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即便善耆本人在此也不会加以反对,但在世铎耳朵里,这句话解读出来的意思是善耆虽然支持改良,但反对操之过急,更反对以损害宗室利益为代价的改良,这就给世铎大大吃了一颗定心丸。
“若是论利益,没有人比得上肃王爷从中享有的利益,但是……”川岛故意拖长了声调,“肃王爷私下总是和我讲,有些利益太过于骇人,有些机制太过于靠前。贵国皇帝的出发点和立场都是好的,坏就坏在太过急切,10年前的改革为什么最后推行不下去,原因就在于此。”
这话同样煞有其事,世铎找到了“知音”。
在说了几句半真半假的话后,川岛终于加入了他的私货:“肃王爷掌握着京师的警政力量,但他是个有分寸的人,绝不会乱来的,王爷尽管放心!”
这是在暗示我可以动手么?世铎的心狂跳。要采取“清君侧”的方法,善耆这关就必须过,要想争取善耆的直接参与恐怕有点难度,但如果能争取他的协助或者中立,对于行动的成功亦大有保障。
而川岛的下一句话就更让世铎狂喜:“日本作为中国的邻邦,对于中国的变化都看在眼里,我们在必要时候将会提供协助,帮助中国获得一个稳定且合理的机制……”
妙极了!……
正文 第三卷 第八十一章 密谋方案
面对川岛掺了水的私货,世铎喜上眉梢,脸上一阵阵发热,连脚步都不免轻快了许多。
按照他的理解,川岛的言语完全就是善耆在非正式场合的表态,否则谁大冬天的来礼亲王王府消遣?而且,善耆的有些考虑——即川岛故意含糊的地方亦不得不如是,否则这份计划绝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当思维只剩下一个方向时,所有的信息都只能被理解为对这个方向的支持,世铎的悲哀便正是如此。
川岛并不明白世铎的计划,他所凭藉的无非是利用各种手段来进行捕风捉影、旁敲侧击,巧合的是,恰恰这些似是而非的话击中了世铎别有用心的软肋,造就了对方的“亢奋”。
在了解到对方“清君侧”的需求后,川岛微微有些皱眉,随即却心花怒放——这为日本的插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他稍稍安顿了世铎几句,便准备回去与有关方面进行磋商,希望能得到国内有关力量的支持与协助。
“川岛君,你说的这些都是实情?”
“是的,伊藤先生。”川岛和伊藤完全是两个风格,前者奔放、热情,交游广泛,后者内敛、严肃、极端低调,总是在默默无闻之处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可是,恕我直言,礼亲王根本就不具备成事的条件。”伊藤分析得头头是道,“第一。礼亲王没有掌握相应的军事力量,支那皇帝手中有听命于他地禁卫军,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第二,世铎本人虽然从前做过首席军机大臣,但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领袖,也没有相应的政治势力,支那众多的地方督抚没有一个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在宗室中,礼亲王一系并不是最显赫的力量。即便他竖起‘清君侧’地大旗,能效命与他的人恐怕也不多。”
听了这数重分析,川岛非但没有从狂喜中清醒过来,反而更有把握地大笑:“伊藤君,正因为此人没有足够地力量,我们才有了插手的可能。而且——就支那目前的形势而言,也没有人具备与皇帝抗衡的能力。”
“他打算怎么做?清君侧究竟要清谁?以他这个年纪。即便成功,我也不认为他能够控制住整个支那朝廷。”
“这个么……”川岛挠了挠头,“他没有明说,根据我的推测和判断,主要包括3点:第一,废黜皇帝,或者干脆暗杀皇帝,换一个容易控制之人上台;第二。依旧保留宪法和国会,但会以皇族内阁统御之;第三,世铎联合其他宗室共同执政,分享政权。”
“这不是一个好方案——一开始没有明确的计划,没有靠得住的力量,没有充分地调查与准备。川岛君,不是我泼你冷水,这样的计划成事的可能性不大。”
“以现在的局面看当然不太可能,但局面终究是会发生变化的。”川岛浪速笑嘻嘻地将皇帝欲裁撤神机营、进而裁撤整个八旗制度的设想和盘托出。
听了这个介绍,伊藤神色严肃,站起身子来踱了几圈,最后才问道:“消息可靠么?这个皇帝的心思我们实在琢磨不透,已经发生过许多次误判的情形了,如果这次再误判,你我都逃不了干系。”
“千真万确。绝对没错。”
“那倒是一个机会。”伊藤自言自语。“这样做等于是在与整个满洲宗室亲贵对抗,我完全看不出他这么做地理由和必要。”
“谁知道那些支那猪的脑袋里想得究竟是什么。”川岛随即又把冒称善耆套世铎言语的情形描绘一遍。
“不能做得太过头了。世铎肯定还要找善耆个别沟通。”伊藤摇摇头,“模糊是一种魅力,但这种魅力完全建立在模糊的基础上,只要一清晰,模糊便没有了任何用意。”
“这才是我来找您的用意,我想了解一下,善耆有没有支持世铎的可能,如果有,他能扮演地最好角色是什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