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如此,但天启年间的官员,就没这么好运了,因为他们遇到了魏忠贤。
记得刘瑾嚣张时,朝堂上无人敢说话,至少那个时代的官员知道明哲保身,而最主要的,还是有杨一清、李东阳这样的牛人,暗地里紧锣密鼓的做好了灭阉党的准备,反观天启时代,朝堂上说话的人大把,却再也没了李东阳。
结果就是,天启帝在魏大公公的撺掇下,准备杀人,让你们骂,让你们闹,杀几个看看。
但刀还未举起来,一个人的出现阻止了这一切——叶向高。
叶向高,首辅,东林党人,他这个首辅当得很有节奏,一共当了三次,第一次,万历末期,那时他已是东林党人了,最拿手的就是调停,其时太监王安还在陪太子读书,东林党也不算什么大党,天天和齐楚浙党打破头,叶向高还算清醒,为了东林党的生存,拼命调解矛盾,成了和事老,但调来调去的结果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谁都恨他,鉴于好人难做,叶向高辞职了。
明光宗继位后,党争出现一面倒的形势,东林党占尽上风,叶向高便又被召回,继续作首辅,由于东林一面独大,再也不必和谁调节矛盾,所以叶向高打算腾出精力好好干点事儿,却还没等干呢,光宗死了。
熹宗继位,他又当了首辅,这是第三次了,这次再任首辅,他感到压力比万历时期还大,万历时期不管怎样,还是党争,皇帝不偏不靠,所以虽有打破头的情况,却未出现类似于“党锢之祸”的情况,可天启帝时代,最麻烦的局面出现了——阉人得势,阉人得势,也就是掌控了皇帝,万历时代的对手是朋党,天启时代的真正对手却是皇帝,而东林党人却还飞蛾扑火般往上闯,这怎么弄?叶向高大伤脑筋之际,凭着自己的三分老面子拼命救护,这次天启帝之所以举起刀又收回去,就是叶向高拼命求情的结果。
叶向高的出现给魏忠贤提了个醒,那就是要动东林党,得从根上动起,得从大官动起,否则这场仗不太容易打,于是他就捉摸朝中的形势,这一捉摸,吓他一跳,内阁里,有叶向高、叶向高、韩爌方辅政,邹元标、赵南星、王纪、高攀龙等,言官中,有左光斗、魏大中、黄尊素等,可谓树大根深,撼动谈何容易?
魏忠贤迷茫了,怎么办?
不过他很快就有了办法,而且是个很不错的办法——结党。
建立堡垒,与东林党对着干。
于是在魏公公的召唤下,很快,浙党、楚党、齐党的残兵败将都往其麾下聚集,太监们更是踊跃参加,还有不少无赖游民也加入进来,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朋党——阉党。
该党成立后,矛头直指东林党,魏忠贤嘱咐手下,给我按照水浒一百零八将的排名写一幅东林党人花名册,咱家要挨个对付,名字就叫《东林点将录》。
鉴于《东林点将录》实在人物繁多,这里便不一一叙述,总之,魏公公开始发动了,一些不起眼的东林党人逐渐被罢黜,一些齐楚浙党的人开始上台,还有一些魏忠贤的亲戚朋友也出现在朝堂上,当然,这一切都是天启帝允许的,这位木匠皇帝的底线十分宽容,只要让我做木工,你干吗都行。
好了,羽翼已丰,下一步,就该收拾东林党的大头目了。
如何收拾呢?魏忠贤的斗争艺术是很高超的,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大字不识的魏太监,其手段要比那些个饱读之士强了不知多少倍,首先,他让皇帝同意,将客氏的儿子安排到锦衣卫担任要职,然后,他以保护皇帝为名,武装了近万名太监(魏忠贤时代太监数量庞大无比),俨然已经掌控了宫闱,后来崇祯帝之所以不敢妄动魏忠贤,与这些武装太监有着极大的关系,在逐步掌握了锦衣卫和宫廷之后,魏忠贤让天启帝封自己为东厂主事。
东厂,是个特务兼司法机构,掌握了东厂,就等于掌握了生杀大权,再加上安插了不少阉党任务,还有太监军队的保护,此时不动东林党,更待何时?
开始了。
首当其冲的有三员东林头领:鼓上蚤汪文言、黑旋风魏大中、豹子头左光斗。
汪文言号称东林智囊,当初同齐楚浙三党刺刀见红时,此公奇计迭出,外拉东林战友,内拉太监王安,构筑了一个又一个堡垒,打得齐楚浙党叫苦不迭,又奈何他不得,因此被称鼓上蚤,魏公公与同僚经过商议,决定首先抓这个最难抓的。
至于罪名,无所谓,反正皇帝不管事儿,爱给他个什么罪就是什么罪,如今东厂也是我的,宫里也是我的,我还怕你翻天不成?说抓就给抓了,罪名:结党营私。
汪文言莫名其妙得了个罪儿,可气坏了魏大中、左光斗。
魏大中在东林党内,是有名的黑脸包公,铁面无私,无私到什么程度呢?就连东林内部的人,他也不从买账,该怎么就怎么,找他走后门,做梦。故此给了个外号黑旋风,意思是此公谁都敢砍。
如果说魏大中是包公,那左光斗就是杀手,明末贩卖官爵十分猖獗,最大的官贩子,竟然就是吏部,吏部官员不干别的,专门卖官,你敢买他就敢卖,无论多大,左光斗一来,一口气逮捕卖官的官员一百多个,还杀了几个,就这一件事儿,满朝文武没有不怕他的,由此阉党人士送他绰号豹子头,意思是不出手则以,一出手神鬼也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