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塞林元帅出任地中海-非洲联合战区司令官(重点包括德属东、西非和马达加斯加)并分管第2、第12航空队;博克元帅出任印度洋-中东联合战区司令官(涵盖土耳其)后,元首的奥地利老乡,亚历山大·勒尔大将分管配属的第10航空队,并在博克元帅“养病”期间代理战区司令官职务——勒尔大将和凯塞林元帅一样,属于陆、空军都玩得很溜的人物。
龙德施泰德元帅出任司令官的北大西洋-西欧联合战区是西线空军重中之重,一共拥有4个航空队,原西线空军司令于尔根·施通普夫分管第3、第5、第8、第11航空队,其中第3航空队在法国方向,第5航空队在荷兰、比利时一线,第8航空队在西葡一线,第11航空队主要是亚速尔、佛得角和加那利群岛等北大西洋岛屿,由于第11航空队位置特别重要,霍夫曼亲自交代由空军上将京特·科尔滕单独负责(历史上担任空军总参谋长,在720事件中替元首挡了炸弹被炸死)。
本来西欧还包括驻扎在北欧挪威方向的第9航空队,但在海豹战役的关键时刻,第9航空队和帝国航空队由最高统帅部直辖,该航空队由阿尔弗雷德·科勒大将分管,帝国航空队及附属训练航空队由耶顺内克大将分管。
勃洛姆堡元帅出任司令官的东欧战区和曼施坦因元帅担任司令官的东方联合战区航空队均由原东线空军总司令格赖姆分管。因这几年的战功,空军格赖姆大将、陆军莫德尔大将、海军马沙尔大将同批晋升元帅,晋升令已正式下达,但晋升仪式因战事激烈将推迟到6月末进行。格赖姆元帅分管第1、3、4、6、7、10一共6个航空队,占了第三帝国空军力量半壁江山,除第7航空队在东欧一线担任预备队外,其余5个全在东线作战。
第115章 围(10)
在霍夫曼打倒戈林并兼任空军总司令后,德国空军基本组织架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空军司令部与海军、陆军各司令部一样,其职责由最高统帅部吸收,空军总参谋部与原航空部的职能相合并,承担具体的军令、军政事务,但其中生产研发职能交给了军备部。总体而言是精简的大量的机构与人员,特别是极大地减少了行政人员。
同时霍夫曼还砍掉了戈林在位时四处伸手的风格,什么空军装甲旅、空军野战师在过渡期后全部下放给了陆军,配套的警卫力量也大幅度削减,光是这几招就为空军清退了50多万冗员。霍夫曼接手时,空军总人数将近200万,但作战飞机只有8000多架,平均1架飞机需要配置250个人;不到两年,一线作战飞机数目已突破2万,但总人数下降到了120多万人,差不多1架飞机配置60人,如果再算上分流给海军的3000多架现役飞机和近10万人,这数字差不多将近1架飞机配置55人。
虽然霍夫曼认为该数字相对还偏高,历史上二战末期美军陆航差不多是1架飞机配置40余人,而且美军还有大量需众多官兵的重型轰炸机,如果按这个编制计算,德国在1944年末将空军编制调整到3万架/140万人才更合理。
但他也考虑到美军没有强大的地面防空需求,且驻欧美军陆航部队得到英国方面的帮助,便适当放宽了要求,给耶顺内克的指标是3万架/150万人(不含分流海航部分)。当然,鉴于目前战争形势发展比较顺利,他认为可能并不需要再配置这么多部队,但空军还是按该要求在稳步推进。
航空队及所属的航空军区是空军基本战役单元,一般由上将或中将出任航空队司令官,级别相当于陆军集团军级,而分管数个航空队的司令官则通常由大将或元帅军衔出任,地位等同于陆军集团军群司令官级。与陆军撤军扩师的节奏一样,空军也撤销了航空军编制,改为航空队直辖若干个空军联队,于是空军联队从原本的团一级机构变成了师级作战力量。
除空军联队外,航空管辖的航空军区还包括机场作战部队(通讯和高炮)、机场保障部队(补给、后勤、维护)等。一个航空队依据其重要性和配置地域下属若干个空军联队,包括轰炸机联队(KG)、战斗机联队(JG)、夜间战斗机联队(NJG)、运输机联队(CG),本来还更进一步细分为驱逐机联队(ZG)、教导联队(LG)等,但随着空军联队编制规模的提升,这些职能都被陆续吸收一并,以教导联队为例,除耶顺内克分管的训练航空队全部由教导联队组成外,其余航空队均不再单列,而是在每个作战联队中设置一个教导大队。
经过这样的调整,空军联队基本上实现了“五四单位制”:即每个空军联队辖有4个作战大队、1个教导大队,每个大队下面辖有4个中队,每中队下设4个小队,每个小队由3-4架飞机构成——战斗机是4架,分为2个双机结构;重型轰炸机也是4架,但4架为一组;俯冲轰炸机和其他攻击机是3架,以3架为一组。
通常作战任务要求至少以中队(12-16架)编制的规模执行,通常一个联队满编时拥有270-400架左右的飞机(除各中队,大队部、联队部各自还有部分飞机),因此联队长都要求以少将甚至中将军衔出任。当然,理论是理论,实际归实际,基本上没有联队能够满编,能达到90%就视为满编,70%以上就可以承担作战任务,只有低于50%时才考虑补充。
特别是西线空军联队的教导大队,常年孤零零只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人员——因为一旦作战部队出现战损,联队长就想着从教导部队中抽调人员过去顶缺。而德国特有的三级教导机制(航校毕业后先入训练航空队再入东线教导大队最后入西线教导大队)使补充过来的人员并不是新手,在经验上相对已比较成熟,只要稍加适应就能投入一线作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