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教父李靖_怀旧船长【二部完结】(75)

  李靖大惊。倘若金州失陷,虽有秦岭作为屏障,但因离长安不远,恐怕会祸及关中,且将对李孝恭新招抚的巴蜀州县产生极坏影响。但他不明白的是,李瑗亦是李氏宗族中能征善战之将,非李元吉这样的纨绔皇子可比。

  “别急,慢慢说。”李靖安慰道。

  “有些话,卑职不能说。”李大亮道,“但将军是信人,我只能在这树林中对将军讲了。”

  “李司马若信得过李靖,请直言吧。”李靖料想事态严重。

  李大亮顿了顿,这才下了决心,道:“将军有所不知,庐江王已将金州兵马打光了。他害怕皇上知道他接连败绩,不敢上报,也严令金州官民不准将消息泄露出去,否则立斩不饶!”

  “据我所知,金州有驻军五千,怎么会打光了?”李靖又吃了一惊,“难道有人造反?”

  “事情是这样的。”李大亮道,“大巴山有一个蛮人首领,叫邓世洛,在部族中颇有威望。萧铣欲沿江直上,取我大唐州县,故派人以大量金银收买邓世洛,并封他为巴中王。邓世洛有五万人马,凭据大巴山险要之地,屡犯金州治下诸县,抢掠财物,屠杀百姓。庐江王到金州后,数次率军征讨,却接连败北,五千军士现只剩不到一千。”

  “赵郡公在信州,为何不向他求援?”李靖感到事态严峻。

  “庐江王刚愎自用,吃了败仗,怕被赵郡公笑话,也不上报朝廷,想死撑下去。”李大亮道,“倘若撑得住还好,但目下的情势是:邓世洛正在山中聚集大军五万,准备一举拿下金州。”

  李靖叹道:“若邓世洛率蛮人前来,金州只怕守不住。”

  “绝对守不住。”李大亮道,“可是就算不敌,也该与城池共存亡。然而庐江王不思守城之策,正在收拾细软,准备带上几个美女弃城出逃……”

  “你没有劝阻?”李靖心头一寒,看来金州城已是不战自乱。

  “卑职人微言轻,怎么可能说动庐江王?”李大亮叹道,“庐江王弃城而走,我就惨了,根本无法抗拒邓世洛蛮兵。幸好将军引兵前来,末将才看到希望。”

  李靖心想,我这七百余人,怎么可能打得过邓世洛数万人?但他仍然安慰道:“李司马别慌,邓世洛尚未派兵前来,恐怕不知金州虚实。待我拜见庐江王后,再作区处。”

  李大亮这才稍稍放心。

  李靖又道:“李司马,你也看到了,我们也只有七百多人,若力敌邓世洛,无异以卵击石。蛮兵势众,只可智取,不能力战。你先回城中,不要提及与我相会之事,免得庐江王误会。稍后,我引兵入城,再图良策。”

  李大亮拜谢而去。

  李靖回到队前,对张宝相说:“宝相,刚才李司马来报,蛮王邓世洛屯五万兵马在前方的大巴山,我要你即刻选拔五十人,前去侦伺,再向金州总管府呈报。”

  “是!”张宝相领命,在军中选了五十名训练有素的斥候,往大巴山方向疾驰而去。

  李靖这才整队,往金州城而去。

  到了城下,见城门紧闭,守城的军士大声喝问。李靖请军士通报庐江王。

  不一会,李瑗大开城门,亲自迎了出来。李靖见了,赶忙下马行礼:“开府李靖,拜见庐江王。”

  “李将军免礼,一路辛苦,请入城叙话。”李瑗在长安见过李靖,深知此人用兵如神。本来,他准备弃城而走,但李靖引兵前来,自是有了希望,于是十分客气。

  于是李靖上马,率队随李瑗入城。城中居民,惊闻蛮兵即将破城,都悄悄收拾行李准备奔逃,军士制止不住。李瑗在马上大呼:“城中父老听仔细了,我是李瑗,大家勿慌,朝廷已派军马前来剿灭蛮贼,这位就是先锋李靖将军!”

  百姓见李靖骑在马上,威风凛凛,信了几分。于是相互传说,城中果然安定下来。

  李靖暗暗佩服李瑗能够见机行事。

  进了总管府,李瑗居中坐了,传李大亮等将校进来,与李靖商议。

  李靖道:“庐江王刚才一句话,就安定了城中居民,足见治军有方。只要城中不乱,我们据城而守,至少不会败。”

  李瑗面露愧色,摆摆手道:“李将军此言,羞煞小王。小王治军无方,是故数次败给蛮人,正想回京向皇上负荆请罪,不料李将军率兵前来,小王就有救了。”

  李靖道:“李靖本是奉皇上旨意,前去信州应对萧铣,路过金州,特来拜见庐江王。若庐江王不弃,末将愿相助击退蛮兵。”

  李瑗大喜,心想李建成总说李靖坏话,看来此人倒是重义气的人。于是离座,很客气地请李靖坐了,道:“若论行军打仗,天下恐怕没有比靖公更知兵的将军了。靖公,我虽为郡王,但论起来还是你的后辈,你就不要客气了。金州之困,全凭靖公调度,李瑗听命便是。”

  李大亮等人见李瑗客气到这个份上,都暗自吃惊,料想李瑗真是百无一策。若金州有失,就算李瑗安然逃回京师,有太子说情,这郡王恐怕是当不成了。当下也抱拳道:“卑职行军司马李大亮,听凭李将军差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