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处温这话说的甚合耶律淳的胃口,耶律淳闭口不言,只管敲定好处就是。日后即便追究责任也都在李处温身上。天祚帝要怪,把这人推出就行了。
但耶律坡里括却不认账。冷哼一声,“李相公此言某不敢苟同。这等军国大事独断专行,与古之权臣有何异处?你等要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自然不难。只是这般做法,任凭尔辈有舌灿莲花之能,也堵塞不了天下悠悠众口。若不请旨而行,即非正理。”
耶律大石知道耶律坡里括为何如此,今日殿上的诸位文武们也都知道他为何如此,这家伙上了萧奉先的破船眼下已经下不来了。
可是他胳膊扭不过大腿,连李处温这等萧奉先之‘心腹’都叛变了呢。
最后耶律淳拍板做了结,由李处温来统一招募各州丁勇,以备厮杀。
……
而几乎就是同时,益都城内一个消息也被传的沸沸扬扬,不是那高丽的王俣终于死了,而是陆谦要北上巡幸边城。
陆谦要用什么办法才能‘不动声色’的调集大批物资,而后输送向北呢?
几个法子中这是最恰当的一个,同时他陆皇帝是要亲征北地的,这般也是一举而两得。
这可是陆皇帝登基以来,的第一次北狩。
也是他第一次前往冀北。
上一次且还是征战时候,一场场厮杀下,陆谦扫荡冀北,逼降张孝纯。可以说是奠定了陆家王朝席卷天下的基础。
这一次却又跟前者不同,整个出巡队伍威武雄壮,但且没有了刀兵肃杀之气。
不少臣工随驾,他们的家眷仆人,以及沿途护卫的御前司亲军,还有后续辎重转运。陆皇帝且已渡过了济水,后者的尾巴也刚刚出了益都。
整个随行军兵多达三万余步骑,尽是正军。只骑兵就有万人。
益都的战将也被他大半待在了身边。
再有内阁次辅闻焕章,许贯忠、吴用、裴宣、杜兴、杨林、扈成、蒋敬等等。这些人有统筹全局者,有出谋划策者,有刺探机密者,有钱粮总管调度者,合在一起那就是一个小朝廷。
陆齐朝堂上的文武重臣们,是一个个都知道陆谦所谓的‘北巡’,目的何在。所有人都精神振奋抖索,好不亢奋。
第674章 恭迎圣驾
几年的恢复,冀北之地已然重新焕发了姿容。
无论是日渐繁多的‘国内’贸易,还是繁荣茂盛的南北交易,都为冀北输入了大股的鲜血。
但即使如此,陆皇帝也不会叫沿途官府富户献供,民间不知道此次忽如其来的巡边是为何事,陆谦却是清楚的。
战争恐是很快就会来临,届时,绝大的后勤压力会有相当一部分落到冀北百姓的头上。
因为大军厮杀,只军需后勤转运就需要海量的民夫,那还能去中原齐鲁征调么?必然尽数落在冀北百姓头上,尤其是靠近的几座边州。
若是处置不当,朝廷的允诺没落到实处,这只是如此就不知道能叫多少百姓人家遭殃呢。
陆皇帝吩咐的妥当,都不需要出动闻焕章,扈成鞍马前后,处理的丝毫不差。那沿途路上但凡被征调的民力,都有钱粮补贴。
眼下时候都要入冬了,农田里的农活早就干净,被征调的民夫们且是高兴,这有吃有喝还能拿钱梁的差事来多少都不怕。更不要说这是为了皇帝。
现如今陆皇帝的名声在民间可是棒极了,仁爱之君的印戳是鲜亮的很。这为出巡的皇帝转运后勤物资,说出去也是荣耀。
民心相向,叫赶来报丧的高丽使臣——金富仪再三感慨,陆皇帝实是仁者之君。
队伍行进,三万余步骑,以及大批的附庸人员徐徐向北,沿途秋毫无犯。此情此景,也叫那高丽之人连连赞叹此真王师也。
傍晚时分,黑三郎骑着马跟着御驾之后,他是早早就来接驾了。此刻伴驾的都是一些得皇帝青眼的文武臣子,但是几个随行的“老臣”却没有跟来。如闻焕章、赵明诚等人,一个个是都缩在马车里的。
陆皇帝好武,实力强劲。臣子们或许没几个人知道,但人陆谦心里自明。这武力强身,不光可了他的心愿,且能带给自己前世未有的安全感和自信。
那大殿上,文臣佩剑,武将们可配短兵入内,历朝历代恐都是第一。
伴随陆皇帝过来的且有不少是武略院的优等生,陆谦那他们当做侍卫用,一个个年纪都不大,年轻人么,能得一这般的良机,兀的不愿在皇帝面前表现表现?
一个个精神抖擞。那真恨不得能发现个杀王刺驾的,好叫他们立下泼天大功。
但想也知道这是妄想。
随行的兵马以陆皇帝为中心,早就扩充了一个方圆三五十里的大圈,内里的一切都在控制中。
陆谦迎风催马,身穿便服,领口绣着盘龙纹,带着一轻纱帽,样式像极了乌纱帽,只是没有后头的一双帽翅。腰悬一口宝刀,挂着箭壶弓袋,乍然一看就如出行游猎的大户员外。
这时候,头顶忽的响起一声鹤鸣,抬头一看,却是有一群白鹤在头顶飞过。陆皇帝看了一眼边上的花荣,想到水浒原著上小李广梁山射雁,当下利落取出弓来,搭上箭,双臂一紧弯弓如满月,觑得亲切,嗖的一声,飞箭犹如一道闪电,直望空中那鹤群射去。正射穿头鹤的头部,众臣看到白鹤刷的掉下来,不禁齐声喝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