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299)

  不需要人提醒,只要凑齐五十人,青壮们便急冲冲地往前走。

  “不要急,不要急,排的齐整些!”

  生平第一次,青壮们开始意识到队列的重要‘性’。

  行至近前,一名军卒拿着铁片卷成的喇叭,大声叫喊起来:“有谁识字,懂书写?到这边,报上名来,可以免于考校!”

  “报,这位大哥,小生粗实几个大字!”听到还有这待遇,身材瘦削的郑方大喜过望。

  “喔,你且过来”

  郑方应诺之后并没有立刻‘抽’身离开,而是指着自己前后的队列问了起来:“敢问大哥,我离开之后,不知道对他们有没有影响?”

  那军卒笑道:“你倒是个有心人,不妨事,只要他们把队列排的齐整些,少个把人不妨事的”。

  郑方松了口气,道:“那便好,那便好!”

  于是,在同伴羡慕嫉妒的目光中,郑方迈步离去。

  李贤一时无事,恰好注意到了郑方,此人面对‘诱’‘惑’犹能方寸不‘乱’,铭记集体,倒是一个人才。

  郑方的考核与别人不同,军卒拿来一卷竹简,让其逐字抄写。

  阅罢之后,郑方研磨执笔,落笔如飞,不及片刻,就将简上的文字誊抄完毕。

  这时候,早有文吏上前接过竹简,他看过之后,钦佩地笑道:“端得一手好字,不知足下姓甚名谁,师从何人?”

  郑方笑道:“姓郑,单名一个方字,好叫这位兄长知晓,草民家境贫寒,没能得遇明师,实在是羞愧至极”。

  对于一名识文晓字的书生来说,与粗鄙不堪的莽夫为伍实在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好在郑方不是个腐儒,他告诉自己,连堂堂的淮‘阴’侯韩信都能忍受胯下之辱,眼下,加入东莱军,又算得了什么事情?

  只要能让老母贤妻过上富足的日子,便是吃苦受累也愿意!

  昨日,听闻李贤招募兵员的消息过后,郑方便打定主意要试一试,只不过,赶到之后,他完全被募兵现场热闹的情景震撼住了,这么多的人,只怕轮到他的时候,一千五百的名额早已经满了。

  由于家中无钱,郑方身子格外瘦削,他不认为自己能够举起两百斤重的石锁,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际,陡然间峰回路转,东莱军竟然对读书人另眼看待,这就给了郑方机会!

  写字,郑方不惧任何人!

  果然,笔走龙蛇过后,连考校的文吏都对郑方赞不绝口。

  此时,一名军卒来到文吏身前,道:“我家使君想看看这位书生的字”。

  文吏急忙应诺:“好,使君要看尽管拿去”。

  郑方心头一跳,使君?在介亭能够称为使君的人物可只有两个人,一个便是介亭县令,另外一个就是李贤了。

  按理说,县令是不可能出现在这种场合的,那么对方的身份便呼之‘欲’出了。

  李贤,一定是李贤李使君!

  郑方颇为‘激’动,他虽是书生,可对李贤跃马扬鞭,击杀黄巾,击溃曹军、徐州兵马的事迹大为欣赏。

  ...

  第二百一十九章 糜氏三公子

  李贤身旁,雕刻军牌的匠工忙的的额头生汗。

  招收一千五百名军卒,这就意味着要雕刻一千五百枚军牌。

  偏偏军牌这玩意儿还不好提前雕刻好,因为你不知道军卒的姓名,籍贯,无法入手。

  幸好此番回乡,李贤带了匠工营的几十名匠工,不然的话,单是这份雕工就足够耗人心神了。

  饶是如此,匠工们还是一刻不得闲。

  李贤估‘摸’着,这几日,最累的就是这批雕刻军牌的匠工了。

  当然了,感概归感概,身为郡国长史,李贤是不可能亲自‘操’刀,为匠工分忧的,他能做的事情便是增加他们的赏钱。

  这时候,郑方誊写的竹简呈了上来。

  穿越这么久,李贤已经渐渐习惯了从上到下,从右往左的阅读方式。

  看罢之后,李贤叹道:“啧啧,好字!文字流畅,偏偏又赏心悦目,这人,录用了!”与自己那手不堪入目的大字相比,郑方这一手着实令人喜欢。

  那边厢,文吏听到了李贤的吩咐,当即抱拳对郑方笑道:“这位兄台,恭喜了,你被录用了”。

  郑方犹在梦里一般,他虽然对自己的书法颇为自负,可答案未曾揭晓之前,他心里还是‘乱’糟糟的,不曾有片刻镇定。

  “真被录用了?”

  “货真价实,你还是使君钦点的参军呢”

  参军?参赞军务?这可不是等闲人能够担任的职位吧?

  郑方初来乍到,并不认为自己有足够能力担任参军,于是他不禁疑‘惑’道:“敢问哥哥,可曾听说了这参军是什么职位?”

  “哈哈,兄弟多虑了,据说,并不是所有的参军都能参谋军事,为主帅出谋划策,我记得长史好像说过,像兄弟这种新晋参军,多半是进行一些文书记录誊写之类的差事”

  “原来如此”,答案揭晓的时候,郑方又有些遗憾。

  男儿大丈夫,谁不羡慕运筹帷幄,指点方遒的日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