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十字_月影梧桐【完结】(1351)

  但这套战术却给德国编制庞大的装甲师或一直引以为傲的重装甲营造成了极大困挠,等遭到袭击的地面部队手忙脚乱召唤空军前来支援时,除非正好在附近,否则每次都会被敌军逃脱。德军也尝试了配备自行防空车的应对办法,但这样活动起来就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如果要完全防住,靠防空车完全是不经济的,本来装甲力量规模就非常大,再配备大量防空车肯定玩不转。

  下面把这问题提交上来,经过多次讨论并经霍夫曼亲自拍板决定:地面部队配直属对地攻击机,在戈林时代根本不可想象,但元首身兼三军总司令后就是一句话的事。

  最初对地攻击机有过选型,Hs-129、Ju-87G、Ha-329(见本书同人架空)都曾进行过考虑,但后来没选择其中任何一种,而选中了Fw-190对地支援型。因为军备部经过综合分析和判断,由于Ta-152和Do-412的快速量产,Fw-190开始多余,特别是早期的Fw-190A(1-6)系列已不足以承担空优作战任务,数量却还不少,在处理给盟国一大批后依然超过2000多架,在这种情况下再单独上马对地攻击机纯属浪费,便主张将这批飞机全部改为F型对地攻击型号(F型和A型在机体上相似)。

  除对地攻击任务外,由战斗机转行而来的Fw-190攻击机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对敌军缺乏战斗机保护的对地攻击机和战术轰炸机进行战斗,即便改成F型对地支援,Fw-190依然还是不错的战斗机,对付伊尔2或轻型轰炸机绰绰有余。

  该选择最初让人愕然,但仔细斟酌后却不无道理:红军加大伊尔2配备是为了弥补其孱弱的反装甲能力,德军并不需要过分强调这种能力,单凭坦克性能和数量就足以碾压对方,配备对地攻击机的目的一是协同快速侦查,二是防止敌军攻击机攻击本方坦克,Fw-190F不但能够胜任这项工作,还节约了大批经费,何乐而不为?

  在内部演示时,该战术取得了良好效果,就在陆军高层以为元首要由此建立陆军航空兵时,霍夫曼却哈哈大笑:“陆航是要组建,却不是这种飞机,我们有全新的装备。”

  很快一批军政要人包括豪塞尔在内看到了新装备:Fa-223龙式直升机。

  这款飞机从30年代末期便在福克博士推动下开始研制,到42年时已生产预生产型进行试飞,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技术指标在世界各国中是一流的,超过了美军U-6试验性直升机的能力:升限超过7500米,载重量超过2000公斤,巡航速度200公里/小时。

  军备部对该机进行了大量试验,比如吊运75mm反坦克炮,为山地部队运送弹药和补给。一个山地炮兵连所有的75mm反坦克炮只要一架Fa-223就能从山谷运送到2000米高的作战区域,而弹药和补给也只需要一架Fa-223就能完成任务。如用骡子运输,没有40~50头根本不行,而时间更是漫长。

  这并不是Fa-223的极限,在一次试飞中还吊运重达1.3吨的BMW801发动机系统飞行了30多公里。

  霍夫曼肯定了工程师们的努力,但认为他们的眼光太局限了,为什么直升机只承担运输职能而不承担攻击职能?在其推动下,攻击型Fa-423直升机运用而生,在重要部分加装了16mm厚钢板用于强化装甲特性并换装新发动机。说是新发动机,其实也是成熟产品——从Bf-219上拆下来的14缸星型气冷BMW701发动机(即荣21德国生产型),在580公斤基础上最大能产生1250匹马力,不但功效比胜过原来使用的9缸气冷发动机BMW 323A(1000匹马力,550公斤重),而且直径更小,整架直升机看上去非常紧凑。

  1943年底,著名女飞行员汉娜·莱契在高层面前表演了霍夫曼提出的用武装直升机进行“树梢攻击”的构想:Fa-423腾空而起,先用携带的16发对地火箭弹攻击覆盖整片阵地,然后用机体两侧的MG213机炮(同样是现成产品)进行了肆无忌惮的扫射攻击,装备钨芯穿甲弹时,无论德、苏、美任何一种现役坦克,攻顶都可以成功,至于人体就是一扫一片。如果有坦克试图加厚顶部也没关系,还有MK213机炮(30mm转膛炮)在后面等着。除自行防空火炮,一般高射机枪奈何不了这种武装装甲直升机什么。

  表演完毕后,霍夫曼鬼使神差来了一句:“我看还可以挂线导火箭,不用Hs-393那么重——那是对付主力舰的,对付不过几十吨的坦克用150公斤的轻量化导弹足矣,一发下去一辆重型坦克就要完蛋,一架直升机我看挂2枚没什么问题。”

  这次展示轰动了高层,元首仿佛亲手揭开了未来战争的新模式:先是空军战斗机全数起飞,争夺战场空域制空权,然后就是铺天盖日的武装直升机升空,用火力覆盖敌军重装备和火力阵地,然后坦克一冲就完事了,发现有打不过的永备火力点或者硬装备,再招呼直升机来两颗灵巧炸弹……

  直升机不仅造价低廉(比虎式便宜得多),还不用复杂的跑道,有块平地就能飞,极大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难怪元首总念叨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大家终于感觉战争进入了三维时代。

  所有人都相信,一旦这种Fa-423攻击直升机成熟再搭配德国地面部队的装甲优势,相信用不着全部换装1944型装甲师,再给国防军换装10个左右就可以胜利结束战争。

  豪塞尔当时也在现场,不但被盛大的场面震撼,更深切地佩服元首的洞察力和预见力,对方在他心目中就是全能和先知,不仅懂政治,还懂经济;不仅懂战略,而且懂装备,甚至可以和科学家们探讨先进技术,他通过秘密渠道看过元首在佩内明德基地上的讲话摘要,为那一句“德意志未来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总结发言而心驰神往。更重要的是,元首不是夸夸其谈,治国打仗乃至与搞阴谋诡计,没人是他的对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