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个推断,来自于对益州内部形势的清醒认识,刘琮听了之后颔首道:“我军入蜀之后,徐徐推进,绝不能贪功冒进,给某些人以可趁之机。至于会发生些什么,咱们拭目以待即可。”
说话间,舱外“噼啪”声接连响起。原来峡区山高谷深、蒸郁不散的湿气,沿山坡冉冉上升,有时形成浮云细雨,云雾之中,有时化作滚滚乌云,有时变成茫茫白雾。听这声音,似乎是一场急雨突然而至。
“只怕刘季玉没想到吾会亲自领军前来。”刘琮起身,来到舱门之前。抬眼望去,见雨势颇大,值守在船头的将士们身上的铠甲,被雨水冲得发亮。棕色的牛皮、玄色的甲叶在昏暗的天色中,散发着幽幽的光芒。
法正也来到刘琮身旁,对他说道:“黄权等人,定会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即便是庞羲等将,想来对将军亲至,也会心怀戒惧。”
“随他们去猜疑吧,反正此次出兵,吾本就是欲取益州的。真若撕破脸,无需遮掩痛痛快快的也好。”刘琮深吸了一口气,望着在雨雾中时隐时现的山峰,对法正说道:“孝直请看,此间风云变幻莫测,可不正如当今天下一般?时势造英雄,英雄也可造时势!”
法正二十出头的年纪,正是胸怀壮志之时,加之他性格中本就有些快意恩仇的任侠之风,此刻听刘琮直抒胸臆,不禁隐隐有些激动。他这种性格,说好听点就是性情中人,难听点就是睚眦必报。性情相投恨不能掏心挖肝,看不对眼则根本懒得虚与委蛇。
船行虽慢,但总算在一直前行,第二天晌午之前船队到了位于大宁河下游的巫县,张绣早得了消息,在渡口迎接。刘琮见他比以前有些发福,忍不住打趣了几句。张绣性子直爽,笑道:“这一年多闲得人发慌,如何会不长肉?现在可好,总算把你们都盼来了!”
他自从与诸葛亮一同领兵入蜀之后,便一直未曾返回荆州,当初叛乱的残余早就被他率兵消灭殆尽,屯驻于巫县等着荆州军入蜀等的他望眼欲穿,如今刘琮亲自领兵前来,让他如何不高兴?
不过虽然率部屯驻于外,荆州军所行的各项新策并没有遗漏。如今张绣所部除了宣政郎之外,亦专门设立了军学。军学中不仅有军中的中下级军官,还有一些益州大族子弟。
对于刘琮出兵益州的目的,张绣也是知道的。将刘琮等人迎入城内之后,张绣便请众人至堂上叙话。
“巴东郡内,只有五城,除了巫县,便是朐忍、羊渠、汉丰以及离此不远的永安。如今朐忍所驻人马,乃是李异所部益州兵三千余。”张绣对堂上众人说道:“而我军现在已基本控制了永安,李异虽然对此不满,却也拿我军没办法。”
刘琮微微颔首,这些情况他此前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对目前的形势才更为关注。
说起当下,张绣便皱眉道:“前者李异亲自来巫县,名为拜访,实则欲观我军虚实。我看此人对我军颇有些敌意,若是将军领兵往朐忍,恐怕他会对将军不利。”
“这倒不会。”刘琮很肯定的说道:“纵然他不服刘季玉约束,也当不会行螳臂挡车之举。小心谨慎是没错,但也不必太过紧张。毕竟咱们现在还是刘季玉请来的援军。”说到这里,刘琮嘴角微翘,似乎是在自嘲。
贾诩也很赞同刘琮的看法,点头对张绣说道:“李异即便对我军怀有敌意,也不可能擅作主张。老夫倒觉得,他也未必就有多少忠心护主之念。此人既出自于益州大族,必不为庞羲等东州兵所容。值此形势之下,他也会为自己所考虑。”
听刘琮和贾诩都这么说,张绣便没了顾虑,转而对刘琮问道:“那么将军还是要走水路,过朐忍、羊渠?之前甘将军领兵往羊渠,到现在已经数十日,却未有消息传回……”
刘琮眯了眯双眼,甘宁所领前锋部队目前的位置尚未确定,不过甘宁本就是益州人士,想来不至于遭到什么不测,如今没有消息传回来,有可能是送信的斥候在路上耽搁,也有可能是进展太快,以至于斥候来不及向巫县这边汇报。
不过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对于刘琮来说都一样,他只能率领主力继续沿江逆流而上,到羊渠之后再决定转陆路往安汉继而北上阆中,或是干脆直奔江阳后,再转向北上。
张绣所部如今分成了两部分,驻扎在巫县的有三千五百余人,而在永安还有一千七百余。对于他这部分人马,刘琮也是要用的。这批人马最远打到了江阳,又在巫县近两年,早已对益州非常适应和熟悉,加上其中不少人来自于益州本地,还有些当地大族子弟在军中任职,使用好的话,无异于如虎添翼。
对此张绣固然是求之不得,不过他隐隐有些担心,若是军中的益州人将来反叛,那就不好了。
“前路之上除了李异,还有个庞乐,此人也是益州本地出身,不知目前在何处?”刘琮的目光在地图上顺着长江望去,对张绣说道。
张绣稍一思忖,回道:“听说他已领兵往临江而去,估计如今也快到了。”
这两个人虽然在原本的历史上并无多少名气,但他们所占据的地方却是要害,好在刘琮现在是打着援军的旗号,否则千辛万苦的逆流而上,结果被人挡在江中进退不得,那就闹大笑话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