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恭心头雪亮,心想偶染风寒也不是这个症状啊,你小子跟我耍滑头,老子治不死你。于是关切地说:“武周啊,你的忠心,我还不了解?病得这么重,赶紧找人医治才是啊。现下境内平安,有那么多卫士看着,你就不必辛劳了。”
刘武周深深一揖:“多谢大人关爱,属下在马邑已经找过疾医了,但就是不见好。属下十年前得过这病,还是镇上的老疾医治好的。”
“这治病的事嘛,还得对路子。”王仁恭道,“我看,你就先回家把病治好再说吧。”
“谢大人恩典!属下这就回家治病。”刘武周口头应着,心里对杨伏念的先见之明佩服得五体投地。看来,这王老儿真的是想解自己的职了。
“慢着。”王仁恭叫家丁取了一支长白老参,送给了刘武周,“这支山参,我都舍不得用。但武周是老夫左膀右臂,离你不得啊。你得赶紧治好病,一旦有事,我再找你商议。”
刘武周千恩万谢而去。
第一部 乱世将星 第十三章 策谋哗变
刘武周一回到刘庄,就发现王仁恭真的动作了。
王仁恭命孙尚金将队伍带离刘庄,重新回校场整训。李靖自然又开始了新的军备整饬。
不过孙尚金在临走时表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刘武周一声令下,他的人马完全听刘武周指挥。
晚间,刘武周派人连夜将杨伏念请来,又叫人把妹夫苑君璋找来;派人给仓场看守刘宏业校尉送了一千金,给张万岁送了五百金。
一切安排妥当,刘武周开了坛好酒,静等杨苑二人到来。
其时的刘武周,还没有打定主意造反,只是想把甄念儿搞到手,把王仁恭和李靖撵出马邑。但当杨苑二人到来后,他才知道这种想法太天真。
苑君璋是鄯阳助教,颇通文理。他听刘武周讲了想法后,摇了摇头:“姐夫啊,你这想法根本行不通。王、李二人是朝廷命官,都是战场上的好手,你一个小小的校尉,想把他俩挤走,无异与蚍蜉撼树。”
杨伏念也是急赶着来的。他喝了口酒,同意苑君璋所论。
“那你们说怎么办?”刘武周恨恨地道,“这刘庄练兵,钱粮全是咱老刘家出的,他妈的王仁恭一句话,就把咱们养肥的人马送到李靖手里去了。这口气,老子咽不下!”
“姐夫,看问题得看根源。”苑君璋道,“大隋气数已尽,官吏腐败堕落,民不聊生,就算你通过杨义臣尚书做了马邑的长官,还是改变不了现状。当今各路豪强纷纷自立,天下大乱,恰如当年秦二世。姐夫平时乐善好施,在乡民中极有威望,何不效法当年陈、吴振臂一呼,树起义旗,以解百姓于倒悬,成就千古霸业?”
刘武周大惊失色。他看了看杨伏念,见这位小诸葛面色自若,才稍稍放心。
“伏念兄弟,你怎么看?”刘武周道,“这可是杀头之罪啊!”
“自古成王败寇,何罪之有?”杨伏念美美地吃了口羊肉,端起酒杯敬刘武周,“我听说,刘大人先祖是汉高祖刘邦,不知是也不是?”
“这个……只是传言。”刘武周干咳了一声。
“不是传言,刘氏族谱上记载,系燕王刘建的后人,后因变故,隐居河北,到了刘太公这一代,迁至马邑。”苑君璋信口说道,“不仅如此,数前年在鄯阳境内,乡民挖出一块石碑,其上刻有‘刘氏武周天兴帝业’八字。”
“有这等事?”刘武周觉得妹夫越扯越远了。
“这是拓本。”苑君璋从怀中摸出丝绢,果见其上有这八个篆刻大字。
“那……你怎么没早说?”刘武周似信非信。
“当时,我得知此事后,悄悄拓下这八个字,赶紧让我的学生把石碑毁了。”苑君璋道,“这种事,倘若官府知晓,必招杀身之祸。”
杨伏念点点头:“苑先生做得好。刘大人勿疑。天地之间,万物皆有定数,刘大人何不顺应天意,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可是……我哪有那本事啊!”刘武周摇摇头,“总不能拿这八个字去招兵买马吧?”
“属下曾听闻,刘太夫人生大人时,梦见雄鸡入怀,可有此事?”杨伏念问。
刘武周又是一惊:“伏念,你连这个都知道了?”
“姐夫莫再踌躇,还是顺天意、行王事吧。”苑君璋虽是书生,但行事果决,“这么多兄弟愿意跟随你,你可别寒了兄弟们的心啊。”
杨伏念也在一旁帮腔。谈至天明,刘武周拔剑而起:“武周有两位贤弟相助,就是拼着性命不要,也要闹他个地覆天翻!”
天明后,兴奋难眠的刘武周吃罢早饭,又将杨苑二人引入密室,谋划下一步的行动。
苑君璋毕竟是书生,谈些大道理尚可,但到具体实施步骤,还是杨伏念有主意。
杨伏念为刘武周制定了“内外”策略:内,设法引起王、李二主官火并,使其无法联合,再以开仓赈济百姓为由,广收民心,挤走李靖,伺机刺杀王仁恭,夺马邑为根基;外,遣人向突厥送钱帛女人,求得外援,进而攻下雁门、楼烦,进占晋阳,以河东之地为本,再渡河攻取长安,一举而定天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