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1365)

  “我有上中下三策,不知将军听否?”

  “洗耳恭听”

  “下策便是维持现状,坐山观虎斗,如此以来,一旦曹李之战结束胜负,其中一方的统治者一定必须滋扰江东”

  孙策吸了口气,“中策呢?”

  “中策便是出兵兖州,配合曹军行事”

  孙策微微意动,不过还是强忍着不肯表态,“上策呢?”

  “上策是联合士燮,北据青州”

  孙策额头生汗,他怎么也没想到贾诩是这般观点。

  难道说,是江东与士燮的联络为人发现了?

  孙策念头千转,甚至没听清贾诩接下来在做什么。

  “孙将军,不知你选哪一条路”

  “若是中上两策融合,又当如何?”

  “三年可平定天下,只是,这条路难之又难”

  “先生此来,难道不为援军?”

  贾诩笑道,“若有援军,自然多多益善,不过,我知道孙将军不会无的放矢”。

  孙策颌首称赞,“正是如此,李贤毕竟是我妹婿,如果我这时候捅他一刀,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将军意欲何为?”

  “我要见见士燮”

  贾诩笑了起来,似乎并不担心自己无法交差。

  周瑜倒是很贴心,“先生不妨小住一些时日,等到战局明朗才行归返,如此,也算是条权宜之计,如何?”

  贾诩不置可否,“如此,有劳孙将军了”。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一番闲谈之后,贾诩告辞离去。

  孙策阴沉着脸,道:“公瑾,你觉得此獠所言有几分真,几分假?”

  “贾诩贾文和侍奉多主,眼界极高,他瞧不上曹操很是正常,没必要遮掩”

  “难道他不怕我们告于曹操知晓吗?”

  “兴许是为了彰显其诚意”

  孙策微微颌首,“有些道理,不过,我倒要拭目以待,看看李贤到底有几分能耐”。

  周瑜不置可否,他知道,孙策不是屈居人下之辈。

  无论如何,贾诩此行都不会落空。

  兴许,这便是贾诩信心十足的原因。

  西汉初年,高祖刘邦定都关中,建筑新城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改长安城所在地区为“京兆”,意为“京畿之地”。

  在两汉时期,长安的人口曾经一度超过了百万。不过作为兵家必争之地,长安也遭到了数次兵灾,初平元年(190),汉室势微,西凉军阀董卓挟汉献帝迁都长安,192年4月,董卓被王允、吕布刺杀,192年6月,董卓部将李等人又攻入长安,后又相互派兵攻杀。

  饱经摧残的长安在数次战乱之后,人口已经大幅下降,城内更是出现了大片无人居住的地区。

  曹操掌权以来,施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更是大力发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但长安城已经不再是那个人口过百万的超级大城了,它的地位渐渐被许昌所取代。

  章武元年,刘协的尸骨抵达长安汉陵,顺利下葬,期间,曹操并未阻拦。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青州精锐出城之后并未立即离去,而是采取了一坛土样、

  曹操不明何意,未加阻拦。

  此时,局势渐稳,李贤离开下邳,来到兖州前线。

  “护军校尉赵云何在?”李贤朗声长喝。

  “末将在!”赵云单膝着地,双手抱拳。

  “护军校尉赵云统御外族,杀敌无数,特擢升为镇军将军,所部骑军名曰骁骑军,来人呐,取旗!”

  接过侍卫递过来的白底大旗,李贤笑道“骁骑者,奋勇争先,锋锐无匹也!赵云,请旗!”

  赵云双手翻转,激动的接过大旗,嘴里颤抖的说道“末将代骁骑军谢大将军,骁骑军必为天下披坚执锐,扫平天下!”

  满意的点点头,李贤搀扶起赵云,嘴里道“赵将军现在就可以把这旗帜挂在城头,让人一睹骁骑之风采!”

  赵云大喜,“诺!”

  片刻之后,一杆巨大的白底黑字大旗高高的飘扬在长安城头,斗大的“骁骑”二字张牙舞爪,威风凛凛,不过更令人瞩目的是,旗帜上面还有一只作势欲扑的老虎。

  赵云麾下的万余兵士大声呼喝着“骁骑,骁骑,奋勇争先,锋锐无匹!谢大将军赐名”。

  李贤大笑,又道,“神策军徐盛!”

  “末将在!”

  “你部兵马攻城破寨,战功显赫,特封你为镇东将军,赏军旗一只”

  “谢大将军”

  李贤又道:“张绣何在?”

  “末将在”

  “你部并州军为我大汉出力甚多,此次南攻荆州,并州军居功甚伟,而你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也赐你一军,名曰飞虎”

  张绣嘿嘿傻笑,“大将军,飞虎二字何解?”

  “如虎添翼,是为飞虎也”

  “谢大将军”

  接过大旗,张绣也不避讳,当场就铺展开来,只见硕大的旗帜上绘着一只巨大的金虎,张牙舞爪的金虎肋生双翅,上头有三个大字“飞虎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