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604)

  李贤不置可否。

  之前徐盛在辽东的时候见过乌桓骑兵,对他们的战力赞不绝口。

  白马义从出身的赵云也说过,单论骑兵战力,乌桓骑兵举世无双。

  这一次,如果能够假借公孙瓒之手,搞出一支蛮族骑兵,想必可以极大地提高战力。

  至于外族骑兵会不会服从军令,那压根不在李贤的考虑范围之内。

  如果赵云连一群蛮子都威慑不住,那岂不是白瞎了他常山赵子龙的名头?

  达成协议之后,辽东使者满意而归。

  李贤没有闲着,又见了江东来客。

  这人仪表堂堂,面目白皙,看上去倒像个翩翩贵公子。

  “江东周瑜见过李使君”

  李贤一惊而起,“周公瑾?”

  周瑜笑道:“正是区区在下”。

  “尊驾为何而来?”

  面对这等大智若妖的牛人,李贤觉得还是直截了当最为稳妥,省的三言两语被他忽悠了。

  周瑜举手投足间都有一股悠然之意,他不卑不亢地说道:“一来感谢使君赠图之恩;二来嘛,有件要事想告诉使君”。

  “喔?什么事值得周公瑾亲自走这一遭?”

  “前些时日曹‘操’派人去了扬州,据说,为的是蹿啜袁曹三家举兵共讨青、徐一事”

  李贤不以为意,“去岁我在徐州的时候,袁本初、曹孟德、袁公路不就是打着这算盘吗?如今旧事重提,也不算什么大事”。

  周瑜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嘴里道:“去年刘备麾下还没有兵马,陶应也没有曹豹相助,这一次,袁术是要动真格的了”。

  李贤微微颌首,“无论如何,这份情意我都记下了,只是不知袁术出兵之后,孙伯符几时可以出兵助我?”

  张昭求海图的时候曾经允诺过,若是袁术讨伐徐州,江东军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事实上,张昭确实没有自作主张,他是得了孙策许可之后才作出那番表态的。

  身为孙策倚重的得力臂膀,周瑜自然知晓这等内幕。

  “使君拭目以待便是,我家主公必会恪守承诺!”

  “那是自然,江东孙伯符的承诺我自然信得过”

  信得过你还问?周瑜心中腹诽,明面上却依旧笑意盈盈。

  其实,周瑜此番前来另有使命,青州军械名扬天下,张昭从下邳带回一批甲胄、刀具之后,孙策麾下军将个个爱不释手,人人都想要。

  若不是孙策定下论功行赏的法子,说不定还会闹出‘乱’子。

  一件趁手的兵器,一副防护得当的盔甲在关键时候等于多出一条‘性’命。

  像这等‘精’良的武器装备自然是多多益善,如果能够讨要一些的话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即便李贤不舍得,退而求其次,用钱来赎买的话也并不是不可以。

  只是青州的军械向来只用粮秣来置换,而孙策占据江东多地之后,粮秣不多,根本拿不出多余的粮食出来。

  周瑜虽然有备而来,却也不敢贸然开口,他知道,机会只有一次,一旦错过了,可能此番真的就要无功而返了。

  ...

  第三百五十一章 周瑜的杀手锏

  空‘荡’‘荡’的厅堂内温暖如‘春’,两盆熊熊燃烧的炭火驱走了寒冷的空气。

  周瑜在厅内已经待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可自始至终都不见有人来更换木材。

  盆里烧的是什么?怎么可以燃烧这么久?

  周瑜却是不知道,自从李贤在微山湖畔大力开采煤矿以来,煤石已经成了达官显贵、商贾富户家中常备的御寒物事了。

  江东不像青州这般寒冷,但是御寒的火盆却也是常见的,不过,印象中,火盆中的木材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更换一次,怎么到了李贤这里却大有不同?

  第一次见到这等稀罕物,周瑜忍不住生出一股好奇心,这李贤究竟还有什么本领?

  古语云,一叶知秋,火盆虽然只是一个家常用具,然而,周瑜还是从中感觉到了之前一直被自己忽略的东西:与别处相比,青州好像处处都流‘露’着勃勃的生机。

  平坦的官道、整洁的街面、摩肩擦踵的商贾,如果说这些还算不了什么的话,那么,街头百姓脸上洋溢着的幸福微笑却是极其罕见的。

  布衣百姓生活在最底层,他们往往挣扎在生存线上,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已经是难得的美事了,很难想象,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才会让寻常百姓都流‘露’出这等笑容。

  得民心者得天下,周瑜吸了口冷气,原来李贤取得的成就远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大。

  出身寒‘门’,白手起家,六年身至要位,这样的经历,饶是周瑜自诩谋略无双、英才冠绝天下,也有些自叹不如。

  不过,周瑜就是周瑜,只是片刻间他就缓了过来,李贤做到的,他周公瑾一样可以做到。

  江东富庶,可成百年基业!

  想到临来之前孙策的叮嘱,周瑜寻了个由头,嘴里道:“青州军械名扬天下,此前使君慷慨馈赠了一批,我家主公爱不释手,其‘精’良程度着实令人惊叹”。

  李贤心道,好嘛,吕布、公孙瓒、孙策都想来打秋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