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岛国的起义军,装备了少量的制式武器外,岛国所有的军事装备,都被一船船拉回大华国。那些工厂跟设备,同样被拆迁回国另做处置。
岛国存储的黄金白银,也被整船运回大华国。这些战争财富,让原本觉得打仗费钱的财政部,同样喜笑颜开。相比之下,英美方面却觉得苦不堪言。
原因很简单,在围困岛国的这段时间,他们对岛国提供了不少物资。都是打白条,没怎么收到黄金白银的。现如今岛国完蛋,这钱他们找谁收去呢?
让大华国承担这些欠款,想想都没可能啊!
大批登陆部队的进驻,让岛国一时间变成大华国说了算的地方。以岛奸为首的民主政府,很快也成立了起来。跟大华国也很快签定,诸多的不平等条约。
例如外交豁免权,关税所有权,无限期驻军权等等,都被一一给签属下来。大批的工厂被拆除,大量的军用物资被运走。岛国终于尝到被别人殖民的感受!
不到半个月,拖延许久的战争便被结束。盟约国方面,对大华国展现的兵锋,同样心存畏惧。甚至让两个阵线的战争,慢慢变得冷静了许多。
在他们拼命消耗国家实力的时候,大华国却在快速的提升实力。如果继续这样打下去,说不定到最后,大华国就占了便宜啊!
可没等他们冷静多久,沙俄境内爆发大规模的工人跟农民起义。甚至包括一些沙俄部队,这场起义的爆发,让盟约国方面同样觉得太凑巧了吧!
屯集在一战的沙俄部队,开始陆续被调集返回国内镇压起义。沙俄一撤,意识着德奥阵营压力瞬减。结果冷静没多久,战争又再次爆发起来。
本想保存实力的美国人,只能继续从国内调集部队,填补沙俄撤退带来的影响。而沙俄的内乱,看起来根本没有停止的迹象。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开始有理由怀疑,这其中有没有大华国策化的影子在。这种猜测,在岛国之战结束不久,很快便成猜测变成了证实。
原本游弋在岛国内海的大华舰队,突然进攻了沙俄在海参崴的海军基地。并且以不战而胜的方式,直接拿回了海参崴的控制权。
这条消息一出,各国都知道,大华国终于对沙俄动手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 最大的赢家
海参崴,位于沙俄、大华、半岛三国交界之处,三面临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地理位置优越,是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沙俄远东舰队所在地。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就包括海参崴。
自穿越到这个时空,刘兴华就对这里念念不忘。结束对岛国的战争之后,收到情报部发来的通知,沙皇已经被赶出皇宫,他便下达了占领的命令。
虽然沙俄修建海参崴军港,也可谓耗费巨资。可长期的战乱状态,加上远东舰队驻此时常缺少补给。沙俄海军对基地的驻防,实际已经不如从前。
在海参崴附近生活的百姓,虽然有不少沙俄人。可在附近,依然生活着几十万满族跟汉族的百姓。他们对于崛起的大华国,同样抱着归附之念。
习惯讲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清朝遗民,都盼望着能早日回归故土。对他们而言,生活在这里确实有些朝不保夕的惧怕。
制定夺战海参崴的战略前,刘兴华就从东北派遣不少沙俄籍俘虏兵进入海参崴。他们要做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跟驻防这里的海军搭上关系。
这些当年被沙俄抛弃的沙俄士兵,如今都拥有东北籍的身份。刘兴华派他们出来执行任务,也是对他们一种考验跟器重。
有资格担当间谍的沙俄士兵,都明白这是一个机会。谁都清楚。一旦任务完成之后,他们及其家人在大华国。就能真正的得到认同,成为英雄般的存在。
其次大批的精锐特战队员。同样开始了渗透。以至在刘兴华准备了软硬兼施的情况下,最终这仗却没打起来,驻防这里的远东舰队选择了投降。
沙俄王城的形势,这些士兵不是不知道。甚至在这段期间,舰队官兵也有不少人起了起义的心思。若非舰队司令经验老道,只怕这些驻防的官兵也加入起义了。
现在舰队基地被大华国占领,他们至少不用担心饿肚子。至于未来如何,很多人都没有去想。因为他们都清楚,他们的沙皇现在没功夫理会大华国。
占领海参崴的同一时间。集结在沙俄边境的几十万国防军,几乎在同一时间发起了进攻。任何不投降的沙俄守卫军,都会被国防军予以坚决消灭。
看着长驱直入远东境内的战况,英美方面也感叹,大华国这一招落井下石还真狠。可面对大华国给出的解释,他们同样不好多说什么。
在对外的公示中,大华国表示鉴于远东的混乱,以及沙皇被反抗军赶出皇城。为避免生活在远东的清朝遗民,承受不可预知的风险。大华国决定出兵收复这些失地。
那怕沙俄驻华领事,提出严重的抗议。可这个时候,谁还将他的抗议当回事呢!
大批国防军的进攻,让远东混乱的局势。确实得到很大的改善。不论是当地的起义军,还是驻守此地的沙俄远东军。面对国防军,都必须停止战斗接受军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