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叩头流泪不止。
李隆基脸上表现出愠怒的神色。杨国忠见状,只是来回踱步,却不敢接言。
几日后,韦见素与杨国忠两位宰相商量后,再次对皇帝全歼,他们分析安禄山的势力,并且提出具体的方法说道:“臣有计策可以消除安禄山的阴谋。可以封安禄山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将他召回京城,另外授安禄山的手下分别担任三镇节度使,以此分解他们的势力。”
李隆基见两位宰相同意安禄山回京入相,对着恶搞这种方案,表示接受。
当圣旨草制写成后,李隆基却留在中书省没有发出去,而是先派辅缪琳携带珍果到范阳赐予安禄山,观察到底是否有谋反的迹象。
辅缪琳到了范阳之后,安禄山力尽地主之谊,盛情款待了辅缪琳,并且给予他丰厚的贿赂。
拿人手短,吃人口软,辅缪琳回到长安之后述职说:“安禄山尽忠报国,绝无二心,望陛下不以东北为虑。”
以为得到真切观察的李隆基,立即召见了韦见素、杨国忠,意不容置疑的口气告诫他们:“朕推心置腹对待安禄山,他必定没有异志。东北的契丹、奚,都是赖他来镇抚,朕亲自担保安禄山不会谋反,你们就不要忧虑了。”
韦见素心有不甘,逆着李隆基的意思再次陈述道:“臣忤逆陛下圣意,诽黩大臣,罪该万死。但愚者千虑,或有一中,愿陛下审查。”
李隆基对他们的纠缠不休,感到了厌烦,拂袖而去。
由于对安禄山的不同意见,李隆基与中枢大臣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面临深渊的李隆基,却以为仍是歌舞升平。三月,是风和日丽的小阳春,李隆基在勤政楼大宴群臣,乐队奏乐,他兴高采烈地作诗,俨然一副太平天子的形象。宴会过后,李隆基派遣大臣裴士淹等人巡抚河南、河北、淮南等地,昭示皇恩。
而安禄山用胡将代替汉将的计划,如愿实现后,安禄山对朝廷一反过去的恭敬态度,傲慢骄横起来。凡是中央的使臣到达范阳,都被告知安禄山得了重病,数日之后,才在刀林枪阵中受到召见。来到范阳的裴士淹,在范阳等了二十多天,受到了同样的威慑性接待。
忍辱含恨,裴士淹还京之后,给李隆基描绘了一副安禄山独立王国的图画。
几次使臣的同样汇报,李隆基心头掠过一丝不安。
第二百二十三章 露出爪牙
更新时间2015-8-10 12:46:39 字数:2219
杨国忠无数次的出手,都迫于李隆基的庇护,在无法处置安禄山之际,他用尽全力搜集安禄山谋反的证据,以证明他的先见之明。他然门课搜访安禄山谋反的证据,命令京兆尹李践搜索安禄山在长安的府邸,将安禄山的门课押到御史台,没有问出什么证据,秘密地处死并且将安禄山在长安的几个党羽全部贬官。
在长安作为人质的安禄山儿子安庆宗,立即派人前往范阳进行通报。
安禄山立马上书自陈,罗列杨国忠二十条大罪。要求予以严惩。
李隆基护着杨国忠,把京兆尹李践作为替罪羊,贬为零陵太守,用来安抚安禄山。
安禄山不满意,加快了谋反的步伐。
六月,李隆基在非常复杂的心态下,笼络?试探?大约是兼而有之将宗室女荣义郡主嫁给安庆宗,召安禄山赴京参加儿子的婚礼。
可是,安禄山称还有疾病拒绝前来。
七月,基本上准备完毕的安禄山,计划以轻兵奔袭长安。他提出向李隆基献马三千匹,每匹马配置两个马夫,合计六千人,由二十名胡将负责押送。
河南尹达奚旬听到这个消息后,暗自揣度安禄山此事怀有二心,连夜向李隆基密奏:“请令安禄山入冬再献马,到时由禁卫军押送,毋须烦劳范阳军。”
恰逢此时辅缪琳受贿的事情败露,加上达奚旬的密奏,李隆基开始感觉到事情不妙。他找个借口,杀了辅缪琳,再派中使冯神威带着圣旨前往范阳,召安禄山入京。
冯神威抵达范阳之后,对安禄山转达皇帝的原话说道:“朕最近为卿造了一池新汤,于华清宫中等你。”
听到之后,安禄山没有按照惯例谢恩,仅仅只是在床上略微抬了抬身子,向皇帝道了一声安:“圣人最近可还安稳?”
冯神威又说,献马之事容日后再议。
安禄山看到献马的计划泡汤,回答说:“马不献也可以,我十月必到京师,亲自送上!”
说完之后,安禄山命人引冯神威到客馆休息,如此过了几日再也没有想要见他的意思。
冯神威自觉已经无望,决定离去,临行前,安禄山又破了一个惯例,没有献上感恩表。
假装从容而行,出了范阳,冯神威快马加鞭,逃向长安。
当他站在李隆基面前,哭诉着说道:“臣几乎不能再见到陛下。”
尽管已经有了些心理准备,然而李隆基听到安禄山如此狂傲,目无人君,还是愤恨到变了脸色。
愤恨归愤恨,遗憾归遗憾,李隆基对于安禄山的拒绝入京,一点办法也没有,一点准备也没做,竟然听之任之,任由事态自行发展。因为就算安禄山谋反之心昭然若揭,在自负的李隆基心理,仍然不愿意承认自己识人不明的错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