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189)

  曹军将领颌首应诺。

  马蹄声越来越近,距离车马不过十步远的时候,李贤减缓马速,嘴里道:“我是李贤,哪位是曹孟德的使者?”

  中年男子缓步前行,遥遥向李贤做了一揖,道:“颍川荀彧见过李县尊,县尊击杀张饶,击溃管亥的事迹早已经传遍了河北诸郡,便是我家主公都颇为赞赏”。

  李贤“哈哈”大笑,他手指北方,道:“还是曹孟德知我,此番青州黄巾生乱,若不是我家国相拦阻,我早就跃马扬鞭,击杀黄巾了,又哪能让曹孟德专美于前?”

  什么时候自家县尊变得如此目中无人了?胡庸咬着嘴唇,才没让自己惊呼出声,不过,铜铃般的大眼已经足够表现出他的惊讶了。

  荀彧出身名门世家,南阳名士何颙曾经赞其为“王佐之才”,无论是韩馥,还是袁绍都对他礼遇有加,便是曹操曹孟德都不敢有丝毫怠慢。

  这李贤不过是一个小小县令,仗着自己打过几次胜仗就敢如此猖狂。

  实在令人不齿。

  荀彧深吸了一口气,止住了不忿的曹军将士,他嘴里道:“敢问李县尊,可否让开路途,让我等入城拜会孔北海?”

  李贤大笑,嘴里道:“哈哈,那是题中之义,来人呐,护送曹使君的兵马入城!”

  “喏!”

  荀彧深深地看了李贤一眼,方才登上车马。

  护在一旁的曹军将领恶狠狠地盯了李贤一眼,道:“李县尊,今日所赐,他日于禁必有厚报”。

  于禁?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就是被关羽水淹七军,一败再败,进而投降关羽的大将?

  李贤心中不屑,嘴里道:“好说,于将军可要记清楚我相貌,莫要找错了人”。

  于禁大怒,“你!”

  此时,马车内突然传来一阵干咳声,于禁深深吁了口气,打马离去。

  李贤似笑非笑,忽而恶趣味地说道:“于将军可要习好泳术,他日必定会派上用场”。

  于禁愕然回首,不知道李贤说的这话究竟有什么意义。

  游泳还能派上用场?这厮发的什么神经?

  四周的东莱军将也搞不清楚李贤的意思,胡庸憋的半晌,终于忍不住出口问道:“县尊,你让这贼厮鸟学泳术,其实有什么玄机?”

  李贤高深莫测地笑道:“天机不可泄露,数年之内必可见分晓!”

  听说干系到天机,军将们顿时凛然不语。

  世人传言李县尊乃星君下凡,莫非,他预见到了什么?

  于禁格外烦躁,两旁的东莱军卒名为“礼送”,实际上却像是监视。

  什么时候自家人马受过这等折辱?

  早知如此,当日说什么也不会毛遂自荐了。

  于禁原本为鲍信手下部将,曹操入主兖州之后,他转而投靠曹操。

  此番,荀彧出使北海国,于禁想给新主公留下不错的印象,于是便主动恳请做护使军将。

  哪曾想,临近都昌城的关头,竟然遇到这种闹心事儿,偏偏自家主公又有求于人,发作不得,这种感觉实在让人愤懑不已。

  短短几百步的距离,却好像十万八千里,不知道过了多久,在三百名东莱军卒的“礼送”下,曹军的兵马终于来到了都昌城门口。

  勘验过印信之后,城门尉不敢怠慢,急忙通禀孔融。

  孔融可不像李贤,他向来尊称名士,听说是颍川的荀彧荀文若来了,他当即出城相迎。

  ...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可授人以渔

  文人之间向来有说不完的话题,孔融与荀彧,一个是河北名士,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做过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纸砚,另外一个为当世大儒,年幼时便有才名,两人甫一见面,饮酒作诗,很是快活。

  酒过三巡之后,孔融笑道:“文若呀,不知道你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荀彧没有避讳,直截了当地说道:“曹孟德让我牵桥搭线,要与你结一个善缘”。

  “喔?不知道怎么个结法?”

  荀彧笑着指了指木案上的肉食,道:“兖州军中缺粮,我为这米粟而来”。

  孔融摇了摇头,道:“实不相瞒,我正打算救济流民,这粮秣怕是不多了”。

  荀彧不着急,只是自饮自酌。

  果不其然,下一刻,孔融又笑道:“不过,文若兄远来是客,而我孔文举向来没有亏待客人的道理,这粮秣我自然要给”。

  荀彧露出笑容,道:“文举你着相了,这粮秣无论你给与不给,都不会影响到我们,你还是孔文举,我还是荀文若,对吗?”

  孔融大喜,他笑道:“哈哈,没错,来,让我们满饮此杯”。

  “满饮”

  正在兴头上,外头忽然有家仆来报,说李贤在门外求见。

  孔融笑道:“喔,李贤竟然来的这么快,嗯,且告诉他,我正在府内会客,让他明日再来吧”。

  家仆正要应诺,却听荀彧说道:“且慢,我早就听说介亭李贤能文能武,今日既然遇见了,自然要见上一见”。

  提起李贤,孔融显得颇为自得,这可是他一手提拔出来的将领,听闻荀彧有兴趣,他当即招手说道:“也罢,既然文若兄想见一见,那便让李贤进来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