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苍鹰猎食般的轰炸机,将一串串炸弹直接丢进了东京府的皇宫,还有几个内阁大臣所在的地方。整个东京府,瞬间便成一座座大火点燃的城市。
没任何提示。没任何迹象,中止近一年多的战争。却再次爆发。让所有得知消息的国家,都显得措手不及。不明白。为何刘兴华又突然宣战了。
面对各国领事的询问,还有岛国使团的质问。负责外交事务的孙仲山,很平静的道:“国战期间,我们可以任何时候发动攻击,这有什么问题呢?
至于为什么突然发动攻击,原因也很简单,我们的部队做好了登陆的准备,觉得岛国方面既然不同意停战条件,那就只能实施登陆亲自去完成作战目标了。”
这样的答复。让各国领事也非常无语。可德奥方面,却对大华国终于动手感到长松一口气。这样一来的话,至少在英美方面来说,他们失去了道义啊!
岛国是他们的盟约国,现在被大华国攻击,他们到底要不要支援呢?如果支援的话,无疑站在大华国的对立面,这是他们一直期待的事情啊!
而英美方面同样清楚,接下来他们的选择就难做了。如果说半岛或其它岛国殖民地。为了不得罪大华国,他们确实没必要进行支援。可现在呢?
大华国的雷霆攻击,直接意识着要实施登陆作战。这个情况下,他们援不援求呢?
盟约国的各方。迅速进行会议。可最终的结果是,面对如今的形式,只怕他们想支援也支援不了。距离岛国最近的沙俄。如今日子同样不好过。
在一战的战场,沙俄同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目前沙俄国内的形势同样不容乐观。这个时候派兵支援岛国,沙俄方面又不傻。怎么可能去做呢?
直接变成弃子的岛国,伴随大华国的雷霆攻击展开,同样意识到即将到来的风险。可如今的形势,相比之前更加不容乐观。
伴随大华国展开进攻的同时,沿海一些地方立刻爆发起义。推翻天皇跟内阁的起义军,这些起义军的速度同样不慢,对守卫部队直接展开了反击。
没等来大华国的登陆部队,等来了来势汹汹的起义军。甚至令逃过一劫的天皇,还有诸多大臣惊恐的是,有不少新组建的部队,直接阵前起义加入起义军。
沿着起义军打开的战略通道,大华国的陆军,在海军的护航下,从多个方向实施登陆作战。岛国布置的层层阻击,在陆海军的配合下,根本实成不了有效阻击。
躲进民居的岛国天皇还有诸多内阁大臣,面对到处求援,烽火四起的形势,同样心急如焚。找盟约国求援,得到的回答还是在商量,让他们尽量坚持的拖词。
这样的情况下,岛国天皇当机立断道:“告诉我们的谈判使团,只要停止战争,我们同意大华国的停战条件。但让使团方面,尽量争取时间。能拖一天是一天!”
面对天皇到了这个时候,还要耍小聪明,负责外交的外务大臣苦笑道:“陛下,只怕没用了!我们的代表使团,在开战之后已经被驱逐出镜了。”
对于岛国,刘兴华不是没考虑过,尽量减少损失完成既定战略目标。可刘兴华同样清楚,这帮小鬼子能忍,又阴险的很。只有打残他们,才能让他们老实。
既然战争开启,他不会给岛国任何和谈的机会。登陆部队,在不少岛奸的引领下,快速的向全岛推进。在战争开启后,刘兴华同样实施了严格的军事管制。
一旦占领区的平民,敢对国防军官兵实施抵抗或者打黑枪,刘兴华便会命令部队直接清剿这个地方。当然,负责执行清剿跟杀戮的,还是那些起义军。
人心败坏的情况下,小鬼子无疑是疯狂的。在这些选择当叛徒的小鬼子看来,只有跟着大华国才有活命的机会。杀同胞,他们同样不会觉得内心愧疚什么。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
这样的铁血政策,让这些欺软怕硬的岛国人,看到国防军的官兵都打呌嗦。那怕不少大华国的政要,觉得这个政策太残酷,刘兴华同样没有理会。
给予这些政要的答复便是,自华夏建国至今,这个岛国对华夏制造了多少血案。明朝时期的倭祸,清朝的多次战争,这样的国家有何道义可言!
现如今国防军实施登陆作战,实施这样的政策,也是出于对官兵生命的爱护。只有杀怕小鬼子的胆,才会换来国防军的安全。
如果不想死,脱下军装成为平民,听从国防军的安排不是更好吗?
在占领几个岛国重要的军事港口跟大型军工厂之后,刘兴华立刻下令。大批的商船跟技工,上岛实施拆迁。这些东西,都必须全部拉回大华国来。
至于那些技术工人,如果愿意搬迁到华夏的,同样可以一并带过来。如果不愿意过来的,那就找个机会,把那些人给全杀了。
原因很简单,在未来的岛国,刘兴华不希望看到,他们存在任何的军事制造人员。对岛国的殖民,未来更多还是从事轻工业或农业生产更好。
类似军工厂跟船厂这样的东西,还是不要为好。这种搬迁,无疑是在断岛国的根基。等到第一支部队,顺利挺进东京府,一切便显得顺其自然的很。
被起义军俘虏的天皇,还有几位顽抗派的大臣,很快宣布放弃抵抗,无条件接受投降。随着东京的陷落,大华国与岛国的战争,也正式宣告结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