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212)

  李贤笑道:“不妨事,谁想说什么且由他说去,嘴长在别人身上,我只要做我自己,问心无愧即可”。

  “使君不怕积毁销骨,众口铄金的说法吗?”

  李贤收敛笑意,一字一句地说道:“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我会用手中的刀枪为自己正名!”

  这句话可谓诛心之至,不过徐庶听了却没有任何意外。

  一年多的接触下来,徐庶早就看出了李贤不是什么忠臣良将,他有他自己的一套处事方式。

  有时候徐庶也不明白,李贤小小年纪,哪里会冒出那么多的想法,哪里会有那么多的阅历。

  外头有传言说李贤是像张良那般遇到了仙人传道,所以才开了窍,可徐庶却嗤之以鼻。

  子不语怪‘乱’神,如果说李贤有一个大隐隐于市的高人指点,这倒也在情理之中,可什么星宿下凡的传言就纯属杜撰臆测了。

  在徐庶看来,孔融徒好虚名,既无雄才大略,又无进退之心,顶多算个守成之君,在这‘乱’世早晚会被人取而代之。

  这北海之地,是天赐之地,与其便宜别人,倒不如‘交’给李贤!

  当然了,这些都是徐庶的心里话,眼下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即便是李贤也不可以。

  整理了纷‘乱’的思绪,徐庶又问道:“如果我猜的不错,孔北海一定会把那五千黄巾俘虏‘交’给你处理,不知道使君有什么打算?”

  ‘乱’世人命贱如狗,与其养着一群无用的俘虏凭白耗费粮秣,倒不如把人杀了,多积攒些粮食。

  只可惜,李贤终归不是万人屠白起,做不了坑杀数千俘虏的事情。

  眼下,青州的流民将北海国内的诸多事宜处理的井井有条,这时候,若是让黄巾俘虏横‘插’一杠,只怕会引起流民的极大不满。

  流民跟黄巾早已经是不共戴天之仇,双方人马说什么也不能在一起。

  把俘虏安置到哪里去呢?

  李贤脑子冒出一个想法,他嘴里淡淡地说道:“如果我知道一处盛产铁矿的地方,并且愿意把它敬献出来,先生认为我应该索求何物?”

  自古以来,盐铁都是朝廷禁品,在徐庶的印象中,北海并不产铁,所需铁器都需要从兖州高价购买,如果李贤真的知道一处铁矿的位置,其意义甚至不下于此番大胜黄巾。

  “铁矿是否在北海境内?”

  李贤微微颌首,道:“不错,正在北海国”。

  徐庶吸了一口冷气,半晌之后才听他说道:“你可要考虑清楚,北海国拥有铁矿的消息一旦泄‘露’出去,从此以后这里可就再无安宁之日了”。

  李贤明白徐庶话里的意思,一个铁矿的所有权,完全可以成为战争爆发的理由。

  不过,这正是李贤想要的。

  在孔融不断上升的猜疑之心下,只有不停地征战,不停地厮杀,才能让他放弃所有不成熟的想法,默认李贤手握重权的既成事实。

  为了安置五千名俘虏,至于这么大动干戈吗?

  李贤深思熟虑一番之后,嘴里道:“我已经决定了,把铁矿上‘交’,于公于‘私’都是大有裨益的事情,上一次,为了答谢糜氏的援手之恩,孔北海把盐货的专营权‘交’给了他们,这一次,不如我就索要这铁器的专营之权吧!”

  徐庶瞪大了眼睛,好一会儿之后才大笑道:“好,铁器经营权意义重大,且看孔北海如何取舍了”。

  李贤淡淡地说道:“孔北海应该明白,我并不缺钱货,我只不过不想让铁器流落到我的那些对头手里。”

  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偏偏孔融又找不出拒绝的理由。

  没有李贤,北海国的铁器都需要从外地高价购买,即便以他孔融的声望,也不得不忍受层层的剥削。

  现在,若是有一处铁矿能够产铁,便是把铁器经营权‘交’给李贤,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第一百六十七章 有李贤太史慈何...

  孔融很快就看到了李贤报捷文书,饶是他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看到那一大批数量不菲的钱货之后还是忍不住喜上眉梢。

  都说李贤不忠,一个不忠之人怎么会如此坦‘荡’,心甘情愿上缴自己的战利品?

  孔融其实对钱货一事看的也不是很重,他要的是李贤的态度。

  李贤大胜之后依旧能够保持如此谦恭的态度,这一点,让孔融十分满意。

  至于如何犒赏李贤,孔融已经有了大致的意向,然而,就在他准备书写赏格的时候,竹简滚动,竟然又‘露’出了一份文书。

  孔融这才记起来,李贤的信使确实递‘交’了两份文书,只不过他光顾着看那份报捷文书了,却把第二份忘了个干净。

  现在想起这档子事,孔融急忙摊开竹简,仔细看了起来。

  一看之下,孔融脸‘色’顿时大变。

  北海国内竟然还有铁矿,位置就在牟平县,看到这里的时候,孔融眼皮急跳。

  一座铁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北海国可以自给自足,可以让麾下军卒从头武装到脚,当然了,更大的可能是成为众矢之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