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213)

  隐而不发,严令李贤不得走漏风声?

  孔融陷入了沉思,如今天下‘乱’世纷显,北方的袁绍、西面的曹‘操’都不是什么善茬,一旦他们稳定局势,说不定第一个就要拿北海国开刀。

  南方的陶谦虽然与孔融‘交’好,可听说陶谦身染重疾,自顾不暇,又哪里有闲心来帮衬北海国?

  瞒住铁矿的消息,不过是温水煮青蛙,自欺欺人罢了,可若是趁着各路豪强无暇顾及北海的空档,大肆开采矿石,装备自己,这样一来,就算袁绍来攻,孔融也有底气。

  有李贤、太史慈二人,何惧他人哉!

  想到这里,孔融下了决心,他做了几十年的老实人,可到头来被贼寇围城的时候,却连一路援军都没有。

  横竖都已经被人窥视了,倒不如尽快的增强自己的实力,让人不敢小觑!

  至于李贤索要铁器经营权的要求,孔融只是略一思索便应承下来。

  连铁矿都是李贤发现的,便是给他经营权又算得了什么?

  有了决断之后,孔融下笔如飞,很快就写好了赏格。

  朝廷式微,北海国内又没有王子就藩,所以举国上下大小事宜都由孔融一言而决。

  连兖州牧这样的位置,曹‘操’都能自己雀占鸠巢,相对而言,孔融封赏几个属官压根就不算什么大事了。

  几个时辰之后,孔融的记事掾史来到了剧县。

  掾史等于国相的书记官,相当于后世里的办公室主任,可以说是颇受孔融信赖的人。

  将李贤、太史慈等相关人员召集到一处之后,记事掾史宣布了孔融的决定。

  擢升李贤为北海郡丞、夷安令,秩俸六百石,封太史慈为兵曹掾史,主管兵事,其余人员皆有赏赐。

  至于李贤缴获上缴所得,孔融全部划给了太史慈。

  记事掾史此番前来就有监督李贤‘交’接钱货的意思。

  提拔李贤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之前几次,李贤已经立下了不少的功劳,这一次又击杀贼寇卞南,为北海立下赫赫战功,赏一个郡丞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不过,将缴获所得全部移‘交’给太史慈就有些令人意外了。

  要知道,李贤此番大胜黄巾,缴获的钱货足足有几千贯,按理说,孔融应该全部收入府库才对,哪曾想,他竟然舍得全部‘交’给太史慈。

  不过这样也好,给了太史慈,总比落到那些贪官污吏手中要强得多。

  想到这里,李贤亲自把记事掾史跟太史慈引入营房。

  进入之后,入眼间俱是粮草、辎重、军械、马匹,不过,与想象中杂‘乱’不已的情况不同,东莱军的库房都按照缴获物品的类别,分‘门’别类,码放的整整齐齐,让人看上去就觉得很清爽。

  最令人称赞的是,在不同的物品中间还留着一条宽敞的通道,一队队当值的军卒持枪荷甲来回巡弋。

  这些军卒瞥见李贤一行人之后,行了一礼,然后便自顾自的离开了。

  没有李贤的军令,任何人都别想从这里取走一草一木。

  无论是记事掾史还是太史慈都觉得眼前一亮,李贤的治军之严由此可见一斑,可谁能够想到,李三郎处理后勤事宜都是个中好手呢?

  按照文书上撰写的数量,当着记事掾史的面儿,李贤把缴获物资‘交’割给了太史慈。

  太史慈的北海军不像李贤的军马,走南闯北,早已经见过了无数阵仗,他们都是刚刚从流民中遴选出来的新卒,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大阵仗。

  如今,甫一见到堆积如山的辎重,所有人都觉得目眩神‘迷’。

  都说东莱军中人人富庶,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

  几千斤的辎重,太史慈的兵马足足运送了一炷香的功夫才运送完毕。

  事成之后,太史慈拉着李贤,非要请他喝一杯不成。

  记事掾史得了李贤的好处,早已经心满意足的离开了,眼瞅着没有什么大事,李贤便应诺下来。

  酒过三巡,太史慈拉着李贤的手,嘴里道:“维中对我如此,实在让我羞愧”。

  李贤不解:“子义羞愧什么?”

  “出击广县,击杀卞南,缴获辎重,这些战功都是你立下的,可我太史慈什么事情都没做,却分润了你的功劳,成了劳什子兵曹掾史,真是羞煞我也!”

  李贤大笑:“子义这是哪里话,如果没有你坐镇剧县,我又怎能安心御敌?以你的本领、功劳,这郡丞其实应该由你来做才对!”

  太史慈涨红了脸,嘴里道:“维中就莫要取笑我了,我麾下兵马寸功未立,贸然擢升,谁肯服我?”

  “只要国相信你,你便是北海军统领!”说到这里,李贤又换了副语气,郑重地说道:“子义,你要明白,北海军由你掌管是最妥当的,如果是其他人,我李贤又岂是摆设?”

  太史慈明白李贤的意思,他叹了口气,道:“孔北海对我有知遇之恩,维中你对我又多次相助,我真不想见到你们二人刀剑相向的那一天”。

  “放心,我可以向子义承诺,只要孔使君不动我,我绝不会动他!”

  以李贤如今的实力,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已经算是很够意思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