高悠悠的东西——长颈鹿,作为给中国皇帝的礼物。
当时的中国,无人见过这玩意,皇帝便问郑和:此乃何物?
答:麒麟。
了不得,神兽来了,国之祥瑞也,把个朱棣乐得嘴似瓢。
突然他理智了一下:这神兽吃什么?
很简单:玉米、豆子、面饼。
哦,搞了半天和养猪没啥区别,朱棣应该有点失望。
甭管怎样,非洲的兄弟来了,值得庆祝,我天朝恩泽四方,连黑哥们都来道喜,高兴啊。
皇帝一高兴,便吩咐:继续下西洋吧。
在此之后,郑和又下西洋三次,累计七次,分别到达印度、也门、阿拉伯、肯尼亚等处,1433年,在第七次下西洋之后,六十八岁的郑和一病不起,在舰队途经印度古里时,病逝于旗舰上,他一生奔波于大海中,最终将生命献给了海洋。
郑和,是世界上第一位航海家。
他让世界认知了中国的智慧,也让中国认知了世界的广博,他一辈子都活在光荣与梦想中,直到临终前的一刻,他的大脑里仍旧展现着波澜壮阔的航线图,无论从任何角度谈,他都是一个伟大的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