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记得。自我跟随大汗征战以来,只有这次败得最惨。”
“是唯一的一次。”颉利强调,“以后不准再出现这样的事。”
“汗国在大汗的治下,为史上最强时期,李靖再无这种机会。”
“说得好!”颉利哈哈大笑,“思力,既然李渊有钱了,咱们得去弄点回来。传令:各部人马稍作休整,到南边去弄点过冬的东西回来。”
“大汗,是否也要多带些汉人回来?”
“不要。”颉利眯起眼,“现在草原上汉人太多,又都好吃懒做,浪费我们的食物,很不划算。遇到汉人,让勇士们练练刀,顺手杀了,只要粮食财物。”
“是,大汗。”
坐在牙帐里的颉利可汗,就是当年在马邑被李靖战败的阿史那咄苾。
咄苾登上汗位,多亏了义成公主。
武德二年,始毕可汗病重将死,准备把汗位传给十几岁的儿子阿史那什钵苾。但什钵苾太小,难当大任,始毕只得将汗位传给二弟阿史那俟利弗,并让二弟立下重誓,待什钵苾长大后传位于他。俟利弗继位,是为处罗可汗。处罗掌权后,续娶义成公主为可敦,但没过几年,身体欠佳,常常生病,因此对汉人的进攻没有先前那样猛烈。处罗病重后,根本不想立什钵苾,而是想扶亲儿子奥射上台。鹰视狼顾的三弟咄苾岂能甘休?于是私下联合义成公主,待处罗一死,义成公主就命那史那思摩等突厥贵族力挺咄苾,立咄苾为颉利可汗,义成公主又续嫁为可敦。
什钵苾渐渐长大,见两位叔叔都不还自己的汗位,心头苦闷,就数次找咄苾和义成公主理论。颉利和义成公主十分头痛。当年,始毕可汗留了一手,让自己手下最亲信的几个头领分别领兵在汗国东面部落驻扎,若有对什钵苾不利的事件发生,就起兵前来攻打,因此颉利可汗对这个在部族中深孚众望的侄子无可奈何。最后,还是义成公主有主意,劝说颉利立什钵苾为突利小可汗,让其引部众驻扎在东部(突利在突厥语中即为东部之意)。这一政策在突厥历史上被视为奇谈,因为汗国向来只有一君,哪有“大、小可汗”之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突利逐渐变得富有谋略,深知若要与叔叔一争短长,只怕自己会身首异处,于是答应颉利的条件,引兵东去,韬光养晦,以待时机。突厥人为区分主次,称颉利为大汗,突利为二汗。
执失思力传令后,草原各部纷纷率兵侵犯大唐北部边境,代州(原雁门郡)、朔州(原马邑郡)、原州(今宁夏固原境)、并州守将均不能抵挡,突厥人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大唐百姓死伤无数,财物被掠劫一空。
这次抢掠,仅仅是颉利的试探。见大唐州府兵马如此不堪,大喜过望,让执失思力持金箭(突厥汗国兵符)到东部召突利小可汗到定襄会盟。
突利搞不清楚叔叔的意图,不敢有违,密令本部人马,若颉利不放他东归,就联合其他部族攻打颉利;自己引数骑直赴定襄。
进了颉利的牙帐,突利见颉利可汗麾下的主要头领都到了,有吐利设、夹毕特勤阿史那思摩、拔野古部小王子拔也古力、叶护阿史那都骨、颉利发执失思力、俟斤思结等,均是颉利的心腹头领。其时突厥汗国设典兵者二十八等,有高级军事官员设、达干、苏尼等。设,为部落军事首领,一般由可汗的兄弟或子侄担任,类似大唐的亲王,地位仅次于可汗;达干,为汗国高级参谋,类似丞相;苏尼,掌管兵马钱粮,类似兵部尚书。其下的军事将领,主要有特勤、叶护、颉利发、俟斤、啜、吐屯和失毕等,类似大将军、都督、行军总管和领军将军、偏将等。突利虽为突厥汗国小可汗,名义上的地位仅在颉利可汗之下,但手中兵马还不如颉利手下的一个设多。
颉利见突利进帐,赶忙站起身来,说道:“哎呀,我说二汗啊,你怎么才来?这烤羊腿都凉了。快坐到我身边来,喝几口酒解解乏。”
突厥君臣不似汉人朝廷那般讲究,相对随便一些,往往帐中摆了酒肉,自己用刀割了下酒,边吃边谈。
突利谢过,行礼道:“大汗,小侄从东部来,见大汗军威雄壮,很佩服大汗治军有方。今年的草长得好,马、牛、羊等牲畜都膘肥肉满,莫非大汗有南征的意思?”
“哈哈哈,二汗,你果然一猜就猜中了。不过这次请你来,是叔父想你了。当年,始毕可汗在世时,一直夸你聪明,要我好生看顾你。如今你统领部族,雄霸一方,没有辜负始毕可汗的期望。但草原再大,不过是我们阿史那氏的牧场,无法尽展所能。现在唐朝平定了南方,金银珠宝、美女粮草,数都数不清,二汗不想去取一些来,给部落的兄弟们分一点吗?”
“大汗起兵助李渊打天下,与他有互不侵犯的约定。如今咱们派兵打他,恐怕有失信义吧?”
“哈哈,二汗啊,你真是读汉人的书读多了。不是我不讲信义,是李渊这老儿不讲信义。当初李渊起兵时,向我借兵,并与我约定:打下长安后,民众土地归他,金玉缯帛归我。可是打下长安后,李渊只送了些不值钱的东西,说话根本不算话。对这种无义之辈,我还讲什么信义?”
突利见此时的颉利隐然有称霸天下之志,倘若自己拒不服从号令,恐怕对部族不利,于是道:“既然如此,只要大汗一声令下,小侄愿充当先锋,打他几个州县再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