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知李靖前来,李孝恭亲自出城迎接。二人见面,自是一番欢喜。
“靖公,多日不见,甚是想念。”李孝恭与李瑗不同,毕竟在秦府时,与李靖有旧。
“赵郡公是越来越英武了。”李靖笑道,“本来早就该到信州了,不料在金州耽误了些时日。”
“我听说了。”李孝恭道,“靖公奇计破蛮兵,庐江王已上表请功了。不过,庐江王因怪你放走蛮首邓世洛,没有提靖公的功劳,说是怕皇上怪罪你。”
李靖笑道:“就算将功折罪吧。本来就是庐江王的功劳,我只是协助而已。”
李孝恭面露忧色,小声道:“靖公,还请到城中再详谈吧。”
李靖感到事情不太妙,也没多问,随李孝恭入城。
信州城依江而建,与北方城郭不同,均由巨石顺着山势砌成,耐震防水,坚固无比,只是气派小了一些。城下的长江,波翻浪涌。偶见船只行于其上,如漂动的枯叶。
李靖命司马冲腾和张宝相约束军士,自己随李孝恭到了府衙。
李孝恭屏退左右,亲自给李靖上了一碗茶,道:“靖公,孝恭对你向来尊重,从不相疑。今日只有你我二人,有些话,说过以后,就让其随风而散吧。”
李靖料想李孝恭有难言之隐,便道:“赵郡公信得过李靖,李靖深感荣宠。请放心,李靖做人有个原则:就是能保守秘密。”
李孝恭叹道:“若朝中王公大臣都如靖公一般,办起事来就方便多了。说实话,皇上下诏遣我来信州,派靖公前去夷陵,等于是把你我二人,送入死路!”
“赵郡公何出此言?”李靖吃了一惊。
“靖公,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你还是直呼其名吧。”李孝恭道。
李靖也就没客气:“孝恭,我观你面色,好像几天没睡觉了。到底是怎么了?”
“哎,这事不知从何说起。”李孝恭摇摇头,“现在我已是进退维谷,怎么还睡得着?靖公从金州来,虽然战败了邓世洛,但以靖公的观察,你觉得这山南之地稳固么?”
李靖摇摇头:“庐江王虽然竭尽所能,但我观山南之地,民心未服。”
“巴蜀之地,亦是如此!”李孝恭终于打开了话匣子,“自秦府一别,我率军出金川,按靖公指点,以怀柔之策,抚慰山南,收巴蜀三十余州。然而正是这点微劳,招来了太子的警惕,赶紧派他的死党李瑗到山南来掺和,怕我独享功劳。”
李靖点点头,深知此中关节。李建成与李世民在李渊登基后,明争暗斗,各有党朋。李瑗是太子的人,李孝恭是秦王的人。山南及巴蜀之地,关系到新唐南定大局,太子当然不会袖手。
“然而,无论太子还是秦王,都是大唐的皇子,争来夺去,也还是为大唐考虑。”李孝恭道,“可是山南及巴蜀之地的州县官吏,就不这样想了。他们只关心谁对他们有利,所以我这个抚慰大使,等于是形同虚设。”
“孝恭,你是说这些当地的官员不听招呼?”李靖料想李孝恭上任以来极其不易,但没想到这些官吏架空了李孝恭。
“表面上,他们还是听的。”李孝恭道,“但实际上,他们反而向我索要军马,说是匪患猖獗,城池需要兵马守卫,于是我从长安带来的三万人马,东一州、西一县,几乎被他们分光了。”
李靖沉吟半晌,道:“孝恭,分兵把守州县,也不是坏事,至少这些州县有朝廷的军队,投诚的官吏也不敢轻举妄动。再说,养这些兵马,需要钱粮,现在由州县自行供养,也省了不少麻烦。将来咱们进讨萧铣,这些兵也还调得动嘛。”
李孝恭这才稍稍宽心,又道:“孝恭并不知兵,这样也好。但山南、巴蜀之地,异族居多。这些异族,不同于汉人,打起仗来不要命。庐江王在金州数次败给邓世洛,这邓世洛不过是异族中并不强大的首领,巴蜀之地,蛮王剽悍,若是受了萧铣蛊惑,随时都有可能倒戈。”
“你是说,萧铣在联合这些异族首领?”李靖刚到,不知虚实,没料到情势如此复杂。
“靖公,所以我刚才说,你我几乎陷入死路。”李孝恭叹道,“别说我那三万军马基本已被分化瓦解,就算我手握十万雄兵,在这高山峡谷之中,也无法施展。孝恭深知靖公知兵,但说句不好听的话,纵使靖公有天大的本事,你那区区七百人马,又怎能敌得过内外夹击?”
李靖感到事态严重,忙问:“难道这沿江一带,已不在大唐掌控之下?”
李孝恭展开地图,对李靖道:“靖公请看:现在我们在信州,上为开州,下是夷陵,夷陵一过,就是萧铣的江陵了。萧铣定都江陵,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当年关公失城,三足鼎立局面随即瓦解。这萧铣虽然只有三十几岁,但颇有谋略,屡遣舟师溯江而上,侵扰州县。就拿靖公将要去的夷陵来说,已有宜都、长阳、巴东等县陷落,只有州治夷陵尚在许绍手中。实际上,这峡江一带的州县,大抵如此,不过名义上在我大唐控制之下,实际上随时都有可能被萧铣占据。”
李靖虽然性情沉厚,但闻听此言,也不禁微微冒汗。他问道:“难道孝恭没向皇上禀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