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次机遇_夜色精灵【完结】(330)

  “有利必有弊,其弊呢?”

  “其一,中国产金不足,奴才折算过了,如果足额储备,国家这么多货币需要准备地黄金大约至少需要目前朝廷所能调配的75倍,以后还要再长,如果不足额准备,则信用不足,容易发生危机;其二,国家出超严重,依据海关统计,每年都有数千万两数额权益外流,按照这样推断,即便我们有足够的黄金,过不了几年也会逐渐流失成不足。”载泽一脸遗憾的样子,“金本位好是好,依奴才的看法,朝廷却消受不起。”

  “总要量力而行,不可贪大图全。金汇兑本位何如?”

  这个本位同样大有来头,1903年,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抛出一份《中国银币之确定金价论》,掀开了建议实行金汇兑本位的盖头……

  正文 第三卷 第五十章 废两改元

  金汇兑本位的本质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对外用金,对内用银”。

  赫德注意到,一英镑恰好折合成中国库平两8两,按照这个币制规律,可以铸造重1两的银币,然后与英镑挂钩,形成类似印度与英镑之间挂钩的金汇兑本位。

  单纯从财政和金融的角度来衡量,这种金汇兑本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折中体制,特别是中国银两盯牢的货币单位是英镑,作为20世纪初期国际支付运用最为广泛的货币,英镑俨然扮演着主要外汇货币的角色。但赫德的建议也渗透他自己的私货——即通过这样的金汇兑本位,将中国的币制改革成果变成与英国殖民地一般的水平。

  虽然印度实行的这种币制无论稳定性还是运转都要好于中国体制,但其后蕴藏的风险也让人不得不却步——在金汇兑本位下,由于印度是英国完全的殖民地,英国对印度币制是负有全部责任的,即便印度的支付能力或货币体系因为不稳而崩溃,英国会竭尽全力进行挽救;而中国只是各国共同支配下的半殖民地,一旦发生金融危机,英国不会也做不到全力挽救,而其他列强因为中国的货币与英镑挂钩,也不会存有加以挽救的心理和责任。

  因此,仿效印度建立英镑模式的金汇兑体制固然有其优势,但风险无疑也是非常大的。后来美国人精琪隔了两年又提出《中国新圜法条议》,同样建议实行金汇兑本位。提出与美元挂钩,并设立洋司皋官(类似于总税务司地要职)来推进币制改革。但这体制的弊端与赫德议案一模一样,甚至于因为洋司皋官这种赤裸裸干涉内政的提议而遭到更多人的反弹。

  经过这两个议案的辩驳,金汇兑本位的优点让人所明白,其缺点亦让人所熟知。后来,以袁世凯、张之洞为代表的封疆大吏联合上书,避而不谈金汇兑本位与何国接轨地问题。转而要求先统一中国货币,认为只有统一了中国银币才能具备与列强接轨的基础。在这样地呼吁下。1905年朝廷制定了《铸造银币分两成色并行用章程》。

  对这段历史林广宇了解的就比较清楚了,也知道这道《并用章程》公布后的新问题——究竟是铸造一两重的银元还是7钱2分重的银元。以张之洞为首的一派强调对帝国原有银两体制的继承,主张铸1两重地银元,并在湖北率先开铸;以袁世凯为首的一派强调对帝国境内外国鹰洋的兼容,主张铸7钱2分的银元,并在直隶等地大力推行。

  在这个问题上,载泽原本是赞同袁世凯的意见。但上次和载涛起过争执之后,在这个问题上的表态却变得敏感起来,因为争执的对象涉及到载沣和载涛这两个皇帝的亲兄弟。虽然他作为财政大臣在这个上地无论怎样表态都是无可指摘的,但心中毕竟有些忐忑。

  “听说你上次和老七为这事争了起来?”来了,果然来了!

  载泽暗暗心想,这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但皇帝既然发问,又不能会面对。在他硬着头皮想回答时。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

  说不是吧,那就断然否认了这件事的存在,皇帝既然当面提出来,可见对事情已经知晓,这不是面对的态度;说是吧,等于承认了曾经和载涛争论过一番。论辈分,载泽是后者的老大哥,怎么可以如此不顾身份呢?

  于是,他喃喃道:“和七爷是说了几句,不过谈不上争执……”

  “嗯?……”皇帝显然对他避重就轻的回答不满意。

  “禀皇上,老七有些说法却是不无道理,不过奴才办事并不是那么没担待地,回去后总在琢磨……”

  这叫什么话?见他答了两轮还没有答到点子上,皇帝干脆直接开口问:“那朕现在问你,和老七说过这么一番后。你到底是赞同重一两的还是赞同7钱2分的?”

  “这……”载泽仔细看了看皇帝的脸。极力想从皇帝的神色中琢磨出来,但费了半天的力气依然把握不到皇帝的意志。只能含含糊糊地说:“奴才……奴才觉得还是7钱2分的稍微像样点。”

  “如果朕要改呢?”

  “皇上自然一言九鼎。”

  “载泽,你没说实话。如果你真觉得7钱2分的好,朕即便想改,你也该力争。”

  晕了,又掉进皇帝的圈套里了。载泽一阵发愣,忙不迭跪下,“请皇上训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