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教父李靖_怀旧船长【二部完结】(82)

  “报了。”李孝恭道,“但现在陛下派秦王平定北方,太子经略南方。太子这个人,好大喜功,有可能不会将实情向陛下直陈。当然,也有可能陛下早就知晓,只是为了鼓舞士气,不便公开罢了。”

  李靖明白了:李孝恭说的“死路”,大概就是“你我无法作为”的意思。

  李孝恭继续说道:“萧铣明里派兵攻城略地,暗中却派人勾结蛮王,如开州蛮王冉肇则,手下有两万人,本来已归顺大唐,现在却首鼠两端,看我朝与萧铣谁能真正控制峡江,他就出兵帮谁。”

  李靖站起身来,道:“孝恭,看来你我都面临严峻挑战。你有何打算?”

  “我看,只能静观其变。”李孝恭道,“没有舟舰兵马,这仗没法子打。”

  李靖来回踱步,想了许久,也无良策。

  “坐以待毙,终归不是办法。我来之前,秦王曾与我长谈,现在关中及北方正交战,朝廷实在抽不出兵马来平定萧铣,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就连我这七百余人,还是我到云中招回的旧部。有没有可能,在你经略的巴蜀之地征招兵马呢?”

  “有可能。”李孝恭道,“但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挫败萧铣,让这些异族首领看到希望。不然,他们绝不会应征。”

  李靖苦笑道:“如果能打败萧铣,还招他们做什么?”

  李孝恭道:“是啊,所以现在是盘死棋。在这种情形之下,靖公去不去夷陵,意义都不大。”

  李靖道:“然而皇上有旨,要我先到信州,再到夷陵。这一路行来,已经耽误了些时日。若不去夷陵,就是抗旨,怕会受皇上责罚啊。”

  李孝恭道:“靖公,不是孝恭说你,你用兵如神,精于机变,怎么在行事上如此拘泥?皇上既然授你临机专断之权,你还真的带着你那七百人,到夷陵与萧铣硬拼?别人或许不知,但孝恭深知,这七百人是靖公心血啊!当年在马邑,靠的就是他们。倘若你把老本都拼光了,你就没有价值了。”

  这话说得实在,李靖不禁向李孝恭抱拳道:“承蒙赵郡公厚爱,这份情义李靖领了。但我李靖练兵,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国家大计。倘若牺牲了七百兄弟,能扭转当前不利局面,倒也值得。”

  “靖公,区区七百人,无法对抗萧铣大军。”李孝恭道,“靖公一路行来,大概也看到了,这山南、巴蜀之地道路崎岖,跟北方平原相比,更难用兵。朝廷那些官员,把地图一摊,就指手画脚。然而实际上,别说打仗,就是在这穷山恶水之间走一遭,都极不容易。”

  李靖又坐下了。苦思良久,他道:“这夷陵,我还得去,至少要会会许绍。不过,若孝恭暂不离开信州,我倒也可多留些时日。”

  李孝恭苦笑道:“反正我是无计可施了,就看老天爷开不开眼,给一个转机吧。靖公,你远道而来,也累了,先歇息,待养足精神,我们再议如何?”

  李靖谢过,就回营安抚兄弟们去了。

  过了几日,李孝恭请李靖前去议事。

  一进门,李孝恭将一封信交给李靖。

  李靖一看,心头一动。信是许绍写来的,言他接到李渊的亲笔信后,四处联络,正说服前隋同僚一同献州降唐,已有黔安、武陵、澧阳等州县官吏愿随他一起献地投诚。因李孝恭是抚慰使,特向他报请。

  李靖看后,喜道:“赵郡公,这可是大好事啊。这个许绍,与当今天子幼年时同窗,颇有名望。他一归唐,对稳定巴蜀一带的官吏有很好的影响,对我们打通进伐萧铣的道路有利。”

  李孝恭道:“正是。我马上向皇上奏明此事。看许绍这意思,还有请求封赏之意。靖公,你看,我谏言皇上如何封赏为好?”

  李靖想了想道:“若是由皇上自行裁夺,如何封赏,自是皇上的事;但从我们打破僵局来看,争取许绍的支持极为重要。许绍利用他的影响,说服官吏一同投诚,功劳甚大,其爵位应封为郡公;他原为夷陵郡丞,不如奏请皇上实授其为夷陵刺史,好与我们共击萧铣。”

  李孝恭称善。

  大唐武德二年,闰二月,朝廷准李孝恭所奏,封许绍为安陆公(许绍原是安陆郡人),并改夷陵为峡州(今湖北省宜昌市),委许绍为峡州刺史。其敕书曰:

  昔在子衿,同游庠序,博士吴琰,其妻姓仇,追想此时,宛然心目,荏苒岁月,遂成累纪。且在安州之日,公家乃莅岳州;渡辽之时,伯裔又同戎旅。安危契阔,累叶同之,其间游处,触事可想。虽卢绾与刘邦同里,吴质共曹丕接席,以今方古,何足称焉!而公追砚席之旧欢,存通家之曩好,明鉴去就之理,洞识成败之机。爰自荆门,驰心绛阙,绥怀士庶,纠合宾僚,逾越江山,远申诚款。览此忠至,弥以慰怀。

  李孝恭看罢,递给李靖,道:“皇上如此重情重义,许绍必奋力抗击萧铣。靖公,看来你不得不去峡州了。这位安陆公为人亲善,或可招抚些兵马,为你所用。”

  李靖道:“赵郡公,许绍归唐,我就不必急着去峡州了。我观峡江地势,信州最宜造船。因此,请允许我滞留数日,先去山间看看造船材料,再作计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