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606)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孙策、周瑜这等智勇双全的人物才咬牙作出了决断。

  谁曾想,李贤竟然拒绝了。

  周瑜强忍住颓然之意,嘴里道:“使君敝帚自珍,绝非徐州之福”。

  江东周郎这么快就认输了?

  小小的胜了周瑜一阵,李贤不禁心中暗爽,他哪里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大占先机,不过是因为他穿越者的身份罢了。

  如何换一个人,说不定马上就会答应孙策的条件。

  可李贤偏偏有不同的想法:“公瑾,我听说江东人杰地灵,出了不少人物,我这里有份名单,你回去探寻一番,若是能够为我寻来,我便借给江东一千副盔甲,两千柄兵器,如此可好?”

  以青州军械的行情,这甲胄、兵器可值银钱十万贯,周瑜吸了口冷气,什么人物值得这个价钱?

  事已至此,只能见招拆招了,孙策连出让战争红利的条件都开出来了,其他还有什么条件是不能应允的?想到这里,周瑜当即应诺道:“名单何在?”

  李贤笑着从袖间摩挲一番,一一分辨之后,他说道:“嗯,就是这份”。

  周瑜接过名单心情沉重,只见上面第一排便是:步鹭、陈武、严峻,其后林林总总,约莫有二十人。

  名单上很多人周瑜听都没有听说过,即便有的人略有才名,可却也不属于地方名士。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上头并没有孙策麾下的得力臣属,然而,明明应该高兴的事情,可周瑜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

  李贤不是傻子,他要找的人又岂是等闲之辈?

  按图索骥,找到他们应该不难,可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周瑜总觉得很是别扭。

  若不是李贤对名单上的人物了解透彻,周瑜真想浑水‘摸’鱼,偷梁换柱。

  倘若真是可用之才的话,留在江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半晌之后,李贤笑道:“如何?”

  周瑜吸了口气,道:“虽然是二十人,多数又有籍贯,可这么找下去,只怕却无异于大海捞针呀”。

  如果一口应诺,岂不是显得李贤的这个条件太简单了?周瑜这种聪明人自然不会犯蠢。

  “不妨事,能找出一个是一个,我隐约记得下邳的库房内还有一批军械,这次公瑾便带回去吧”

  成了!李贤好歹是松口了,按理说,这时候周瑜应该大喜过望才对,可直觉告诉他,李贤所谋深远,日后吃亏的一定是江东孙氏。

  想想看,一个连钱财都看不上的人物,能够入得他法眼人物绝不是等闲货‘色’。

  回绝?

  已经收了李贤的海图,又与人家结盟,这时候一口回绝的话,只怕孙、李双方马上就要反目成仇。

  周瑜摇了摇头,他承担不起与李贤断绝关系的责任,就眼下来看,江东还需要李贤这个盟友。

  “也罢,使君如此慷慨,我回禀之后必定竭尽所能,定为使君找出名单上的人”

  “哈哈,不着急,只要孙伯符别见猎心喜,自己截留使用就好了”

  周瑜心中尴尬不已,刚才他确实有过类似的想法。

  名单在江东手中,能够找出几个还不是江东自己说了算?

  只要能够确认名单上的人物确实出类拔萃,‘私’留几人,岂不是更利于壮大孙氏的实力?

  然而,这个如意算盘却被李贤无情地戳破了。

  想归想,周瑜自然不肯承认,他连连摇头,嘴里道:“使君把我周公瑾看成什么人了?有道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使君对江东如此厚待,江东又怎会忘恩负义?”

  李贤咧嘴笑道:“公瑾的品‘性’我自然是信得过的”。

  “那使君拭目以待便是”

  “嗯,让人背井离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有什么我帮得上忙的地方,日后公瑾尽管派人开口”

  周瑜涨红了脸,三千副军械,十万贯钱,不过是换二十个人罢了,如果江东连这点能耐都没有,那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多谢使君美意,不过,寻人一事不可闹得众人皆知,免得引起他人警觉,我回去之后先派人暗中寻人,若是事成,自然皆大欢喜,真要是遇到难处,再说与使君知晓,不知可否?”

  “可以,就这么定了!”

  用三千副军械换来二十个人才,李贤想一想就觉得赚大了。

  步鹭、陈武、严峻之辈要么是东吴十二虎臣之一,要么便是东吴四君中的牛人。

  史书上写的明白,在孙策打天下,孙权建立孙吴政权之际,这些人物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能够趁此机会,虎口拔牙,抢先夺取这些英才的归属,便是不为己用,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杜绝他们成为敌人的助力。

  当然了,李贤明白,名单上的二十人,孙策肯定不可能全部找出来,对方肯定会做手脚。

  不过,只要找出三五人,李贤也就赚大了。

  军械没了还可以打造,而人才没了可就找不到了。

  幸亏前些日子路途寂寞,将脑子的各家武将过滤了一遍,要不然的话,今日见了周瑜还要忙‘乱’一番!

  得了准信,周瑜心情复杂,失魂落魄地离开了郡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