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弹劾张鲸的奏折堆满了万历的办公室。
万历根本不理。
然后大臣们群情汹涌,拿出吃奶的力气,同年结党、同乡结党、同级别结党,发誓要把张鲸拉下马,拼命开炮。
万历仍旧不理。
什么张鲸相倚为奸、专擅作福,当初弹劾张居正的时候,不也这么说吗?你们又比他干净多少?又比张鲸好到哪去?
皇帝死猪不怕开水烫,大臣们越加斗志昂扬,虽说事情还没成功,但忠正刚直的名声已经出来了,于是他们愈战愈勇,弹劾张鲸的上疏更是铺天盖地的飞往万历的办公台。
万历顶不住了。
再拖下去,如何收场?看这架势,不给个交待是不行的,而这些大臣似乎又没错,又不能罚他们,最终,万历还是退步了,他下旨:将张鲸往日党羽削职,交与法司论罪,张鲸么,严格批评。
严格批评?
当然不行!
不把张鲸拉下马,如何显现忠臣?如何显现正义得到了伸张?百年之后子孙又如何看我们?
首先反对这种处置方式的,就是司法机关的领导们,他们拿出张鲸党羽贪污不法的证据,说张鲸该斩!
万历实在不想再玩这个游戏了,于是他又退了一步——张鲸被公开批评,其党羽中最不肖者,斩首。
这总可以了吧?你们为名声,我为清闲,大家一边退一步嘛。
谁知还是不成。
一名叫马象乾的言官吃了枪药一般,蹦出来高叫:皇帝不公,袒护太监!
这可吓坏了当时的首辅申时行,老申头还算个明白人,知道皇帝做到这一步,已经仁至义尽,再逼他便要弄巧成拙了,于是赶紧悄悄告诫马象乾:适可而止。
谁知没国几日,马象乾又跳出来大喊:皇帝不公,袒护太监张鲸,首辅放纵,还不让我说话!
万历动了真火。
做太子时,父母压我,做了皇帝,张居正压我,张居正死了,你们又来压我,还反了你了!
吩咐一声:来呀,将这马象乾下狱。
锦衣卫二话不说便将姓马的投入大牢,结果捅了马蜂窝,群臣大哗,这还了得?张鲸有罪不罚,反投了刚正不阿的马象乾,这真是国出妖孽,有道是,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兄弟哥哥一起上啊!
忽悠一家伙,群臣齐上表,要放马象乾,同时纷纷大骂首辅申时行,说马公忠义,与阉党势不两立,申时行身为首辅,畏首畏尾,非但不敢与恶势力划清界限,还阻止马公弹劾,害马公入狱,枉为人臣,等等等等,骂个狗血淋头。
明代大臣中,最委屈的有两个,一个是正德年间的李东阳,一个就是万历年间的申时行。
李东阳为了救护被刘瑾迫害的大臣,屈身八虎,被人误解,同样,申时行为了能使帝国运转下去,也不知挨了多少羞辱。
申时行,苏州人,自幼成绩优异,嘉靖十一年中进士,而且是头一名。
张居正很喜欢他的文章,对他不错,一直把他提拔到吏部尚书,也就是国家人事部部长,张居正死后,继任的首辅叫张四维,没多久,张四维的父亲病故,他便回家守孝,结果悲痛过度,自己也死了,这么着,申时行这个昔日的第一名便接任了首辅。
申时行这个人,很识大体。
他明白,皇帝,需要的是自由,而作为帝国机器的最重要的零部件,他却不能自由;另一个,作为孔子门生的大臣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需要好名声,而要得到好的名声,就必须得做些匡世济民的事,这些事又必须要皇帝支持,所以他们会想方设法将皇帝纳入自己的轨道。
一个要自由,一个要名声,水火不容。
在水火不容的环境中,还要把事情做好,这个首辅不好当,那应该怎么办?
只有一个办法——目标管理。
也就是一切为了把事情办好,无论用什么方式。
因此,每当大臣们群情汹涌要求皇帝答应他们某件事时,作为首辅的申时行,总会将大臣们的意思换个方式去表达,让万历听着舒服些,事情操作起来顺利些。
每当有的大臣当面斥责皇帝,让皇帝下不来台时,申时行又左右斡旋,将局面化解,以便让皇帝保全面子,不至于将那个大臣治罪。
但久而久之,大臣们便说,申时行是个和事老,只知为皇帝说话。
只有申时行明白,不为皇帝说话行么?你们一个个自以为刚直,想骂就骂,自比比干、周公,可你们想做的事情会有进展么?你们的目的能达到么?对国家真的有实际帮助么?除了成就你们所谓的忠正之名以外,对这个社会,又有什么良性后果呢?
所以当万历皇帝说这些大臣“沽名卖直”的时候,申时行是同意的,他知道,这些所谓的忠臣,无非是想浪得虚名罢了。
但他不能这么做,他是首辅,他必须要尽到责任,因此当大臣们疯狂攻击皇帝时,只有他在小心翼翼的维护着局面,以便令皇帝不那么恼怒,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可以安排下去。
这就是申时行,一个改良型的实干家。
没想到,如今这个实干家也被骂了。
当万历耳朵里听到申时行也被骂了后,他暴怒了。
逮谁骂谁,党同伐异,这哪里是什么忠臣,简直是疯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