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军方面,登州营在淡水要塞,也不过投入了一个乙字营,新编的一个要塞炮营。总的来说,动作不算太大,甚至都不如郑芝龙在台湾南部的经营速度和规模。
“暂时先和平共处吧,只要他有银子,十二磅炮一下的火炮,都可以卖给他。没有海上的优势,他在大员翻不起大浪。我们还可以利用他往大员移民的举动,增加大员本土移民的数量。现在海军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李国助死心塌地的给我们卖命。得罪人的事情,让他去做,我们登州营,不做恶人。”陈燮的一番话,听的西劳经佩服不已。这样的人才是做大事情的人啊,坏人都是别人来做,好处一点都不落下。在幕后操作,这手法真高明。
其实这也不是啥高明的手段,现代美帝都玩烂的招数。表面上看起来,淡水那边是李国助的地盘。实际上,李国助就一支船队,还有就是能分点保护费和跑海贸。银子是没少挣,实力却不怎么强大。郑芝龙要打他,赢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是想灭他就难了。淡水那边的港湾内,常年驻扎八条一千吨级别战舰,一个季度一轮换。
交代完毕,西劳经也下去了。陈燮开始了精心的准备,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有利条件,往旅顺运送各种物资,还有分批的运去部队。苏皓宸可以说是最勤苦的一位,制定作战计划,计算各种物资,运输等等,都是他带着一帮参谋在做。
截止八月底,盖州囤积了三万发新式开花弹(榴弹),这种欧洲十八世纪诞生的开花弹,在大明工匠的聪明智慧面前被克服了。陈氏火箭(康格列夫火箭),五万枚。栗色火、药,二十万斤,手榴弹二十万枚。军用口粮,至少能吃一个月的,各种攻城器械无数。
崇祯十一年(1638)九月二十二日,清军再次入寇。清军分二路进至墙子岭、青山口,明蓟、辽总督吴阿衡、总兵鲁宗文战败而死,中官郑希诏逃走。清军遂长驱直入,兵屯于牛栏山。时明宣、大总督卢象升丁忧,候代未行。帝乃诏督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诸军入卫。二十四日,京师戒严。
黄太吉憋不出住了,以多尔衮为帅进犯,陈燮终于等到了玩一把大的机会。
第四百零八章
第四百零八章 脏!
第四百零八章 脏!
建奴进犯,站在后人的角度看,燕山山脉可不是什么通衢大道,有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雄关。为什么清军就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呢?要知道,从这里进来,走的是远路。要走近道,从辽东过来,还是山海关近吧?
明朝有很多事情没法弄明白,值得一提的是吴阿衡,其妻为田贵妃的姑姑。作为权贵,战死在疆场上,也算是死得其所,令人敬佩。
京师告急,朱由检首先想到的不是别人,正是陈燮的登州营。召集群臣开会,第一句就是:“急调登州营北上勤王。”多数已经习惯了建奴进来干一票就走的大臣,这个时候没动静。平时嘴巴都很利索的大臣们,这会一句话没有。
杨嗣昌站了出来,举着笏板道:“陛下,臣以为不可调登州营来京,可令登州营自盖州往北进击,收围魏救赵之效。”
如果是别人站出来说这个话,朱由检能当场拿下廷杖。杨嗣昌是他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朱由检还是很克制的反问:“京师奈何?”
杨嗣昌是坚定的攘外必先安内的计划制定者,为了这个计划,他是反对调兵北上的。但是朱由检这一句话,可把他逼到绝路上了。不回答是不行的,仔细想想道:“可同时令陈燮率山东兵北上勤王。”
如果是以前,朱由检还是会愤怒,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还是让他心里很犹豫。陈燮的漕运兵,居然扣押了国舅爷的船和人,这让朱由检的后院很不安生。田贵妃闹腾,朱由检也让人问了陈燮。得到的回答是国舅爷枉法,证据确凿,为法度计。不敢徇私。意思是,没抓田敦吉就不错了。皇帝还是别为难我了,下面的工作不好做的。而且陈燮的山东,夏税真的交了六十万两啊。这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万呢,贵妃受点委屈就算了。
尽管没有为难陈燮,朱由检的心里还是有疙瘩的。杨嗣昌的建议,让他动心了。点点头道:“那就这样吧,召卢象升进京。”
“五月,象升丁外艰。上疏乞奔丧。帝不准,令席丧候代,进兵部尚书。?”这段记载,清楚的显示了此刻卢象升的状态,服丧期间,欲丁忧而被夺情。
“象升身着麻衣,脚穿草履,头裹白巾,誓师于京郊。崇祯帝派中官高起潜为象升军监军。十月初四日,崇祯帝召见督师卢象升于武英殿。问方略。象升答:“臣主战。”时崇祯帝犹豫于战和之间,朝中重臣,杨嗣昌、高起潜、陈新甲都力主和议。”
一直骨头很硬的朱由检。在这时候要不要议和的问题上,犹豫了。在武英殿,面对这个大臣,朱由检的心情很复杂,因为此前也有个人,因为擅自议和的借口,被他凌迟了。这个人叫袁崇焕,死了很久了。杨嗣昌对卢象升的态度很不爽,因为这是跟他的策略相悖的观点。正因为这个矛盾的冲突。杨嗣昌深恨卢象升。因为卢象升的正面形象,反衬了他主张议和的丑陋。你说他恨不恨?
武英殿上的朱由检表情复杂(帝色变)。良久沉吟道:“招抚、议和是外廷(内阁)的主张,你出去跟他们商量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断刃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