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谢过,道:“大唐百废待兴,需要各方人才。臣先在殿下这里讨个人情:倘若顾水生建了功,还请殿下将来委以重任,大开江河水运气象,以兴旺大唐。”
“靖公之虑,功在百代。”李世民赞道,“古来商旅,皆以陆路为要。我看,水上载物胜于陆路,要使民富国强,必兴水路舟楫。你就放心吧,只要顾水生有功,我必重用。”
李靖这才放心辞别而去。
刚走了几步,李世民追了上来,道:“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求贤若渴。靖公此去南方,还请多留意人才。自古南方多出文臣,北方多出武将,只要靖公认为可用之人,尽管举荐,我当重用。”
李靖领命,回府中向张夫人辞行。张出尘道:“夫君即将远行,可否陪妾身半日?听说东市集市重开,妾身想去看一看。”
李靖便换了常服,携了夫人,步行出府至长安东市。昔日繁华的东市,此时一片萧瑟,门市不兴,商旅无踪。张夫人道:“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长安闹市尚且如此,州府可想而知。夫君,你此去关山万重,一来要当心身体,二来要体恤百姓。无论是敌是友,不到万不得已,不宜多有杀伤。”
李靖才知夫人邀他上街,是借街市萧索劝他心怀仁念,当下郑重地道:“愚夫当谨记夫人之言!只是我这一去,不知何时方能归家。青鸾等年幼,拖累夫人,我心中实有不忍。”
张出尘柔媚一笑:“夫君只管放心前去,家中有我,但请放心。只是,夫君到了南国之地,恐怕会有佳人青睐……”
李靖握住她的手道:“夫人多想了。我年近半百,有夫人这等绝色才女下嫁已心满意足,断不会忘了前誓。”原来,当年张出尘冒着生命危险从杨素府上出逃,嫁给李靖,李靖十分感动,发誓今生只娶她一人。
张出尘反握李靖的手,羞红了脸,轻声道:“小声些,免得有人听了笑话。”
此时李靖到了一家店铺,伸手摸了摸几匹丝绢,欲给张出尘购料制衣。张出尘一把按住,道:“家中尚有余料,夫君就不必破费了。我给你准备了些钱,你还是赏给宝相、虎京他们吧,毕竟他们年轻,用钱的地方多。”
李靖心中一阵感动,但觉得什么都不给夫人买,说不过去。张出尘拗他不过,随手抓起一柄做工精致的小木梳,道:“夫君当真要买,就将这把木梳送给妾身吧。你不在的日子,我每日必用此木梳梳头。”
李靖花了一枚五铢买了木梳,双手送给妻子。张出尘含笑接过,悠悠地说:“万般思念,一柄木梳。夫君放心走,妾身静候捷报。”
李靖看着爱妻,只觉鼻子一酸。他背过身去,道:“这风……真大。走,夫人,回家吧。”
次日,李靖辞别妻儿,带领司马冲腾、张宝相、薛宗胜、虎京、顾水生等人,率领驻扎在城外的七百余兵士,离了长安,向信州进发。
李靖率部一路南行。时至隆冬,道路曲折难行。李靖准备取道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市),过大巴山,再到信州。
非止一日,李靖终于到了距长安八百里的金州。远远望见城郭,李靖正思忖如何拜见庐江王李瑗。李瑗在李渊登基时任刑部侍郎,因其系太子李建成一党,被封为庐江王,授信州总管。李孝恭平山南有功,却只封了赵郡公。李建成深知李孝恭与秦府关系密切,生怕李孝恭独揽平南之功,就上奏李渊,言山南匪人猖獗,让李瑗前去清剿,于是李瑗转任金州总管。李瑗到达金州后,因爵位高于李孝恭,常有掣肘之举。李孝恭性情柔顺,不便与宗室兄弟为难,多有隐忍,没有向李渊告发。
这个关节,李靖心头是清楚的。古来皇室无兄弟,宗室之中的争斗,亦是激烈非常,李靖最怕卷入是非。但如果途经此地,不去拜见,有失礼数;前去拜见,又怕节外生枝。
正犹豫间,突见前方一骑飞奔而来。近了,却是一位三十出头的汉子,容貌清秀,军官打扮,颇有英武之气。
那军官见了李靖,勒住马,大声问道:“前面这位大人,可是李靖将军?”
“在下正是李靖。”李靖勒马应道,但一时摸不着头脑。
那军官跳下马背,向李靖行礼:“卑职金州总管府行军司马李大亮,参见将军。”
李靖听李世民说过李大亮这个人。他是雍州泾阳人,家中颇有资财,原在隋将庞玉手下任兵曹。降唐后,任土门县令。李大亮是个热心肠,关心乡亲疾苦,曾把家财散给邻里,甚至把自己的战马都卖了,资助乡邻恢复生产,现为金州总管府行军司马。
李靖下马回礼,说道:“李司马,李靖奉诏前往信州,路过贵地,正想前去拜见庐江王,不料在此碰到李司马。”
李大亮扫了一眼李靖身边的人,道:“李将军,能否借一步说话?”
李靖见李大亮神色诡异,料想有私密事情相商,便道:“好,李司马请。”
于是二人上马,驰入路西林中。
李大亮下马,拜倒在地:“请将军救我!”
李靖下马,扶起李大亮:“李司马,这是怎么回事?”
李大亮道:“卑职面临灭顶之灾,非将军不能救。得知将军率军路过金州,卑职天天在道上相望,今日得见,卑职心中石头才落了地。若将军迟到几日,恐怕金州已经陷落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