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谈论王戈外,道衍还提到一件事,临江侯遇刺案有新的线索,还有其他刺客落网,此时就藏于京中。接下来锦衣卫、东西二厂,以及一些大内高手,都会受命调动,在京中进行抓捕行动。
朱高炽本以为道衍说这事,是需要他配合,但没想到的是,道衍言明除了东西厂、锦衣卫外,并不需要其他要衙门出人。
回宫后,朱高炽一直在思考着和道衍的这次见面,他可不觉得病重的道衍特意让他去天界寺见面,会只是说这些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的事情。
但道衍又确实没有让他做什么事,看起来只是为接下来有可能进行的搜捕刺客的行动打个招呼而已。
可如果只是这样,派人向宫里递个话就行了?或者这次见面,主要是要聊王戈的事,刺客的事只是顺带一提?
朱高炽忽然心头一跳,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难道,那搜捕刺客之事,和王戈有什么关系?
……
“师傅,为何不让太子知道那王戈的真面目?”天界寺一间禅房内,一个小沙弥一边帮道衍换衣服,一边忍不住问道。
“哦?什么真面目?”道衍的状态,看起来比见朱高炽和钱衡的时候,还要疲累和虚弱。
小沙弥眨巴眨巴眼,奇怪道:“当然是他与高阳郡王遇刺有关的事了。”
第四百八十四章 道衍的意图(下)
第四百八十四章道衍的意图(下)
“我们有证据么?”道衍摇头说道。
“不是那个杨秦安……”小沙弥不解道。
“他只能证明,王戈对当时房间中有几人一事上说了谎,并不能说他就一定和高阳郡王之死有关,毕竟祁左良已经被证实与蒙元探子有联系。”
小沙弥口中的杨秦安,是道衍在几年前花了不小的代价才收买来的王戈随从之一。当初在北平,高阳郡王带着祁左良上门找王戈的时候,他就守在王戈的院子外,所以很清楚,当时一同进入书房的,并不单是王戈和高阳郡王朱高煦、祁左良,还有王戈身边的两名女子——白珑和凤凰。
而且后来也不是沈青儿第一个抵达现场,王戈甚至还离开过书房。
这基本上就可以断定,那书房中肯定发生了一些和王戈之前描述不符的事情,高阳郡王朱高煦哪怕确实是被祁左良所刺杀,这里面也必然还有些其他的猫腻。
但在知道得知此事后,道衍却并未声张,甚至都没有将此事告知朱棣,而只是推动皇帝将王戈召回京城,并且将其在东厂架空,安插人手进入东厂。
小沙弥有些不解:“那我们不是都要对他动手了?……”
“我们是要动的是临江侯遇刺案的嫌犯沈青儿。”
“师傅,这话你自己都不信吧。”
道衍摇了摇头,却是忽然说道:“易空,一会你就出京,携我亲笔信往昙元寺找智海大师。”
“师傅,我走了,谁来服侍你?”小沙弥易空皱眉道。
“这么大一个天界寺,找个来帮为师倒茶的人都找不到么?好歹为师也是僧录司的左善世。”道衍笑着摸了摸易空的脑袋说道。
小沙弥却是依旧皱眉道:“师傅,我怎么觉得你是在故意支开我?”
“这封给智海大师的信非常重要,必须得你亲自去,我才能放心。”
虽然易空从小就跟在道衍身边,也知道许多内情,但道衍还是有些话没有跟他说。
在知道当初燕军进京时,王戈杀死宁仲桓的事情有猫腻后,在几年前从杨秦安处得知高阳郡王被刺一事上王戈撒了多个谎后,道衍都没有将这些事情告诉朱棣。
因为他知道,如果他说了,那以朱棣的风格,一定不会容得下王戈。
倒不是因为道衍对王戈有多深的情分,所以想要保他,而是道衍隐隐觉得,若朱棣真的要对王戈下死手,很可能不会成功。
而一旦撕破了脸,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大明很可能会再次陷入纷乱之中。
最初之时,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在那无名山谷之中,对于王戈,道衍只觉得是个比较聪慧早熟的孩子,有做谍探的潜力,未来发展好了,或可独当一面。
后来王戈在青州混得风生水起,一次又一次地给北平传来各种消息、甚至将触手伸到了山西等地,让道衍觉得自己确实没有看错人,于是渐渐放权给他。
靖难之中,王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说靖难首功都不为过。但最后出于种种考虑,没有封他国公,道衍也是觉得对他有些亏欠。所以后来组建东厂,道衍也是尽量给其自由,任其发展。
可是这些年,从高阳郡王遇刺案开始,道衍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王戈了。
道衍私下里,动用了许多的人手和力量,开始暗中去调查王戈,特别是查那几年在青州的事情。
越查,知道的东西越多,道衍就愈加的迷茫,王戈身上的迷雾就变得越浓。
他甚至发现,在江湖上盛传的、死于武盟盟主皇甫渊之手的魔教掌剑使司马俊秀,很可能在靖难之前,就已经死了,而且是死在了王戈的手上!
与此同时,前武盟盟主蒋麟的死,似乎也和王戈有关!
这些可都是宗师高手!
还有青州城里那位与王戈过从甚密、姓南的姑娘,擅长医术,也擅长使毒养蛊。王戈应该在很多时候,都用到了那位南姑娘给他的毒药或毒蛊,包括当初燕王被张昺谢贵围于王府,大内宗师郭扬入府欲擒燕王的时候,应该也是用到了南姑娘的手段,才能让张诀得以一击退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