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者无敌_飞星骑士【完结】(308)

  在做这些工作的同时,孟翔又狠狠花了一大把钞票,从武汉那几家已经混熟了的兵工厂高层手里购买了大批的炸药和汽油。

  百姓们基本撤光了,信阳也成了一座空城。在张中将的一声令下,第33集团军和其他部队的几万官兵齐动手,很快就把这座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的三千年古城修成一座大堡垒。

  在这同时,第17军团则在罗山一带死死顶着第3师团。

  事实证明,如果实在被逼到绝路上,这位胡中将打起鬼子来也是颇有魄力的。别的不说,9月28日这天,当第3师团以刚刚投入战局的第二军直属的第7战车联队的六十多辆坦克打头猛攻罗山的时候,信阳战场的上空居然破天荒的头次出现了中国空军那平时难得一见的身影。整整二十四架马丁-139WC型轰炸机在十二架波音-281型战斗机的护航下,排成强大得堪称豪华的阵容,杀气腾腾地出现在战场上空,随后对密集攻城的日军坦克和日军步兵展开飓风雪崩般的狂轰滥炸。由于中国空军的飞机很少出现在战场上,在信阳战场上更加是从来没有出现过,因此对此猝不及防的第3师团在这一记突如其来的凶猛空袭中遭到了惨重的损失。光是那些宝贵的战车就被炸毁了足足三十多辆,日军步兵被炸死更加超过三千人,使得信阳战场上的日军战车部队一蹶不振,第3师团的士气也遭到了沉重打击。事后才知道,胡中将为了能要来如此强有力的空中支援,是费了不少口舌和力气的,在直通武汉的电话里,他甚至对那位已经在空军里位居二号人物的姓毛的黄埔三期生同学要挟,威胁要把当年两人在学校里一起干过的某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翻出来,这才使得那位毛同学不得不特别地关照了一次信阳战场。

  天子门生就是天子门生,关键时候还是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的。

  虽然第17军团是嫡系精锐,时不时还能得到空军支援这种总统级的待遇,但也架不住日军一个甲等师团没日没夜的进攻,打到9月29日,日军第13师团也投入了战局,彻底撑不住的胡中将不得不向张中将求援。张中将立刻把于上将的第5集团军的两万兵力投入了罗山前线,好歹勉强稳住了战局。

  在这同时,作为全兵团预备队的孟翔则带着180师全体官兵在南湾湖和浉河之间挥汗如雨地进行着一项庞大的工程。由于官兵们绝大部分参战前都是普通农民,因此进行这种土工作业还是得心应手的。虽然孟翔再次用屡试不爽的大洋鼓舞官兵们的干劲,同时自己还时不时去象征性地挖几揪泥土来做个表率,但工程的进展速度还是不高。集团军司令部每天传来的战报更加让孟翔火急火燎。

  “可恶,要是有大型挖掘机就好了!”孟翔急得团团转。

  刘峰岭不愧是专业搞工兵的,他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施工现场开始整夜笼罩在接连不断的剧烈爆炸声中。刘峰岭的办法也很简单,挖掘开的巨大壕沟里,一路以炸药开路,将一捆捆烈性炸药安置在壕沟的前端并埋入土层中,随着轰的巨响,上百吨的泥土就能被炸开或炸松,壕沟的前端也就变成了一个大土坑。这样挖一段炸一段,自然大大地加快了工程进度。美中不足的地方只有两个,一个是太危险,一个是太烧钱。但为了这场战役,伤亡一些施工官兵和多掏些钞票,也是值得的。

  9月1日,拼得濒临油尽灯枯的第17军团和第5集团军不得不放弃罗山,撤向信阳。食髓知味的日寇随之兵临信阳城下,信阳保卫战也正式拉响序幕。

  第一百二十三节 血战信阳(3)

  雨过天晴,旭日东升。

  信阳城下,第3师团和第13师团的四万余日军在藤田进中将、荻洲立兵中将的指挥下列成数十个有序的方阵,面向东方喷薄而出的太阳和远处的“皇国圣土”举行默祷仪式。几万日本官兵双手在胸前两掌合十,毕恭毕敬地向天皇和“帝国”所在的正东方鞠躬致敬,气氛森然而肃穆。随后,几万只胳膊一起举成了密集的树林,伴随着冲天盈野的“天皇万岁!”、“帝国万岁!”的呼喊声。

  “大日本帝国的武士们!为了天皇陛下,拿下信阳城!”藤田中将和荻洲中将同时唰地抽出寒光闪耀的军刀,森然的刀锋直指远处数十公里外的信阳。

  1938年9月1日上午10点,日军对信阳的进攻大举展开。

  藤田中将和荻洲中将都是属于那种“进攻型”的军队指挥官,因此一上来就将两个师团的主力军投入了进攻。面对浩浩荡荡席卷而来的日军洪流,最前线的于上将、孙中将等高级指挥官们立刻率部队投入反击。一直在枕戈待旦的第33集团军(除了180师)被张中将命令顶在了最前沿,于上将的第5集团军和孙中将的第3集团军抽调有力部队协助第33集团军作战,同时掩护战线两翼,至于在罗山前线损失最严重的第17集团军,张中将则命令那位胡中将带着他只剩下一万五余人的“天下第一军”去坚守信阳后方的柳林镇和柳林车站,作为第二梯队的全军的预备队。

  对于张中将这样宅心仁厚的安排,几位将军在满意之余也都很感动。

  客观上讲,信阳战役对于双方来说又是一场毫无技巧的死仗。信阳是日军志在必得之地,同时又是守军竭力保卫之地,战役的形式自然只有死磕这条路。但张中将、于上将、孙中将都不是喜欢消极避战、保存实力的人,因此双方这么硬碰硬的血战起来,各个战场上自然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特别是原东北军和原鲁军的官兵们,见到日军自然是分外眼红。在“打回老家去”的怒吼声中,官兵们无不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使信阳战役成了又一个血肉磨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