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恭热血上涌,但转念一想,这样做显得自己出尔反尔,就说:“本帅已将军权授予靖公,此时突然将其收回,似有不妥。另外,也怕他那些旧部不卖力啊。”
刘虎云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大帅是皇上钦定的平南大元帅,统辖诸军,有临机专断之权;而李靖只是大帅府长史,大帅既可授予他军权,也可随时收回,并不违反规制。再说,现在我军军威正盛,不要李靖那些旧部,也能打赢。在这等千载良机面前,大帅何必拘泥于这等细枝末节?”
李孝恭并非没有脑子的人。他虽然想收回兵权,但觉得还是与李靖商议一下为好,否则与李靖弄僵了关系,怕秦王会不高兴——毕竟自己是秦王的人。于是披挂出帐,带刘虎云前往李靖帐中。
“大帅,要想成事,就不要为李靖的说辞所动摇!过了今夜,大帅苦心经营几年的心血,就要结出硕果!功成之后,也记他一笔就是了,又不湮灭他的功劳……”一路上,刘虎云煽风点火,“谏言”不止。
第二部 南平半壁 第三十八章 胜负只在一线间
李靖此时正在灯下细看地图。此图是张宝相东下探察时所绘,标明了江陵城的方位、驻军、地势等,突然见到李孝恭带着刘虎云闯入帐中,赶紧起身相迎。
“靖公,你毕竟上了点岁数,还请早点歇息吧。”李孝恭本来想进帐就直奔主题,但见李靖如此辛劳,只好安慰一下,“这连日奔劳,我小你二十岁,都有些受不住了。”
李靖见李孝恭眼神贼亮,哪里是“受不住了”?又见跟在他身后的刘虎云神色逼人,心头一惊,赶紧道:“大帅,要论辛劳,李靖难及大帅万一,是以扎营之后,请大帅早些歇息,明日好整军攻城。”
李孝恭迟疑了一下:“靖公,你已率军打下头阵,又连败文士弘,我看,就由我乘夜领兵前去袭营为宜。待收拾了文士弘残部,便即刻攻城,料想江陵守军无法抵挡我大唐精锐之师。”
李靖立时明白了:原来是来收兵权的!李靖早知李孝恭心存芥蒂,然而在这节骨眼上,并不知兵的李孝恭如此情急,将使唐军陷入被动,几年心血极易付之东流。于是他对刘虎云道:“刘司马,我有要事向大帅禀陈,还请回避一下。”
刘虎云沉下脸,冷冷地道:“末将只归大帅节制。当此非常之期,末将有护卫大帅之责,除非大帅命末将回避。”
李孝恭倒不想与李靖闹得太僵,就道:“靖公,虎云不是外人。有啥事,请直言。”
李靖强压心中火气,耐心道:“大帅要领兵亲征,是将士们的荣幸。不过,今夜行动,万万不可!我军连日奔袭,已显疲惫,锐气已失。若此时连夜进攻,又不熟地形,恐遭伏击。况且,文士弘虽败,但仍能聚齐两万精锐之士,且背靠江陵,已无退路,急攻必迫使梁军奋力反击。自古楚军剽锐,为守梁都,定然不惜性命。依我浅见,不如休整一夜,待明日梁军分兵守城,再探得薄弱之处进攻,才是上策。”
此时的李孝恭已听不进半点意见,他摆手道:“靖公,我军势如破竹,现梁军只剩些残兵败勇,不足为虑。我既为主帅,当此建功之际,不宜龟缩于帐中,应身先士卒,拿下江陵,以报皇恩!”
李靖暗叹一声,心想:你搬出主帅身份来压我,我的确没有办法了。但他还是说:“大帅一定要率军攻城,最好等到明天再说。我已派虎京潜入江陵城中,劝说萧铣宠臣岑文本,让其劝萧铣归降。如今虎京未归,不知结果如何,仓促进兵,胜负难料啊!”
李孝恭脸色一沉,对李靖的不满顿时集中爆发出来:“李靖,我李孝恭又不是没打过仗,收复开、通二州时,也是真刀真枪打下来的。眼看我军就要平定江陵,你却非要迟留不发,难道你是想等萧铣数十万援军到来后再与之决战吗?如此贻误战机,皇上怪罪下来,你可担当得起!”
李靖心头一凛:“大帅,你是平南主帅、军中之魂,不能有丝毫闪失。真要打,也应由李靖率军前去,不劳大帅亲自督军。”
李孝恭哼了一声,道:“本帅既能授你军权,也可随时收回。这次就不劳你出马了,由我整军进击吧!”
“大帅……”李靖突然跪在地上,抱拳求他。
“不必多言,本帅心意已决,甘当全责!”李孝恭拉下脸,“李靖听令!”
李靖只好道:“末将听令。”
“本帅命你守营,并准备明日入城安民,要办得热闹些。这次,你的旧部都不用去了,由我亲率三万巴蜀军兵前往。就连王府校尉张宝相,都留给你。”李孝恭说罢,伸出右手。
李靖心中五味杂陈,但情势如此,只得捧过令剑,呈给李孝恭。
李孝恭一把抢过龙泉宝剑,生怕李靖再要啰唆,转身拂袖出帐而去。
刘虎云得意地笑了一下,跟着李孝恭出帐。
李靖站起,追了出来,大声道:“大帅,为保安全,末将还是请你带上张宝相吧!”
“不用了。”李孝恭半眼都没瞧他,命令刘虎云,“传我帅令,马上点兵三万,乘船渡江,直捣江陵!若有不听号令者,立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