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吾血吾土_范稳【完结】(107)

  赵广陵在参与编写那本《保山地区文史资 料^抗战专辑》时,曾在松山、龙陵、腾冲的旧战 场上做过广泛的田野调查。在松山脚下一户农 家的火塘边,有个农民说,我家还有件日本鬼子 的东西,你看看是什么。他拿出他爷爷用来当 揩脚布的一块絹面绣,说他爷爷上山打柴时把 脚摔断了,便认定是这块日本人的破布引起的。 但农村人家,什么东西都舍不得丢。赵广陵便 拎了瓶一块二的老白干,从那农民手里将它换 来了。赵广陵从军生涯中就只抓了秋吉夫三一 个俘虏,因此对这个名字印象深刻。神奇的是还 让他碰上了这条“千人针”,冥冥之中真是有神安 排。赵广陵还记得他在重庆受训时,著名的国学 大师马一浮先生曾经写过一首嘲讽日军“千人 针”的长诗,曾在陪都名动一时,争相传诵:

  众里抽针奉巾悦,不敢人前轻掩诀。 ,施与征夫作兰佩。 ,应有勋名答彼姝。 ,军前壮士喜捐躯。 ,海陆空军皆贵宠。 ,文身只是虾夷种。 ,至今人爱说蓬莱。 ,终化昆明池底灰。

  从秋吉的“千人针”,赵广陵联想到父亲给 自己的“死”字旗,两军对垒的士兵,背后亲人 “拜托”的目光其实都是一样的。

  赵广陵感慨地说:“你真算幸运,找回了自己 亲人的东西。我父亲赠我的‘死’字旗早就烧毁 在松山了。拿着,把你当年的4拜托’带回去吧。” 秋吉夫三已经没有心思询问赵广陵“死” 字旗是什么了,他双手捧过“千人针”,嚅嚅地 问:“真的可以让我带走吗,广陵君?”

  “是你的,你就带走;不是你的,就什么也 别想。”

  秋吉夫三泪水涟涟地深深鞠躬,镜片后面 的目光既有感激,也有不服输。

  28,有拜托的生与死

  所谓“再美好也经不住遗忘,再悲伤也敌不 过时间”,但对老同学、老战友廖志弘,赵广陵却 从不敢忘。他如果有秋吉夫三那样的生活环 境,廖志弘的英魂早就魂归故里了。

  1961年,赵广陵结束了第一次囚徒生活,第 二年便向农场方面请假回家探亲。但那是一次 失败的还乡之旅,他只走到怒江边就被挡回去 了。那天他站在松山对面一座叫老鲁田的大山 上,只能远远眺望松山,想象松山后面的故乡。

  正是在老鲁田大山上的遥望中,赵广陵在 云层里听到了廖志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 忘告乃翁”的临终拜托。他们在松山战场是有 过约定的人,就像用刀在骨头上刻了一句承诺。 但让人汗颜并后悔终生的是,从抗战胜利到内 战,再到十几年隐名埋姓、身陷囹圄的生活,赵 广陵自己都在刀锋上行走,战友的生死嘱托,竟 然慢慢地在脑海里淡化了。那次他本来打算趁 回老家探亲的机会,去一趟畹町的芒撒山,看看 廖志弘战死的地方。悄悄为他点几支烟,献上 一碗酒和米饭。那时他还不敢想到迁坟归宗的 事,谁敢公然为一个国民党军官“招魂”?

  大赦后在松山农场工作,赵广陵时常也会 想起廖志弘,而且随着年龄越大,这种思念就越 多,越深。但连他自己都羞愧不已的是,“文革” 结束了,政治环境宽松太平了,他却竟然没有想 到去做这件让战友魂归故里,让自己内心平静 的大事!是几十年的政治风雨洗白了他当年的 诺言,还是时间冲刷干净了一个人血与火的记 忆?从被迫性的“遗忘”到自然性的“遗忘”,白 发悄然淹没了一个人的生死承诺。

  1987年第一次见到秋吉夫三,他就像一个 每天蹲在安静的院子一角晒太阳喝茶的退休老 叟,忽然被人扔到冰水里再拎起来一样,把所有 的傭懶、妥协、认命、服老、等死一齐浇醒了。这 些老鬼子竟然敢来寻找他们士兵的骨骸,我们 在干什么?这种惊醒、震撼、刺激,在赵广陵心 目中,不亚于再一次听到九一八事变。

  秋吉夫三走后,赵广陵整个儿变了,不再打 麻将,不再和一帮退休老倌抱怨物价上涨而微 薄的退休金永远不涨,不再面对阳光下日渐弯 曲的身影顾影自怜。怀旧潮汐一般地涌来,拍 打着一个孤老头日益飘零的白发;责任感大山 般隆起,日日夜夜雄踞在苍老的胸膛。昨日的 历史还没有老去,就像一群在远处招手的英姿 勃发的年轻人,向一个耄耋老者频频传来他们 激情豪迈的声音。这声音在相隔久远的时空中 稀疏、弱小,时断时续,让人真伪难辨。编辑和 撰写那本“抗战专辑”时,他已经有了些积累,但 那是为政府做的事情,现在他要写自己的书。

  他开始跑图书馆、县志办、市志办,甚至还 背个书包去了一趟省城。他没有去见舒淑文, 也没有去看望老战友周荣。周荣也离休了,住 在城西郊的干休所,这些年他们偶尔有通信,赵 广陵在昆明只跑省图书馆。在那里他同样很失 望,没有找到多少自己需要的东西。他经历的 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就像一条大江一头折进了 群山之中,江山犹在,人却不见其首尾了。

  用了两年的时间,他写成了《第八军松山荡 寇志》。秋吉夫三不是要写他们一一三联队的 战史吗?世界上哪能只有战败军队的战史,却 没有人记述胜利者当年的光荣。洋洋洒洒近三 十万字的书稿,他自己都觉得还有许多不足,资 料有限,笔力笨拙,叙述生涩,词不达意,激情衰 退,灵感枯竭。当年风华正茂、才华横溢时都干 什么去了啊!你不是曾经也算是一个文化人 吗,现在怎么连一句话都写不利落了?这是他 那期间的老大徒伤悲。这些伤悲在孤灯下,在 夕阳中,在笔尖下,在酒醒后,在松山的松涛呜 咽里,在独自面对战友英魂的倾诉中,随处可 见,如枯萎的花瓣般飘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