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火车上来到豫西实际上是最“舒适”的方式,数量更加庞大的难民则是通过两条腿和简陋的手推车来到豫西的,很少看到牲畜拉车,因为那些牲畜要么被沿途汤恩伯部或蒋鼎文部的士兵给抢走,要么便被半路上饥肠辘辘的难民给宰杀吃掉了。那些吱嘎嘎响着的独轮车上堆着难民们全部的家当,丈夫吃力地拉着车,妻子艰难地推着车,老人小孩坐在车上,几十万这样的独轮车和上百万条人腿汇聚成排山倒海、浩浩荡荡的人流,犹如黑压压的洪水般沿着铁路和公路向豫西跋涉前进,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因为筋疲力尽而活活累死或饿死倒毙的难民在铁路和公路两侧比比皆是,很多灾民都是全家死在了路上,只有小孩子茫然地坐在大人的尸体边。而实际上,豫东和豫西的很多村庄城镇都有全家甚至全村被饿死的惨事。铁路两侧,倒毙满了一路的尸体,有的是步行而死掉的难民,有的是从火车上掉下来摔死或被火车轧死的难民,死得最惨的是那些被火车碾断手脚或摔成重伤的难民,因为根本没有人去管他们,也没有条件去医治他们,他们只能活活地流干鲜血慢慢地死掉,铁路上鲜血淋漓。
从豫东和豫中通往豫西的陇海线,成了地狱般的死亡路线。
从豫东和豫中开来的火车,就像从暗无天日的地狱里开来的。而豫西虽然谈不上天堂,但起码让这些地狱火车重新开回了人间。
亲眼看到的这些画面已经让孟翔心如刀割了,但他知道,在豫东、豫中、豫南、豫北,肯定还有比这些更惨的事情在不断发生着,数以千万计的河南同胞正在饥饿和死亡中艰难挣扎着,惨绝人寰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
洛阳的老城区有一座东北体育场,是当年退守到西北的东北军建立的,可容纳上万人。孟翔率部长期驻守豫西,经常在这里举行阅兵式或军事操练。由于体育场很大,因此被孟翔用来安顿难民,作为难民来到洛阳后的第一个歇脚处。当孟翔来到体育场探望灾民时,现场霎那间沸腾了,下面发生的事情让孟翔措手不及。在这里的难民们看到孟翔后,陡然间欢声雷动,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声,震得孟翔两耳嗡嗡响。灾民们原先暗淡无光的脸上一起浮出了求生的希望,一双双被苦难折磨得已经没有光泽的眼睛里都重新射出了光彩。孟翔听见体育场里数以万计的难民在热泪盈眶地呼喊着:
“是孟将军啊!”
“我们有救了!”
“孟将军万岁!”
惊天动地的呼喊声响彻云霄,更加震得孟翔心头发颤。他诚惶诚恐地看见,人满为患的体育场内,数以万计的难民就像退潮的海水般,黑压压、齐刷刷地跪倒在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和看到希望的欢呼声犹如火山般在爆发着:
“孟将军!救救我们吧!”
孟翔心头在剧烈颤抖着,他知道,自己已经身不由己地被历史浪潮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位置,河南的老百姓已经把他当成唯一的救星了。在这场空前的灾难以及死亡阴影的笼罩下,河南的百姓们知道自己不能指望汤恩伯,不能指望蒋鼎文,不能指望李培基,更无法指望远在天边的蒋委员长,只能指望孟翔。而对于孟翔这么一个刚刚二十六岁的年轻人来说,几万老百姓一起向他跪下乞求活命的场面,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的,这种山一样沉重的责任让他陷入空前的惶然中。
体育场内,凄惨的哭号声犹如惊雷山崩。
孟翔忍不住潸然泪下。他心如刀绞,河南百姓真是可怜啊!论起全国各省哪个对抗战的贡献最大,有历史知识的人都会回答是四川省。确实,四川省作为中国抗日大后方的主要地区,在抗战八年里以一省之力为国民政府提供了超过30%的税赋,并未抗日前线提供了三百万壮丁,川军战死和受伤人数达64万;但河南百姓为国家这场千年浩劫所做出的贡献也丝毫不逊于四川百姓,河南为抗日前线提供了260万壮丁,仅次于四川,河南为国家提供的税赋钱粮也是全国第二。但四川毕竟是后方,没有战火侵染,气候也是风调雨顺,这都是饱受苦难的河南比不上的。河南是抗日前线,是中日军队的交战拉锯区,天灾人祸不断。“粮食大省”的头衔带给河南的不是荣耀,而是沉重的负担。河南不但要养活驻守在本省境内的百万中日军队,还要向驻守山西南部和陕西南部的中国军队提供粮饷,因为这两个河南的邻居省份都不是产粮的大省,在一定程度上也要靠河南养活。最悲哀的是,驻守陕西南部的胡宗南部四十万大军并非抗日军队,这支部队很少上前线与日军交战,长期吃着河南的粮食并驻守陕南仅仅是为了警戒陕北的共产党。伟大而凄苦的河南人民,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战场保卫国家,把自己仅存的粮食献给国家,自己啃草根野菜,但灾难来临时,国家却是不闻不问。河南对国家的贡献在抗战初期和中期都是全国第一的,之所以后来被四川超过,是因为河南遭到的灾祸和苦难太多了,全省的民力已经彻底被压榨枯竭,并且已经被国民政府给抛弃了。
孟翔知道,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勤劳、最朴实、最能满足的,他们只要能吃饱饭,便不会有任何“逆反”举动,就像老黄牛。但如今把这些牛一样质朴的老百姓逼得下跪乞食,是什么原因?又是谁的责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