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605)

  吕布、公孙瓒也就罢了,李贤需要他们来对付袁绍、曹‘操’,而且,这两位的作风注定了他们不能长久,可孙策就不同了,真正的历史上,这家伙死后,孙权在江东自立一国,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眼下江东孙氏实力弱小,不敢窥视江北,可谁能够保证他们在实力强大之后不会与李贤发生冲突?

  李贤可不想有一天自家的军队被自己出产的军械所击败,那样的话可就成了“作茧自缚”的典型。

  因而,听到周瑜所言,李贤故意装作听不懂的模样,嘴里道:“哈,如果孙伯符喜欢,库房内还有几十副盔甲、百十柄刀刃,公瑾回去的时候带上吧,算是我的一番心意”。

  周瑜险些没被李贤憋死,对方明明知道他想要什么,可竟然想用这区区百十副军械打发掉,真要是两手空空的回去,岂不是让人嗤笑?

  张昭可是从李贤手中取了副海图呀,周瑜好强的‘性’子上来,哪里肯服输?

  “使君仁义无双,公瑾佩服,只是眼下战事将起,江东军中却苦无趁手之军械,日后若是对上袁术兵马,只怕力有不怠呀”

  话说到了这份上,李贤自然不好再打装蒜了,他叹了口气,不无遗憾地说道:“公瑾来晚了,实不相瞒,库房中的军械都已经被吕奉先、公孙瓒支取,眼下仅够我青州军使用,江东的难处我已知晓,可却是爱莫能助呀”。

  吕布、公孙瓒取了军械,这句话周瑜是相信的,可要说李贤手中已经没了多余的,打死周瑜也不相信。

  李贤在下邳城外发现铁矿的消息早已经不是秘密,以青州匠工营的能力,每日锻造百十副军械不在话下。

  之所以说的这么委婉,不过是为了顾及双方的颜面罢了。

  周瑜哪里肯善罢甘休,他当即抛出杀手锏:“我家主公有言在先,若是使君可以支借军械,江东军每战所得钱货可以分出一成,划归使君所有!”

  李贤险些没闪了舌头,孙策的战绩他是听说过的,近年来连下数城,无一败绩,一成的份量听上去不多,可仔细想来,却也是大大的数字。

  军械再贵,终归有个价值上限,可江东军的争战杀伐之路却没有止歇,别看孙策现在地盘小,可日后江东孙氏却是一个庞然大物,真要是应允了这个条件,再白纸黑字的画上契约,哪怕孙策死了,继承者孙权也一定得认账!

  不过,思来想去,李贤还是把这个‘诱’‘惑’抛之脑外,以他的能力压根不需要孙策去为他赚钱。

  现在孙策弱小也就罢了,即便战胜所得也没有多少,可一旦孙氏势力膨胀,那时候战争所得必定是个天文数字。

  与其凭白得到一份巨额钱货惹人嫉恨,倒不如大方些,做个顺水人情。

  想到这里,李贤计上心头,他笑道:“孙伯符一刀一枪拼出来的胜利,我哪里敢分润”。

  周瑜以为李贤要出言拒绝,当下抢言道:“使君莫不是看不起江东军?”

  李贤讶然,笑道:“公瑾何处此言?”

  周瑜‘挺’直腰身,嘴里道:“使君定是以为江东军弱小,获胜的可能‘性’不大,不知对否?”

  李贤大笑:“此言差异,如果我看不起江东孙氏,又怎么会与孙伯符结盟,别的不说,单是那海图便千金不换!”

  想来也是,李贤的所作所为说明他不是个蠢人,按理说他不至于作出小觑江东的事情出来。

  既然如此,那李贤为什么要拒绝唾手可得的好处?

  李贤不按套路出牌,周瑜完全拿捏不住他的想法,只好说道:“使君这么说的话我就不明白了,我江东军愈强,日后所得的收益一定越大,使君为何要拒绝?”

  “正是因为江东孙氏不容小觑,所以我才不想占你们便宜,省的日后孙氏后悔”

  周瑜皱起眉头:“使君可是担心日后我家主公反悔?这大可不必,我家主公有言在先,五年之内,孙氏必会恪守承诺!”

  五年,只怕孙策自己也不知道他将来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吧。

  凭借超乎寻常的见识欺负古人?李贤觉得很没意思,眼下,他不缺银钱,在以后也不会缺,与其这样,倒不如换个条件。

  ...

  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贤的绝户计

  ‘乱’世来临,什么最重要?人才呀!

  李贤似笑非笑,嘴里道:“五年的战争所得,很是可观,不过,我还是不想趁人之危”。

  周瑜坐立不安,早已不复之前的平淡模样,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李贤为什么要拒绝自己的条件。

  一成的战争红利呀,绝对超出了青州军械所值。

  若不是江东之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袁术又有敌视之意,孙策是万万不会作出这等事情的。

  让李贤坐享其成,无异于饮鸩止渴,然而,在多方面的压力下,孙策已经别无选择。

  不过,反过来想,如果能够通过这事情将李贤牢牢地捆缚在江东孙氏的战车上,便是牺牲一些钱粮又算得了什么?

  就眼下来看,李贤实力雄厚,短时间之内江东孙氏拍马难及。

  拥有李贤这样一个盟友,等于在关键时刻拥有一条退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