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让宗师高手都着道的毒药,又岂是寻常。
但后来道衍问询的时候,王戈又一口否定,显然是在刻意遮掩那南姑娘的存在。
包括那让太子朱高炽身体恢复的神奇“补药”,应当也是出自那南姑娘之手。
永乐三年,大量毒宗高手因为“王蛊”的流言汇聚青州,后来却是全都不知所踪,而那段时间,王戈正在青州城内。
所谓王蛊的流言似也并非空穴来风。
而王戈本身,似乎也隐藏了实力,那“凤凰涅槃大法”,很可能真的被王戈练成了。后来王戈在东厂内流传的两部大、小先天神功,道衍看过后,都能隐约看到“凤凰涅槃大法”的影子,而它们修炼起来后,内力也确实是近似“凤凰涅槃真气”。
道衍几次和张诀接触,聊起王戈的时候,从其态度,都可以隐约感觉到,其对王戈实力的信任。
甚至在高阳郡王遇刺事件中受重伤、经脉重创、武功被废,都极有可能是假的,虽然他曾经亲自检查过王戈的身体情况,什么异常都没有看出来。
总之对王戈的了解越多,道衍对他的忌惮和疑问就越多。他身边的人,一个个身份都很神秘模糊,实力也都极强,根本看不出深浅。
以至于要出手的时候,即便与王戈关系莫逆的宗师张诀远在北平,那姓南的姑娘也在青州,他依然要调动几位宗师高手和大量大内高手出动。
相比起王戈的实力,他的意图更让人看不清楚。
如果不是道衍的身体已经病入膏肓,知道撑不了多久的话,他其实本不想现在就动王戈,因为现在未知的变数太大了。
可正因为如此,他才必须要在自己死前把这件事做了,而且是趁皇帝不在京城的时候。
他要试探出王戈的真实手段,和真实的意图,只要试探出来了,哪怕是未能动得了王戈,回头也依然有太子朱高炽和皇上来安抚——这件事只是他道衍的自作主张而已。
这个真实意图,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也不打算告诉任何人。
第四百八十五章 吃的是皇粮
第四百八十五章吃的是皇粮
“教武堂”虽说名义上是礼部下属的机构,不过因其特殊性,其所在倒是和礼部衙门不挨边,反而是跟兵部的校场离得比较近。
给“教武堂”供奉、讲师准备的屋舍,都是原本的官舍,专门做过一番整修安置。
特别是“斩魔剑仙”妙虚子和薛家老祖薛良住的地方,虽然并不算多大,但里面的家具、摆饰都算得上是名贵,下人也配得很全,至少在规格上,对这两位大宗师,没什么慢待的地方。
此时,妙虚子正与薛良于一凉亭中坐而对弈,旁边置着果盘、茶盘,但并无任何下人伺候,显然是被两人刻意屏退,否则不说朝廷安排的仆从、下人,就是两人自己的弟子、族人也有不少跟随来京,不存在没人伺候的情况。
“这老和尚的意思……是对付王戈?”薛良手里捻着颗棋子,半天没有落下,显然心思并不在棋局之上。
他对面的妙虚子表情冷漠:“老和尚要对付王戈,有什么好奇怪的么?”
自从几年前在王戈的各种手段逼迫之下,妙虚子和薛良不得不舍下门派、家族前往京城,进这所谓“教武堂”坐镇后,进入“教武堂”挂名的江湖高手已是越来越多。
不仅有少林方丈悟真大师、高僧妙轼,昙元寺方丈智海大师这种本就和道衍、朱棣关系亲近的宗师高手,甚至“四海镖局”秦天白、江南彭青翝这两位老牌大宗师,也接受了朝廷的邀请,往京城“教武堂”坐镇过。
渐渐的,被邀请往“教武堂”的,除了宗师高手外,还有几乎所有名门大派位列地榜前列的超一流高手和一流高手。短的请驻五六天,长的待一两个月,甚至有的直接入了某些衙门,吃了官家的饭,成了“大人”。
这样的整体大环境下,武盟、正道中人认为进京城“教武堂”,是一种官家对其武学造诣的认可,甚至算是一种荣誉,而不再像以前一般,单纯地觉得是被朝廷“收买”,是成了朝廷“走狗”。
于是最开始十分反感、百般不愿的妙虚子和薛良,在京城住久了,也慢慢没了那般抵触之情。而且京城毕竟是整个大明的政治中心,是最繁华的几座城市之一,有他们两位大宗师坐镇,不论是峨嵋派还是薛家的旁支生意,都很快发展了起来,而且还发展得不错。
原本“教武堂”只是规定宗师每年坐镇三个月即可,而且也只是象征性地“坐镇”,并不会强迫他们做什么。但最近这几年,妙虚子和薛良,基本上可以说是在京城长住了,只是偶尔回峨眉或薛家。
而且他们也不再是被“强迫”来象征性“坐镇”的身份,而成了真正开始为“教武堂”做事的“供奉”。
他们会这般做,自然是因为如此做对他们自己,对他们的门派、家族要更有利。
在没有“投靠朝廷、甘当鹰犬”的名声压力下,他们有什么选择自然不用多说。
不过即便是偶尔会为朝廷效力,这些江湖宗师,还是有着极高的“警惕性”,生怕就被朝廷给算计了。
薛良皱眉道:“老和尚是不是想要‘借刀杀人’?真的对付了王戈,兴国公回来后,凭他和王戈的交情,还有一贯的行事风格,怕是会兴师问罪来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