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何故叹气?”
李贞又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缓缓道:“都说世家无情,我原本还不如何相信,但是现在看来……”
郑智华轻笑道:“呵,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世家以整体利益为重,在我们得势的时候,自然可以横着走,但是在危难之际,弃车保帅,未免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算了,我和你说这些干什么?”李贞摇摇头:“不过,你不用担心,本王并没有打算这样做——当然,犯罪的肯定是要接受法律的制裁的,这点是必须的。”
“这点完全没有我问题,不过殿下准备怎处置我们这些没有犯罪的?”
“分家。”
“分家?”郑智华一怔,继而面色大变:“殿下的意思是,准备将世家拆分开来?”
“没错,本王就是这个意思。”李贞看了郑智华,轻笑道:“世家之所以成为大唐的威胁,是因为世家是一个整体,但如果将世家拆分开来的话,这个威胁自然就不会存在了——怎么样?本王这个方法,可比杀人可要仁慈多了吧?”
“是啊,但是老头子宁可殿下杀几个人。”郑智华愣怔半天,才苦笑道:“殿下这是打算从根子上,将世家给一举拔出啊——之前一直听说殿下很少用杀人的方法解决问题,您更喜欢用软刀子杀人,原本老头子我还是不信的,但是现在看来,这软刀子果然要比硬刀子杀人更不见血。被杀的人不但不会记恨殿下,反而还会感激殿下给了一条活路,这一招果然高明,老头子活了几十年,这样的招数也很少见到,佩服佩服。”
“哈哈哈……过奖过奖。”
第六十六章 世家的未来(2)
第六十六章世家的未来(2)
“这个方法,你觉得如何?”打了个哈哈,李贞将话题转了回来:“当然了,就算你不答应也是不行的,因为有关于世家的处置方法,本王已经上呈给父皇了。相信过几天,相关的诏令就会下达了,到时候就算你们想要反对,也绝对打大不过朝廷的法度去——因为这个条例是以法律的形式发下去的,不光是你们世家,只要家中人口超过十人的家族,都要分出去……”
“呵呵……殿下误会了,老头子并没有说不答应……只是……”郑智华脸上苦笑,心中更是苦涩的难以自已:“只是可叹传承几千年,历代先贤都没有找到解决方法的氏族制度,竟然被殿下您给找到了解决方法。更可怜,几千年的传承,竟然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绝,也不知道等到了下面见了老祖宗,我们又该如何解释?实在是愧对列祖列宗啊。”
“氏族制度只是害人的东西,废了更好,有什么可愧疚的?”李贞不耐烦道:“按照你们氏族所犯的罪行,就算判你们十次死刑也够了,本王好歹还给你们留了一条命,你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对于氏族制度,李贞可谓从来就没有掩饰过自己的厌恶。
说起来,氏族阶级最早可以追溯到炎黄二帝时期。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阶级对于文明的传承是有好处的——各大氏族在汇聚在黄帝的旗下,被赋予姓氏,为华夏文明开疆拓土,从黄河流域不断向外扩张,传播华夏文明的种子,是华夏文明传播的先锋军。
奉天子之命,牧守一方者,可封王侯;教化当地土著,传播华夏文明,诸侯时代便是由这些氏族开启。
经过千年的发展,东夷成了今天的齐鲁大地,南蛮成了现在的岭南,西戎成了关中雍凉,北狄也成为了幽州之地。就连更北方的北胡,也在十年前成了突厥都护府,被大唐收入囊肿——而这些都是氏族的功劳,这点不可置疑,也不容改变。
然而,人是会变的,氏族当然也是会变的,尤其是在经过了千年时间沧海桑田之后,氏族更是彻底的变了味。
在华夏文明开拓到了极致,古典时代已经发展到巅峰之后,他们的性质就彻底变了,不再是华夏文明传播的催化剂,而是变成了阻碍华夏文明成长的毒瘤——北方有严寒的大草原,西边的漫漫黄沙和抬头不见天的高原山地,东边是茫茫无际的大海,南方有十万大山和无尽丛林拦路,烟瘴肆虐,野人众多,纵观天下,除了被访者之外,整个华夏再也没有了敌手。
随着当年草根起家的刘邦得了天下,天子再也不是氏族们遥望不可及的存在,天子权威跌落谷底。
他们开始将目光定格到了他们认为的‘天下’上,将目光放到了内斗上,开始在内部争霸天下,彻底的失去了继续向外扩张的野心,再也没有了千年前他们的先祖为天子牧守四方,教化蛮夷,在远古丛林中披荆斩棘的大勇气和大毅力。
氏族慢慢的变成了世家,各大世家为了利益斗的你死我活,对外把持朝政,断绝了寒门的进身之阶,对内笑里藏刀,表面笑嘻嘻,背后捅刀子,互相拖后腿……在一次又一次的内斗中,不断的消耗着王朝气运,最终将一个王朝给搞得彻底崩盘。然后他们就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背离奉养他们的王朝,甚至亲自出手,将这个王朝推入深渊。而他们则可以重新挑选一个代言人,开创新王朝,继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这就是世家千年来的生存方式,也是‘只有千年世家,没有千年王朝’这个说法的最终解释。
王朝没了,换一个统治者就是了,至于百姓们的死活——那又关我们什么事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