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十字_月影梧桐【完结】(1350)

  苏联人新出的IS-1\IS-2对部队还有一定威胁,但豪塞尔也不是没有应对之道,他手里还捏着4个装备虎2坦克的重装甲营——雷神之锤集团军的投入时间拖到了5月下旬,虎2坦克重装甲营装备数量达到了8个——豪塞尔集群拿了4个,霍特元帅拿了1个,古德里安拿了3个。豪塞尔相信国内一定有比虎2更好的坦克在准备,因为他亲口听人说起过还有顶级虎王的存在。

  让他满意的不仅有这么多坦克,更满意的是全搭载半履带装甲车前进的装甲掷弹兵和装甲炮兵们,这赋予了全师无与伦比的机动力,为保障如此庞大的机械化装备运转,整个师还配备了3000多辆欧洲标准卡车。

  德国陆军以前标配的军用卡车是欧宝闪电,在西欧闪击战时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北非依然有不俗表现。但在东线,欧宝闪电遇到了标准化道路通行力不足的问题,其标称载重虽号称2.5吨甚至3吨,但实际上在恶劣道路情况下需要打折。总体而言表现还算不错,比梅赛德斯、博格沃德、NSU的卡车都要好。但装备最怕人比人,在缴获美制通用GMC十轮大卡后,军备部逐渐对欧宝产生了不满,于是便下令在欧宝闪电基础上结合美军技术生产新卡车——代号欧洲标准卡车。

  经过3个月设计,新卡车很快定型,为照顾零件通用性,车头与欧宝现有车头基本一致,但底盘、传动都进行了更换,实际上与美国货一模一样。换而言之是欧宝的脑袋加美国十轮大卡的身子。当然德国设计师没有简单照搬照抄,他们把美国GMC270型汽油发动机换成了MAN公司的247GL型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从104匹马力升级到116匹。

  这款发动机研制成功好几年了,最初准备使用在轮式装甲车上,更早还有1038GL发动机(190匹马力)准备使用在2号坦克上,但一直以来德国受限于原油不足,合成燃料只出汽油,而把柴油全供应海军的结果就是陆军中很难看到柴油机。

  自从拿下中东后,德国石油供应情况大为好转,合成燃料工厂的生产都慢慢减少甚至终止,节约下来的煤炭全投入了发电——由于超级炸弹项目的存在,第三帝国耗电量急剧增长。

  与日本物资贸易展开后,大量天然橡胶输入(这是日本用于贸易的第二大拳头产品,第一大是金银),原本消耗原油合成人工橡胶也变得没有必要,天然橡胶不但更便宜而且耐用性更强,这部分燃油消耗继续减少,甚至连坦克都开始转变原本硬邦邦的钢制轮,开始使用部分橡胶产品。

  柴油供应大为好转才有T-34底盘车辆大量服役的情况,但新问题又开始出现,由于海军的柴油耗费量也保持稳定——英加航线屡屡被主力航母编队打断,潜艇想破交都找不到人,除S艇们和新型的XXI潜艇出出风头外,很多老旧潜艇都开始趴窝。意想不到的新局面产生了——汽油、柴油消耗不平衡,国内居然出现柴油囤积的局面。浪费是舍不得的,为有效配比,只能减少汽油消耗加大柴油消耗,于是柴油卡车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霍夫曼同意这种灵活变通的思路,于是便诞生了德国(欧洲)标准卡车,这种卡车在恶劣路况下标准运输量3吨,在公路或其他通行状态良好的地面上可轻松实现5-6吨的载重量。这次1944型换装过程中,不但重装备全部换成新型号,标准卡车也全面上市。

  党卫军主力装甲师率先完成1944型编制换装并不是毫无争议,毕竟上次1943型换装时是党卫军和国防军各半,但在霍夫曼的坚持之下,各方面最终通过了,第一批换装的9个装甲师中有7个是党卫军师,另外两个名额给了飞行堡垒和装甲教导师,接下去才是对国防军大规模换装。

  豪塞尔对此心知肚明:大战在即,有新坦克供应肯定要优先保障原单位补充,其他装甲师忙于作战恐怕一时半会也腾不出手换装。而时间先后不正是充分说明国防军对党卫军这么多年来的牺牲和战功予以的认可么?虽然也有人提出如果部队都按照1944型换装,财政和国力根本无法承受的,但他努力不去想这些事。

  元首曾信心百倍地喊出口号:“美国士兵的生活条件是世界一流的,德国士兵的装备条件是世界一流的”,豪塞尔对此深信不疑,只要元首说的就一定能做到,再说,元首也没说全部换装啊……

  第101章 苏维埃反击战(5)

  1944编制的装甲师耗资不菲的原因除地面上的钢铁丛林外,头顶时不时掠过的Fw-190F型攻击机也是原因之一,因为这些飞机严格说起来也是装甲师的组成部分。1944型与1943型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空地一体化,给每师36架对地攻击机的指挥权,编制补给仍隶属于空军,但作战上这些飞机直属于地面部队指挥,由集团军调配,并把指挥权下放归于师指挥部管辖,有关费用也由陆军承担。

  虽然德军利用闪电战打出了赫赫威名,实际配合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无非敌人更烂、更弱不禁风所以看上去才战果辉煌。但战争进入第5个年头后,就算最蠢笨的敌人也开始学习并寻求应对之法,红军同样采用相应战术。最常见就是利用小规模兵力进行快速反击——出动坦克、坦克歼击车和伊尔2强击机协同配合作战。

  每次规模不是很大,也就是营级,最高不过旅级(相对于德国团),但造成的损失却不小,为了应对越来越难多的虎式坦克,红军不但开发了T-34/85、IS-1、IS-2,还把Su-85M,Su-100等坦克歼击车提前释放了出来,一反常态地开始走精兵化反击路线。当然这种路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来红军这种精锐装备数量不多,拉不起太大规模,二来能熟练掌握这种战术的优秀部队也不多,快速反击不是谁都能学会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