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货不是马超_真狼魂【完结】(981)

  这时白发的纸条递了过来,上面将三个人都评了一番。

  “软雨(音),恃才而傲,有节操。

  孟达,心直多疑,恐难从一而终。

  法正,才略盖绝,然随心而喜,非其主则难御。”

  我寻思了片刻,做出了决定:“孟达,你既有军略,便先去魏郡做个都尉,帮助张杨带兵吧?”

  “谢凉公!”孟达躬身道谢,看不出有什么不满。

  “法正么……”我顿了一顿,“你给我做个随行参谋吧,让我再看看你的才能。”

  “随行参谋?”法正点了点头,也是一揖到地,“多谢凉公。”

  “彦方先生、子豪兄,这次科举从选拔的人员来看,我已经十分满意了,两位都辛苦了。”我朝两位连日奔波的属下致谢,“我的意思是,这种形式的考试每年都不妨举办一次,为国家选拔一些年轻的才俊,毕竟现在形势相当有利,所辖郡县也足够我们安排大量的新人,你们觉得呢?”

  “主公英明!”王烈高举双手表示赞同,“若能将此项制度长期以往地贯彻下去,不愁海内各地的贤才不来依附主公。”

  淳于壮也怒拍我的马屁。

  对于他们的表现,我当然不会意外,公务员招考向来是个重要性、猫腻油水都极重的大事件,就算从私心来讲,王烈也不希望自己只是个德高望重但有名无实的老臣。

  “第一年相当成功,今后,彦方先生要继续在报考和招录的程序上完善细节,在考试与批阅的时候要加大保密措施,决不能让我们的科举成为第二个察举制。”我做了最后的总结与强调,“人才选录是为政之基,如果在哪一步有人徇私舞弊,我不介意杀鸡儆猴。”

  王烈与淳于壮均是直起身子,肃然应是。

  “主公如此看重人才招纳,乃是为天下人之度量!”王烈还没忘记在怒拍我一记马屁。

  -

  接待完这批新纳入的属下之后,我分别与贾诩和卫觊进行了短暂的谈话,并在晚上召集了核心文臣进行半公半私的座谈。

  “首先,再次祝贺主公大获全胜!”贾诩笑呵呵地建议。

  厅中众人无不发出愉快笑声。

  我却对他的这个称谓有些不适应:“文和先生,你怎么……”作为我的岳父,贾诩从来没有称呼过我“主公”啊……

  他朝我摆了摆手,淡然一笑。

  于是我不再追问,转而说道:“此战大获全胜,固然有我和诸位将士在前线拼杀的功劳,但为我们坐镇洛阳、提供粮草、确保后方安全的诸位同样功不可没!”

  “这些都是本职工作,不值得称赞。”程昱却不领情,耸肩说道。

  “本职工作做得好,同样也是功绩。”我也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朝卫觊招了招手,“伯儒,把你草拟的文书给大家读一读。”

  “诺。”卫觊从袖子中掏出了一卷竹简,向四下扫了一眼,清了清嗓子。

  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我此时突然宣布什么玩意,但气氛却忽然紧张了起来。

  “文武君臣一心,三军将士用命,故我方得以两战大胜袁绍。为表彰有功文武,经研究讨论,拟决定对有功者升赏如下……”卫觊不紧不慢地开口。

  “司隶治中从事王烈,主持科举选拔俊才有功,封安德侯,千户……”

  并没参与之前讨论的王烈显然一呆。

  “河南太守程昱,守土督粮有功,封卫侯,八百户。”

  同样没有参与讨论的程昱嘴角一咧,刚想说句什么来反驳一下,被我用严厉的目光逼退了回去。

  “司隶校尉贾诩,辅佐谋划有功,封宣威侯,八百户。

  凉州刺史庞柔,治民为政有功,封显亲侯,五百户。”

  (注:以上封侯者的名号,皆是按照籍贯地名而取。)

  “凉州从事赵歧,辅佐庞柔安民有功,封关内侯,三百户。

  兵曹从事韩暨,征募青壮有功,封关内侯,三百户。

  簿曹从事卫觊,前后操持有功,封关内侯,三百户。

  兖州刺史张辽及少将高顺、上尉黄东,退敌有功,并封关内侯,三百户。

  河东太守梁山、河内太守李典、少将褚燕、甘宁,攻略上党有功,并封关内侯,三百户。

  少将吕布、杨奉、秦阵、拓拔野,力战袁军有功,录其前后功,并封关内侯,三百户。

  京兆太守邴原,抚民有功,封关内侯,两百户。

  魏郡太守张杨、赵国相张郃,并封关内侯,两百户。

  参军荀攸、参谋戏君,谋划有功,并封关内侯,百户。

  少尉黄忠,杀敌将牵招有功,升中尉,赏金十斤。

  其余有功将士,各有赏赐。”

  “主公,此事不妥,”王烈首先提出了反对意见,“主公或许不太了解,非王者不能赐侯……但伯儒你也不知道吗?”

  卫觊正要解释,我笑着挥手:“彦方先生,那我先称王如何?”

  “称王……”王烈还没回答,这边程昱已经摇起了头,“这事还是稍缓一下吧?而封侯对现在的我们也没有太多的意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