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者无敌_飞星骑士【完结】(551)

  “哦?是我们中国的专家?”孟翔很吃惊。

  舒国生笑呵呵地转过身,对远处正被十多人簇拥着正在谈论什么的两位专家喊道:“刘博士!小刘博士!”

  孟翔看到那是两位大约三十出头的年轻专家,戴着蓝色的安全帽,身穿中山装,手上拿着什么文件,确实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人。听到舒国生的呼喊后,两人立刻小跑过来:“舒先生。”

  “这位就是孟将军,是他一手建立这个基地的。”舒国生介绍道。

  “啊!孟将军,久仰大名!没想到,您这么年轻。”两位专家都又惊又喜。

  “老舒,赶紧介绍一下这两位专家。”孟翔一边和两位专家握手,一边问舒国生。

  “副座,这位是刘先志博士,力学家、工程学家、军工学家,他是山东高密人,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数学系,后来前往德国留学,曾担任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的副总工程师,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啊!”舒国生眉飞色舞地介绍道,“这位是他的弟弟刘来志博士,也是著名的兵器学家。他们原本都在德国留学和工作,早就想回国了,因此这次他们的回国申请得到了德国当局的允许,然后被我们挖来了。得到两位刘博士,我们真是如获至宝啊!他们目前是尧山峡谷军工基地的总工程师和副总工程师。”

  “了不起!太了不起了!”孟翔在发自肺腑的敬佩下连连称赞。

  “孟将军过奖了!”刘先志博士微笑着扶扶眼镜,“我们兄弟二人求学于海外,就是为了效力于祖国。原本德国方面一直不肯放我们回来,这次托孟将军的福,我们兄弟两终于得偿所愿地回到祖国并为国效力了。孟将军如此的年轻,却能成为令日寇闻风丧胆的常胜将军,才真是了不起呢!”

  “哪里!哪里!我不过是一介武夫,你们这样的宝贵人才一个顶我一百个。”孟翔谦虚地道,“只有你们的辛勤工作,我们弟兄们上战场杀敌才能长缨在手。刘博士,不如你来为我讲解一下我们的这个军工基地吧!”

  “当然可以!”刘先志兴致勃勃地一边走一边滔滔不绝地介绍道,“整座兵工厂分为四大区域,按照由内向外的顺序,第一区域为炼钢厂,第二区域为发电厂,第三区域才是军械制造厂,最后的第四区域则是这里保卫人员和工人、技师、工程师们的住所以及食堂、浴室等生活场所。目前,炼钢厂已经完工并正在试行生产,发电厂和军械制造厂大概也在一个月内陆续完工,相关的德国进口机床、模具等设备都正在加紧运来,工厂所需要的铁矿和煤炭直接取自平顶山地区。目前,我们炼钢厂内共有工人六百多人,月产优质军工钢材五百多吨,还在建设中的发电厂预计员工二百人,月输送电力达到十万度。军械制造厂分为枪械、火炮、子弹、炮弹、炸药这五个分厂,员工总计七百多人。当然,更多犹太工人的继续到来会让兵工厂目前的规模再扩大两倍以上。等到兵工厂正式全面开工,预计月产步枪五百支、轻机枪五十挺、重机枪二十挺、迫击炮二十门、子弹五十万发、炮弹三百发、手榴弹一万枚、烈性炸药五十吨。生产出的武器都是德国制式的,因为生产线和相关的设备机器都是德国制造的。我本人以前曾在德国兵工厂里工作过较长的时间,因此现在工作起来可谓是重操旧业、驾轻就熟。那些犹太工人也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敬业的精神,这都使得我们兵工厂的建设和生产十分顺利。”

  旁边的刘来志补充道:“由于火炮的生产工序和生产条件都很高,我们的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暂时无法生产大型火炮,目前只能生产出步兵轻武器以及口径较小的迫击炮和步兵炮。”

  孟翔听得心花怒放,他环顾四周,又感到奇怪:“我怎么没有看到从平顶山各地运输煤炭过来的汽车呢?”

  “是这样的。”舒国生道,“我们拥有五十多辆军车来运输煤炭、材料、生活用品,但都是夜里开动,这也是为了掩人耳目。除此之外,我们的工厂完全竣工后,也都会在夜里开工。因为工厂会冒出黑烟,白天容易被发现,也容易遭到日军飞机的空袭。”

  “很好,很好,你们考虑得很周全。”孟翔满意地连连点头,然后朗声道,“诸位辛苦了!感谢你们的辛劳!以后我们还要建第二座、第三座、第四座…乃至更多的兵工厂!为前线的将士源源不断地生产足够的武器弹药,这样,将士们长缨在手才能狠狠地打击日本侵略者!”

  第一百九十七节 雏鹰展翅(3)

  在忙着建立秘密的地下工业基础时,孟翔也没忘了军队所在地区的农业发展。实际上,此时河南省的农业现状是很严峻的。河南省位于日占区和国统区之间,是中日军队展开反复拉锯作战的主要正面战场,双方几十万大军云集在河南境内。此时河南的领地归属是这样的:豫北和豫东是第一战区的辖区,黄河以北地区大半已经被日军占领,是第一战区和日军展开激战的主要地区,再加上晋南地区也是二战区和日军反复争夺的地区,因此毗邻晋南的豫北地区是河南境内战火最严重的地区;豫东地区以及豫南的信阳都是中央军汤恩伯部队的地盘,豫西的洛阳(包括三门峡地区)、平顶山地区和南阳则是第33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的驻扎地。整个河南四分五裂,既有日军也有中国军队,并且中国军队里的不同派系也互相割据。粗粗估计,中日双方在河南境内的军队总数超过八十万,光是中国军队就有七个集团军(孟翔的第33集团军、于学忠的第3集团军、汤恩伯的第31集团军以及第一战区的四个集团军),并且这些军队私下里还在悄悄不断扩军。这近百万大军驻扎在河南,使得原本是粮食大省的河南几乎不堪重负。几十万中国军队的粮食补充全靠河南一省承担,而在河南境内的日军也执行“以战养战”的掠夺政策,双方军队在获得足够养军的粮食后还继续搜刮,日军是搜刮到占领区后方充实粮仓,中国军队一部分是同样的目的,大部分则是军队的高级将领擅自增加征集粮食的数量,然后将“多余”的粮食贩卖到国统区甚至日占区内以谋取暴利、中饱私囊。造成这样局势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军队内贪污成风,一方面是中日军队都认为己方难以将对方驱逐出河南,因此在中日双方眼里,河南是争夺区、拉锯区,是随时会丢掉的“废地”,所以还不如在自己被赶走之前狠狠地搜刮个够。双方这种思想自然苦了河南的老百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