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能耐的那些,李贤破格提拔,一概收下,可若是没有一技之长,又欠缺拿手的本事,没有人会白养些吃白饭的夯货。
东莱军早晚会再次开战,什么都不会的青壮,只会成为白白死去的炮灰,没有任何意义。
翌日一早,在众多青壮望眼‘欲’穿的等待中,东莱军终于开始了遴选兵勇的工作。
依旧是查看力气,若是双臂连百十斤的力气都没有,上了战场,完整存活下来的可能‘性’极小;其二便是考察一下青壮的反应力。
李贤对军卒的要求其实不算高,只要身家清白,愿意吃苦学习,再通过遴选,那他们便是当之无愧的好苗子。
赵家庄的护盐队、李贤的家仆都派来了年轻的‘精’干力量,他们也侯在外头,等候遴选。
“赵有,通过考核,请到李长史处领取军牌”
“喏!”
通过考核的第一人听到呼喊之后急忙来到李贤跟前。
李贤手中的军牌刚刚完工,他笑道:“日后好生努力杀贼,我李贤不会亏待你们的!”
“喏!”
坚持为新卒发放军牌,这是李贤要求的。
后世里,大名鼎鼎的黄埔校长就是因为一群黄埔的死忠学生对他忠心耿耿,这才完成了一统祖国的大业。
眼下,李贤打算效仿校长,先跟入伍的新卒见面,完成授牌仪式,然后再与其中的佼佼者详谈几句。
对于新卒来说,李贤是草根逆袭的典范,是所有人奋发的榜样,能够与其攀谈,那是颜面有光的事情。
通过这授牌仪式,新卒都将李贤的面目记了下来,他们人多,而李贤只有一人,这么多人记住一个人的体貌特征,自然简单的很,可李贤要想记下每一个人就困难多了。
这就好像学生记住老师容易,可老师要想记住学生的话,那就需要高超的记忆力了。
李贤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试图在军卒中建立起一种个人崇拜……
...
第二百一十八章 书生当兵
东莱军招募兵员的场地挤得人山人海,间或有闻讯赶来的青壮着急地问询:“李使君招募了多少兵卒?可还有缺额?”
“急个鸟!再等一炷香的功夫,就会有军卒唱数了,刚才一个时辰的功夫,也不过招募了六十人而已”
新来的青壮松了口气,道:“那便好,那便好,我听说这次李使君要招募一千五百人,咱们总归是有机会的”。访问:。
“唉,那可不好说,往日里咱可没见到这么多的青壮,真是不遇场面不知道人多,你瞅瞅,这附近的兄弟起码得有两千开外吧?”
“那可不是!”
“你就瞧着吧,待会儿这人数只会越来越多,苍天保佑,我现在只盼着晌午之前能够轮到我,能否过关就看祖坟能否冒青烟了”
“哈哈,兄弟说笑了”
“没跟你说笑,咦,你瞅瞅,又来了两队人马”
青壮闻言望去,果然看到千把人排着整齐的队列缓步而来。
与四周散漫噪杂的人群不同,来的这伙人数目虽多,可却没有人‘交’头接耳,更没有人嬉笑反顾,所有人都板着脸,竭力保持着队列的完整。
如此迥异的行为自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忽然,不知道是谁叫了起来:“是赵家庄的护盐队!”
“不全是,我还看到李家盐场的人”
“怪不得能有这阵仗,感情是他们呀!”
在介亭,赵家庄的护盐队远近闻名,他们虽然不是官军,可战斗力却远远超过了县城的郡兵,去年,县城受到流寇滋扰的时候,若不是赵家庄、李家盐场鼎立援助,流寇还不知道会嚣张到什么时候。
渐渐的,乡民们甚至已经忘记了护盐队根本不是官军事实,直到今日,护盐队跟李家盐场的护卫齐齐出现,众人才意识到,原来他们视之为依靠的两股兵马一直以来只是‘私’军……
有脑筋活络的家伙不禁心中翱不已,这下完蛋了,僧多‘肉’少,名额有限,偏偏又冒出来如此劲敌,待会儿轮到他的时候,八成已经满额了。
不管怎么说,赵亮为护盐队出的主意还是使人颇为震撼。
趁着一众青壮盘算兵卒缺额的时候,一名东莱军卒站在木台之前,高声喝道:“介亭的诸位兄弟听好了,要想加入东莱军,须得令行禁止,你们瞧见他们没有?我家使君有令,什么时候你们排出齐整的队列,什么时候再对你们进行考校”。
换言之,在众人派出队列之前,谁也别想继续了。
当下,有人叫了起来:“敢问这位哥哥,多少人一队?”
“五十人一队即可”
“听见没?李使君从介亭招募兵卒,摆明了是看得起咱们,咱们兄弟可要给他长脸,莫要坠了他的面子,不就是排队吗?快快快,谁要是误了时辰,无法进行考校,待会儿可莫要哭嚎”
一开始,青壮们谁也不服谁,可瞥到护盐队的青壮已经开始考校之后,他们当即有了危机感。
总共征召一千五百名军卒,如果名额都被护盐队霸占了,那大家伙儿岂不是白开心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