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岛君,你是在刁难我,谁不知道你已经给善耆做了多年的顾问,对他的脾气性格了如指掌,是与不是,成与不成完全可以洞察如悉,还用得着我这个旁观者来班门弄斧么?”
“非也,非也。”川岛的头摇得和拨浪鼓一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关系太近反倒影响我做出判断的准确性。”
“什么时候学会这么谦虚与精神了,川岛君,这可不是你的风格?”
“为了帝国大业,为了天皇陛下,我不得不如此。”
一听“天皇”两字,伊藤的神色也随即严肃起来,“不错,但是我认为做出判断需要三个前提。第一,皇帝的蠢事到底会不会办?第二,世铎能不能提出可供的选择方案并吸引善耆上钩;第三,禁卫军系统是不是存在着体系异己分子……”
“这三个前提没有一个是让人省心的。”川岛极为头疼,“我觉得根本看不清,所以才找你帮忙。”
“我也不能贸然答复你,还得看看。”伊藤琢磨了一番,“事情我尽快向国内汇报,要求协助,你可以继续关注事态地发展。这个事件,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我们都有好处。支那只要陷入混乱,到处都是我们下手地机会。”
“要不?”川岛浪速试探性地指出,“请头山满先生和孙文谈一次,给他点鼓励,先造点声势也好。”
“算了,别提这帮人,没几个像样的,除了伸手要钱要军械,没看他们有什么成就。”伊藤打心底看不起那些“革命党”,愤愤然说道,“有时候真恨不得自己挽袖子上去干。”
“哈哈哈,伊藤,没想到你居然还有这般激情。”
……肃亲王府内,善耆一脸郑重,世铎已经上门拜访过了。原本他以为不过是一次礼节性地走动,哪里晓得,居然给自己出了这么大一个难题。
怎么办?他陷入了苦苦的思索。
作为现行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善耆堪称宗室第一人,不但享有崇高的爵位、地位,而且还握有重权,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臣已极,根本就没有更进一步的念头。
但是,作为宗室亲贵,善耆虽然对改革持有开明态度,但对于这种身份之下的特权有本能的眷念。他知道,皇帝对自己的提拔重用完全是看中了自己的能力,至于他是不是顶着肃亲王的铁帽子完全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因素。他自己好说,如果削弱宗室,废黜八旗的制度通过,后代子孙倘若不够英明,恐怕连一般的待遇都难以捞到,这正是他踌躇之处——人总有个后事安排。
况且,他善耆又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神机营的骚动与人心不稳,各种各样荒诞不经的传言让他忧心忡忡,他完全有理由对自己的前途进行一个深入的思考——面对少壮派咄咄逼人的进攻势头,他究竟还能顶多久?伴君如伴虎,别看皇帝现在对自己信任有加,翻脸不认人的速度也不见得会慢——当时皇帝不也对奕劻善加安抚么?结果位子还没有坐热,奕劻就完完了——这种前车之鉴,让所有人都心惊肉跳。
“不知王爷为什么事情烦恼?”在收到世铎已登门拜访的消息后,川岛已经明白善耆的疑难或担心,他故意装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
“是这样的,本王……”善耆没敢直接问川岛怎么办,只是拐弯抹角地询问日本皇族间的政治动态,有一搭没一搭地考虑前车之鉴。
——辛酉政变时,老恭王、老醇王为了铲除八大臣,进行垂帘听政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正是他们两人抬起了慈禧。不料风云突变,后面几十年的朝堂斗争,老恭王也好,老醇王也罢,非但没有权柄自操,甚至都不得不听命于慈禧的摆布。
因此,善耆的担心亦极有针对性,成与不成姑且不论,成了之后如果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这风险全白冒了。
所以,两人嘴上打着哈哈,心里却各有各的主意。这种因为不确定性而造成的焦虑和煎熬虽然极大考验着两人的毅力和耐心,但在表面上却又只能装得若无其事。
这可怜、可悲、可恨而又令人着迷的政治呦……
正文 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剑指广州
世铎与善耆会面之后,各种各样的情势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虽然彼此间达成了什么谅解仍然处于十分可疑的状态,但在世铎看来,这种模糊不清的暧昧反而是绝好的表示——真要是直截了当地表示支持,不用多言,必定是一个圈套无疑。
已是维新三年的春节,旗人对彼此交往的礼仪看得颇重,世铎作为宗室中的长辈,上门拜年之人亦格外多,在这等熙熙攘攘的角色中,就包括了载涪。
“王爷,已经联络得差不多了。”
“嗯!?”世铎心中暗喜,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我已经串联了一帮老兄弟,而且……”载涪压低声音,“在禁卫军中也有我们的人。”
“不要着急,再等等看。”载涪的活动完全是在世铎的授意下进行的,虽然没有打出任何人的名头,但任谁都清楚,载涪背后有高人,否则光凭他这个二愣子,哪里来那么多的道道?别的不说,这么大把撒钱的做派就不是载涪所一直有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