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植敛起笑容,问道:“明日之后,老夫便要撤回全军返回蓟县,贤侄如何计划?”
你老人家还真是雷厉风行,连休整都舍不得时间。
我忖度了片刻,缓缓答道:“此去辽东,必要率众以立威,因此……小侄须等步军赶来,再开进辽东,卢叔您看是否恰当?”
“谨慎些也好,”他点了点头,“你先在土垠城做些休整,待兵力合一之后先收回辽西,再取昌黎吧。”
“辽西?昌黎?”我有些缓不过劲来。
“有什么不妥?年轻人还需稳住心神,”卢植语重心长地勉励我,“大汉之土要一点一点地收回,不能急于求成。”
“是是是。”我小鸡啄米般点头,心中却大叫失策:只不过打了半天的仗,我就把幽州行政区划给忘得干干净净了,竟然以为土垠之后直接就是辽东了……
凭借出众的耳力,我隐约听到身后的程昱嘿嘿冷笑——这大叔估计已经习惯了吧?
“贤侄持节讨逆,权限甚广,”卢植单手抚须,谆谆告诫,“公孙度盘踞有辽东、辽东属国、辽西、乐浪、玄菟共四郡一属国,幽北相距京畿,山高路远信息难通,贤侄退贼复土之后,应当选擢贤能良才暂行郡守之职,用以安抚军民,万万不可懈怠。”
我心头大亮,急忙应允:“卢叔教诲,小侄谨记于心,必使边塞之民亦能感受陛下之恩。”卢植这番话,根本就是在暗示我……山高皇帝远,你打下地盘就自己任命官员吧!
我岂能不欣喜?
等我开始品尝菜肴的时候,饭桌上已经没有多少热气了。
但胸中火热的我丝毫不觉得难以下咽,反而一口饭一口酒,满腹都是熏熏暖意。
-
第二日一早,我与公孙瓒恭送卢植大军返回幽南。
“伯珪有何打算?”我目送着大部队浩浩荡荡分批渡过鲍丘水。卢植虽然治军严厉,但待下并不绝情,专门腾出车辆驮马将近万尸身运回幽南,速度自然不快。
只是这七月下旬,烈日当头,我担心这些尸体会迅速变质腐烂啊。
公孙瓒奇道:“昨日宴上不是说了么,我们先在无垠稍作休整,待步军到后,再齐力收复辽西。”
我招来庞淯:“李典有动身的消息么?”
庞淯果断摇头:“若有消息,属下自然会立刻禀告。”
我蹙了蹙眉,喃喃道:“从蓟县到土垠,徒步至少也得行军四天吧?”
公孙瓒颔首:“差不多四百里路,全速行军的话勉强能到。”
“到达土垠,势必还要让步军歇息,如此便给了公孙康重整旗鼓的机会啊。”我愈发纠结。一方面自己兵力的确略显不足,继续生力军补充,另一方面又不能给敌军喘息的时间,确实让人为难。
“公孙度既死,辽西又是新失,吏民未必便心服,”程昱从不远处缓缓走来,“将军持节讨逆,占尽天理道义,为何不传檄辽西,观看各县反应?”
我还没回答,公孙瓒已经拍手叫好:“还是先生思虑深远,我等武夫真是惭愧。”
别把我跟你混为一谈啊伯珪!
“辽西共有几个县?”我认同了这个建议,而后开始讨论细节。
“虽然只有五座县城,四座都在塞内,距离土垠也只有一二百里,只有治所阳乐城却远在塞外,距离土垠约有八九百里。”公孙瓒讲解县城的分布情况。
我在心中骂骂咧咧起来:近千里路程?这行政划分也太不科学了,治所放在塞外,又距离其他各城千里之遥,根本不利于防御外敌吧?!
“好,”我迅速做了决定,“我军先去土垠休整,而后派人传檄辽西!”
65 传檄辽西
半路中我们遇到了从土垠城撤回的三千州兵们。
通过简短的交谈,我得知了敌情:尽管在撤退时遭遇阎柔的追击,残余敌军的大致数量仍然不下三万,而目前土垠城中的驻军也不过还有三千出头。
对方没有凭借着巨大的实力差距强攻土垠这座孤城,显然是受到主帅阵亡的影响,军中士气低落无心恋战,只能匆匆撤退。
我松了口气:三万左右的敌军,大部还是步卒,我这一万六七的骑兵大队完全可以应对了。唯一需要担心的还是乌桓的立场问题。
我和公孙瓒并驱而行:“伯珪家在幽北,和乌桓部落间难道没有交情?”
“实不相瞒,在幽州要成大事,肯定绕不过乌桓,”公孙瓒毫不掩饰地承认,“就连属下招来的这些轻骑中至少有千人是乌桓族人。”
我忍不住吹了声口哨:“我能问一个问题吗?”
“大人请讲。”
“这里汉人与乌桓等胡人相比,谁更强势?”
公孙瓒沉吟半晌,露出一个苦笑:“这个……汉人奇谋多智,占尽机巧之利,若能戮力一心,乌桓纵然加倍,又如何能比?”
我如何听不出他的话中之义:“幽北汉人……还是弱吗?”
公孙瓒只能点头:“单论勇武血性而言,我汉人还是略逊一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