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383)

  之前在北海国的时候,东莱军秋毫无犯的行径就传到了琅琊国,那时候,琅琊百姓还觉得传言不足为信,世上哪有不扰民,不爱财的将军?

  可现在,真正面对东莱军的时候,乡民们才知道传言非虚。

  百姓豪族劳军,原本应该却之不恭的事情,可李贤偏偏坚辞不受,即便收了些米粟、‘药’物,可他却都拿出了收缴的军械置换,这等行径让人大为惊异。

  直到李贤再三解释,乡民们才相信位高权重的李都尉不是拿话诳他们,而是真心实意不想白拿他们的东西。

  仁者之师!

  就这样,东莱军走走停停,一路上赢得了无数‘交’口称赞。

  就好比革命军队沿途间洒下了革命的种子一样,李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取了民心。

  两万大军全副武装跨境行军,李贤既展示了硬实力,也彰显了软实力。

  等到进入北海国境内的时候,这里的乡民的热情程度反而不及琅琊国。

  毕竟,曹‘操’名义上是要征讨徐州的,在等闲人看来,这与北海国干系不大。

  李贤不会与百姓斤斤计较,大军出行一切如故,并没有迥异与常的地方。

  大军回返,自然要向孔融通禀一声。

  孔融可不像寻常百姓一般鼠目寸光,他知道,东莱军出征徐州,其实同样是为北海国而战,因而,论功行赏是避免不了的。

  不过,如何犒赏,这是需要好生商议的地方。

  李贤在安丘休整的时候,孔融的使者就到了。

  信使带来了孔融的书信,信中让李贤、太史慈联袂赶回郡城,至于他们麾下的兵马,各自归返驻地就可以了。

  东莱军的驻地在剧县,北海军的驻地在朱虚。

  接到信后,李贤与太史慈不曾怠慢,他们将兵马安置妥当之后便马不停蹄地赶路,五日之后,两人连同六百名护卫一道抵达都昌城下。

  月旬未见,都昌城似乎越发繁华了。

  偌大的城‘门’挤满了入城的乡民,间或有乘坐车马的豪族不耐烦地敲着木窗,催促前行。

  闻久了战场上的血腥味,再度回到熟悉的郡城,李贤与太史慈都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不容易啊,李贤深深地吁了口气。

  这时候,不需要特意派人通禀,四下里的乡民便为李贤等人让开了道路。

  这伙风尘仆仆的骑卒身上都有着一股难言的气息,是杀气!

  有识得李贤的百姓当即叫了起来“是李都尉回来了”。

  “哪个李都尉?”

  “北海国还有几个李都尉?当然是李贤李三郎!”

  “啊,李都尉不是去徐州了吗?”

  “没听说吗?曹‘操’连败数阵,连夏侯渊都折在了我们都尉手下”

  “我早就说东莱军天下无敌,区区曹军何足道哉!”

  在乡民的议论中,李贤与太史慈来到城‘门’之前。

  轮值的军卒抱拳施礼,道:“见过李都尉,见过太史将军!”

  李贤笑道:“这些时日倒是辛苦了你们”。

  军卒受宠若惊,“啊,不辛苦,不辛苦”。

  李贤再不多言,他打马入城,直往孔融的府邸而去。

  沿途间,百姓对骑军指指点点。

  偌大的都昌城已经许久未有这等‘精’骑入驻了,他们身上的盔甲虽然破旧不堪,可他们身上的‘精’气神却令人称赞。

  无怪乎连虎豹骑都败在东莱军之手,有这等铁骑,自然胜算大增。

  太史慈、李贤刚刚入城,孔融就得到了消息。

  东莱军、北海军可以说是孔融麾下最为‘精’锐的两支人马。

  虽说太史慈与李贤过往甚密,这偏离了孔融的设想,可眼下,两人都没有‘露’出桀骜之意,孔融自然不好发作。

  其实孔融也明白,臣强主弱非长久之道,可如今北海国四面皆敌,孔融实在不敢冒险作出自毁长城的事情。

  估‘摸’着李贤、太史慈差不多应该到了,为了以示重视,孔融亲自出府相应。

  远远看见孔融的排场,李贤与太史慈便翻身下马,他们没有托大,老老实实地施了一礼,道:“末将见过国相”。

  孔融不经意地松了口气,还好,还好,李贤、太史慈虽然打了胜仗,却还是恭顺依旧,这样以来,那不得已的计划就可以拖延一番了。

  “二位快快请起,力退曹‘操’,你们二人立下了汗马功劳,起来厅内详谈”

  “喏!”

  入府之后,各分主次落座。

  孔融坐在上首主位,李贤坐在左则,太史慈坐在右侧,三人面前都有一张木案,案上有酒有‘肉’。

  拍了拍手,示意奴仆自行退下。

  孔融端起一碗,道:“来,此碗酒水我敬你们,满饮!”

  李贤与太史慈笑道:“应该我我们敬国相才对,满饮!”

  说罢,两人一饮而尽。

  “咕噜噜”,孔融也把酒水喝光,他抹了抹嘴,道:“爽快!”

  酒桌上是增进感情的最佳所在,接连几碗酒水下肚,孔融与太史慈、李贤的话都多了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