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后山,在那里刚刚准备耕种的蛮人们,见了首领,哭成一团。邓世洛大哭道:“是我害了你们。此地看来已不能久留,咱们还是上大巴山吧。”于是这些手无寸铁的蛮人,扶老携幼,跟着首领,摸黑绕过山林,向西而行,径往大巴山而去。年迈及幼小者,由于携带衣物,只得缓慢前行。
行至夜半,大雪纷纷落下。邓世洛带领蛮人,狼狈不堪,终于到了一条小河边,可以歇歇脚了。
邓世洛回头一看,两万多蛮人,此时身边不足两千。
但惊魂未定的邓世洛终于逃出生天,离磨沟至少也有三十里了。只要趟过了河,就可以顺道而上大巴山,再招旧部,誓报此仇!
想到这些,邓世洛站在小河边纵声大笑。笑声未毕,突然三声炮响,隔岸的树林中突然亮起火把。火光中,闪出一彪军马,个个张弓搭箭。邓世洛吓得魂飞魄散。
这当儿,别说来了骑兵,就是寻常步兵,要取这些没有战斗力的蛮人性命,都易如反掌。
但见这彪军马往两旁闪开,中间一人,端坐马上。
借着火光,邓世洛看清了这人面容,不由得大叫一声,一口鲜血喷出。
第一部 乱世将星 第二十三章 下活死棋
来人正是李靖。
邓世洛强自忍着,才没有摔倒。他戟指骂道:“你……原来你果然是细作!”
李靖在对岸大声道:“我是唐将李靖。邓世洛,念你也算一方雄杰,今日受降,免你不死!”
邓世洛大声道:“李靖,早知你诡计多端,却来赚我!今天老子就是死了,也要与你一拼!”说罢抽刀在手,狂叫着趟着浅水,向李靖冲去。
李靖身旁的薛宗胜一箭射出,正中邓世洛刀上,那刀被震落入水。
虎京一骑飞出,冲进河中,一把将邓世洛提了起来,回马扔在地上。
隔河的蛮人纷纷跪下,齐声大呼:“请将军饶了大王……”
李靖下马,扶起邓世洛,道:“赶紧带领你的族人走吧。待会儿庐江王率军前来,你们一个也活不了!”
邓世洛放声大哭,见李靖神情严肃,料想不是虚言,就说:“李靖,你就算放老子走,老子也不领你的情!”
李靖叹了口气,把手一挥,身后的军马让开道路。
蛮人扶老携幼,哀叫遍野,终于钻入林中去了。
李靖这才引兵回援李瑗。
磨沟蛮兵死的死,伤的伤,降的降。李瑗在只损失不到一百人的轻微代价下,一战而败蛮兵三万余人。
有军兵将李靖放走邓世洛之事告知李瑗。李瑗找到李靖,说:“靖公,此次取胜,全仗你谋划。不过,放走贼首,如同放虎归山,将来再行作乱,如何是好?”
李靖道:“庐江王,蛮兵尽在磨沟,后山都是些蛮人百姓,手无寸铁,杀之不武。皇上以仁义取信于天下,咱们要是赶尽杀绝,谁敢来降?”
李瑗心头不悦,但刚刚取胜,不宜发作,于是说:“放走蛮人百姓,也就罢了。但邓世洛屡杀朝廷官兵,不将其擒获,皇上追究起来,恐怕不好交差。”
李靖道:“庐江王,蛮人与汉人不同。蛮人无首领,如同飞鸟无头,若是为乱,更不好收拾。我料邓世洛经此大败,定然会反思前罪,休养生息,不敢再犯州县。”
李瑗心头清楚,此役全凭李靖之谋,不然很可能就是自己被蛮人擒获。于是没再多说,让手下将校指挥军士,将所获俘虏财物,带回金州。
雪越下越大。也幸得这场大雪,直到天明才将山中大火熄灭。山中蛮兵,没有被烧死的,也被冻死了。
李靖长叹一声,对身旁的张宝相说:“凡是战争,都有无数的生命消失。古人云:兵者,凶器也,诚如斯言!”
张宝相却道:“大人不必自责。这些蛮兵,如果不烧死在山里,出山后,不知多少无辜百姓将成他们的刀下之鬼。大人灭了他们,却救了百姓,是善举啊。”
李靖黯然无语。
虽然李瑗对李靖放走邓世洛很不满,但总归打了胜仗。回城之后,大摆筵席庆功。
席上,李瑗对李靖道:“靖公,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靖公成全。”
李靖道:“庐江王奉旨经略山南,但有所遣,无不从命。”
李瑗道:“此役全胜,全赖靖公之谋。然而,投降的蛮兵就有将近万人,若靖公将你的七百勇士带走,恐怕难以节制。因此,我想请靖公襄助,妥善训习这新降军兵。”
李靖一想,这也是大事。南图萧铣,需要兵马。帮李瑗训习兵士,将来也有外援。于是接下了差使。
次日,李靖便按兵法建制,在城内整编新军。命司马冲腾训习骑兵,命薛宗胜训习射箭,命虎京训习步战,命张宝相训习阵形。
匆匆一月过去,其间李瑗又从所辖州县募得四千新军,金州兵马就有了一万五千人,军势大振,为后来安定山南、进讨王世充筹备了军队。
到了二月,李靖见新军已初步成型,想着自己的使命,便向李瑗辞别,率部向信州而去。
过了大巴山,不日到了信州。其时赵郡公李孝恭巡慰巴蜀后,奉旨经略信州,准备应对越来越复杂的情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