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1364)

  思来想去,李贤只好让刘敦下了一道诏书。

  大意是刘协要葬于皇陵,沿途官吏务必给予配合,否则的话,当治其大不敬之罪。

  曹操倒是没有拦阻的想法,关中虽然已经落入他手,但是,关中豪族颇多,并不是他可以一手遮天的地方。

  刘协要落叶归根,曹操乐见其成。

  最起码,天子下葬期间,青州军不敢造次,这就给了兖州军难得的喘息时间。

  如今,曹操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此时,关于毒杀刘协的真相也渐渐流传,曹操作为幕后指使,在有心人的散播下广为人知。

  曹操大恨,却无能为力。

  为了彰显清白,曹操只得使人配合选址,开凿陵墓。

  从下邳到关中,一路何止千里,这时候,贾诩早已经到了江东。

  见了孙策之后,贾诩第一句话便是:“江东大祸临头矣”。

  孙策脸色一变,道:“我敬先生之智谋,所以才迎出门外,先生何必诳我!”

  贾诩摇了摇头,道:“我且问你,当今天下,江东占几分?”

  孙策皱眉不语。

  “李贤又占几分?”

  孙策依旧不言。

  “李贤未取荆州之前,江东军尚有一飞冲天的机会,可是,现在嘛,只能蜗居于池塘之中了”

  孙策尚未应答,周瑜已经冷笑道,“文和先生所来为的还不是联孙扛李一事吗?”

  贾诩摇了摇头,道:“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

  “此言何解?”

  “如今之局势正如同战国七雄鼎立,强秦独大,六国惶恐,若是苏秦说服六国共同出兵对付强秦,那么,六国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只可惜,六国间相互猜疑,最终让秦国远交近攻之策各个击破”

  “文和先生是说,当今天下,李贤已经无人能敌了吗?”

  “伯符何必明知故问,若非如此,曹操何必向西凉求援?只可惜韩遂、马腾中了李贤的计策,西凉军已然回师了”

  孙策吸了口冷气,“依先生之见,曹操还可支撑多久?”

  “多则五年,少则三年,曹操必败”

  “曹操新得关中,麾下人才济济,何至于此?”

  “李贤地广人多,与曹操是难解的死敌,曹操不过两州之地,如何敌得过李贤?”

  孙策可是只有一州之地!

  贾诩所言,宛若刀子一般刮到了孙策身上,疼的很。

  踌躇一番,孙策又道:“我江东可撑多久?”

  贾诩似笑非笑,“若非尚香夫人,江东难撑两年,有了她嘛,当可有八年富贵”。

  孙策脸色大变,这等于说他是靠妹妹才有今天。

  “放肆!”

  孙策制止属下,道:“为何是八年?”

  “八年之后,李贤当可平定天下!”

  众人皆惊。

  第六百八十七章 赏

  贾诩是何许人也?

  名士阎忠曾断言,说贾诩“有良(张良)、平(陈平)之奇”。

  初始,贾诩便使出毒计,使得李、郭汜攻破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李为彰显其功劳,甚至打算为其封侯,后来贾诩谦辞,这才不了了之;其后,张绣借助贾诩之才华,以南阳一郡之地两胜曹操。

  正是察觉到贾诩的巨大威胁,曹操才使出手段,以家人胁迫,控制了贾诩。

  谁曾想,贾诩竟然身在曹营心在汉。

  曹操若是知道贾诩此举,只怕会连肠子都悔青了。

  明明是兖州的使者,可话里话外却是一副赞赏李贤的模样,这让江东诸人大为讶异。

  难道说,贾诩得到了什么了不得的情报?否则的话,他为何如此断言?

  周瑜念头急转,开始旁敲侧击,试图挖出情报,“李贤虽然势大,却不能一手遮天,先生为何如此断定?”

  贾诩微微一笑,道:“兴水利,重农事,轻赋税,李贤在民间声望极高,只要他击败曹操,吞并雍、兖之地,天下谁人能敌?”

  周瑜在心中将各路诸侯逐个排除,等到后来,不得不佩服贾诩目光之长远。

  孙策倒是有些愤怒,“强秦一统六国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李贤难道比嬴政还厉害吗?”

  “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李贤占据大义之名,麾下兵强马壮,放眼天下,除了曹孟德之外,谁敢试其锋芒?”

  孙策张了张嘴,似乎要彰显自己的存在,却听得周瑜干咳一声,他当即凛然不言。

  贾诩置若罔闻,道:“若想图谋大事,军力、民望、大义缺一不可,眼下,李贤大势已成,注定不可阻挡”。

  孙策闻言更是抑郁。

  周瑜倒是镇定十足,只要孙尚香不死,江东终归有一条退路。

  “先生既然如此看好李贤,为何不改换门庭,为青州效力?”

  贾诩笑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我已经过了投效的最佳时机,不会再折腾了”。

  孙策心中不屑,可脸上还是不动声色,“先生此番到底是为李贤,还是为曹操?”

  “为自己,也为孙将军”

  “嗯?与我有何干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