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285)

  李贤解释道:“适才那番攻击,先生以为徐州军战力如何?”

  徐庶瞥起眉头,道:“无论前进还是退却,徐州军都显得游刃有余,看模样,这支兵马应该算是当前劲敌,只不过,对方好像压根没有攻城的打算,要不然不会连攻城的器械都没有”。

  “不错,先生一语中的,徐州军不可小觑,适才落败,不伤其根本,一旦他们缓过劲来,没有十天半个月的厮杀,怕是绝难分出胜负的”

  “使君的意思是?”

  “我琢磨着,陶应似乎压根没有预料到我们也敢距城反击,那么,这时候开城袭击,岂不是更加出乎他的意料?”

  徐庶吸了口冷气,李贤的战术可谓危险到了极处。

  兵行险招。

  一旦胡庸陷入徐州军的包围之中,守军是否该出城援手?

  万一陶应麾下兵马趁隙入城,这又该如何是好?

  “既然使君决意已下,那么,还请使君准许背嵬军一道出城,城头‘交’由神策军驻守,徐和麾下兵马随时待命”

  “先生算无遗珠,就这么定了,胡庸,你与周仓一道出城冲阵,记住,不可恋战,兵马出城之后直往大纛而去,若是能够一战掳获陶应,这次就算我们赢了“

  “喏!”

  “徐盛,正兵营、背嵬军走后,这城防可就要‘交’给你了,你可有异议?”

  “没有”

  “好,徐和”

  “在”

  “大军出城冲阵,你部人马随时做好接应准备,可否?”

  “没问题,若有疏漏,徐和提头来见”

  “来人呐,击鼓,一炷香之后,开‘门’冲阵”

  “喏!”

  正兵营加上背嵬军的士卒足足有三千五百人,这么多人马从聚集到开拨都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城内鼓声响起,城外,陶应疑‘惑’不已,“北海军要做什么?”

  “怕是在鼓舞士气”

  陶应燃起了好胜心,他叫道:“擂鼓,不可败下阵来”。

  “喏!”

  主将一声令下,徐州军中也响起了“隆隆”的大鼓声。

  双方的鼓声颇有节奏,每一下都好像敲到了人的心头上,格外引人振奋。

  忽而,“轰隆隆”,城‘门’打开,从中陡然冲出一队队盔甲严明的军汉出来。

  两百步开外的徐州军还以为看‘花’了眼,等到他们再三确认的时候,胡庸的背矛士已经冲出了几十步。

  “敌袭,北海军出城了!”

  “快,挡住,杀光他们!”

  慌‘乱’间,徐州军的战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刚刚大队人马还在竭力攻城,可下一刻,城中的守军就敢横冲直闯,开‘门’冲阵,这样的胆子,不是一般人敢有的。

  陶应嘴都要气歪了,“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啊呀呀,给我杀光他们,一个不留!”

  “杀,杀,杀!”

  徐州军从城下退却之后,依旧保持着刀盾兵、长弓手在前的的阵势。

  刀盾兵也就罢了,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都在适才的箭雨中耗费了不小的力气,而长弓手却也是惊魂未定。

  这时候,胡庸冲阵而来,只有寥寥几人在军将的提醒下,开弓‘射’杀。

  三五支箭矢给东莱军带来了微不足道的伤害。

  城头的李贤屏住呼吸,他惊喜地看到,徐州军在刹那间有了慌‘乱’的迹象。

  陶应果然没有防备。

  这时候出击,可谓恰到好处,只是不知道胡庸能够取得怎样的战果。

  百十步的距离转眼间就冲到了近前。

  胡庸卖力狂奔,他看到一名徐州军将正在打马指挥,当即吐气如雷,“嘿”地一声将手中的短矛掷出。

  短矛划破长空,直奔那徐州裨将。

  久经沙场,军将似有所觉,生死攸关之际,他及时侧过了脑袋。

  “噗哧”,短矛划过面颊,带走了一大片血‘肉’。

  不过,比起身首异处的情景,这样的局面已经算是难得的好运了。

  胡庸的短矛就是攻袭的信号,一路狂奔的背矛士在距离敌人不过五十步远的地方停下了脚步,他们调匀呼吸,将手中的短矛投掷而出。

  锋利的短矛刺穿了徐州军卒身上的皮甲,有的倒霉鬼甚至被短矛‘洞’穿了身体。

  一旦拔出短矛,伤者十有八九有可能殒命当场。

  这时候的医疗条件太过简陋,没有手术台,没有输氧管,甚至连止血的器具都没有。

  身受重伤,只能在绝望的等待中死去。

  东莱军的气势太过惊人了,他们仿佛下山的猛虎,急着要择人而噬。

  适才攻城的前军人马气势为之一夺,加之同伴在短矛的袭击下死状较惨,他们中的多数人竟然抛下同伴,撒‘腿’就跑。

  临阵脱逃,为将者之大计。

  陶应铁青着脸,道:“告诉他们,后退者死”。

  “喏!”

  陶应身边有两百名‘精’锐士卒,他们全都来自丹阳,是当之无愧的丹阳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